研究毛泽东我更有使命感,专访毛泽东嫡孙毛新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01:53 燕赵都市报 | |
独立寒“冬”,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1日,层林尽染的岳麓山,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北京客人。他就是毛泽东的嫡孙———毛新宇。岳麓山上的一间茶舍内,毛新宇与新华社记者围炉小坐,谈笑风生。“与爷爷一起生活的情形,我记不太清楚了,他去世时举国悲伤的情形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我从中感受到了人民对他的热爱。现在,我受大家关注,这也是因为大家热爱毛主席。” 人生道路:与爷爷一样喜爱历史 毛新宇是毛泽东次子毛岸青与邵华的儿子。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时,毛新宇只有6岁。 已经迈入而立之年的毛新宇,与爷爷一样喜爱历史,但却走着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潜心学术的毛新宇,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求学,现在又在军事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并未因为有一个伟大的爷爷而背负压力,只是觉得:“在研究毛泽东方面,我应该比别人有更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毛新宇一边品茶,一边仍在思索。他说,学习和研究军事历史,既与家史相关,也符合个人兴趣。 择定追求:研究爷爷的智慧与韬略 此次前来湖南老家,毛新宇是专程参加爷爷毛泽东110周年诞辰纪念,追寻这位伟人的似水年华。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毛新宇越来越了解爷爷毛泽东。酷爱历史的他,开始将研究爷爷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作为自己的追求。通过广泛地阅读,他越来越理解爷爷伟大而深沉的情怀,和他的智慧与韬略。 毛新宇今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毛泽东战略进攻思想研究》,是他研究了大量毛泽东指挥各项战役的军事文电后完成的。“你知道毛泽东的游击战指导思想吗?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采用了什么样的巧妙战术?”毛新宇幽默地向记者发问。 潇洒笑谈:爷爷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毛泽东求学过的湖南第一师范,参观新落成的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时,毛新宇还饶有兴趣地谈起了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时的“一次有纪念意义的军事行动”。 “1918年,我爷爷和同学们埋伏在长沙的猴子石,一边在油桶里放鞭炮,一边大喊‘缴枪不杀’,竟然缴获了军阀溃军1千多枝枪。”他大笑着说,“他们拿在手里吓唬军阀的,不过是几支木头做的假枪!” 纪念馆正好记载了这个故事,还在现场摆了4枝步枪渲染气氛。毛新宇高兴地和妈妈邵华一起在展牌前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刘非小、明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