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大国的四季博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10:57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记者曾华国、黄琳报道 全球化并没有把这个星球统一起来 即将过去的2003年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惊心动魄。充满大国利益博弈的四季故事,跌宕起伏,甚至血雨腥风:春季的伊拉克战争改变了大国关系方向,使大西洋两岸出现裂变态势 先进技术把全球化的眼花缭乱,精确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合作与角斗的背后,隐藏着永远的国家利益。全球化并没有把这个星球统一起来,相反却产生了许多的裂隙。单边与多边的冲突与磨合,已成为世界进行曲的主调。人类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总而言之,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有了这个基础,或许就能避免自杀性毁灭? 仲春:西方阵营分化 事件 正当中国处于"口罩恐怖"之时,伊拉克成为了美国好莱坞大片血雨腥风的现场。美军在巴格达时间3月20日凌晨对伊拉克进行袭击。美国给这场伊拉克战争取名为"伊拉克自由行动"。12月14日,美国抓获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然而,伊拉克战争引发的全球复杂态势却在进一步发展。 态度 把伊拉克人从萨达姆政权压迫下解放出来。 --美国总统布什 伊拉克战争是美欧关系坏的篇章。 --欧盟外交事务专员彭定康 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开战是绕开联合国,是对联合国的藐视。 --俄罗斯总统普京 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动摇了多边国际体系。在伊拉克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以所有国家的名义单独对其实施行动。 --法国总统希拉克 我们呼吁有关国家尽快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解读 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已成为21世纪新的全球威胁。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欧之间毫无疑问拉开了裂缝,大西洋变"宽"了。针对美英咄咄逼人地要出手打人,法德俄坚决反对对伊动武。美欧关系出现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对立。这种对立一直延续到战后重建。在伊战博弈中,俄罗斯坚定地与法、德合作,出现了二战以来较为少见的外交态势,即俄法德三国联合抵制美国。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吴心伯教授对《瞭望东方》说,"美欧关系之间不仅存在不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也有较大差异,尤其是结构上的矛盾难以解决。" 和法德俄的直接对抗不同,中国的策略既坚定又灵活。战前,中国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战后,积极支持伊拉克重建。面对德克萨斯牛仔在中东的蛮横,中国政府一再声明:希望通过和平手段,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 但联合国的权威再次下降了。全球化在四分五裂的价值冲突中艰难而行,难以找准目的地。 盛夏:同床异梦的大国协调 事件 盛夏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一份火热的报告把伊朗核问题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美国、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纷纷对此展开一系列外交。事关"战略邻居"的安全,俄罗斯也不例外。结果是,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哈桑·鲁哈尼宣布,伊朗将中止其浓缩铀项目,并将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更加严格的检查。 态度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根本就难以置信。 --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博尔顿 我们不支持对伊朗动武。 --英国首相布莱尔 伊朗领导人已经向我保证,他们没有发展核武器的计划。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中国支持和鼓励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合作。 --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 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张炎 解读 美国断言伊朗是"在民用核计划的幌子下试图发展核武器"。欧盟赞成美国的怀疑,但在具体做法上与美国发生冲突。俄罗斯态度令人玩味:一方面敦促伊朗签署附加议定书并接受核查;另一方面称不会中止和伊朗的民用核计划。从地缘政治来看,友好的俄伊关系可以保障俄南部地缘战略空间的安全。据称,伊朗可能在今后几年向俄罗斯购买70亿美元的军火。 美国不愿挥动大棒的原因很简单:除了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外,伊朗的外交已经成功地在国际社会树立新形象。如果美国再行单边主义,不仅俄罗斯和法德不同意,连亲密盟友英国也会反对。 这后面也是因为利益:在能源问题上大国忐忑不安,各怀异心。全球化的一大实质就是对资源的重新瓜分和掠夺。下一场战争更可能是能源的冲突,而不是文明的冲突。 金秋:坎昆会议无果而终 事件 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示威者同警察发生冲突。经典一幕是:一名韩国男子打出"世贸组织杀害农民"的标语,并用刀刺进自己的胸部自杀身亡。9月14日,大会主席、墨西哥外长德韦斯宣布会议失败。 态度 我们还没有可靠的办法在148个成员国中引导谈判,让它有助于达成普遍共识。 --欧盟贸易代表斯卡·拉米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多极体系,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坚持参与决策而不承担任何责任,那我们就制造了一个怪物。 --美国高级贸易谈判代表 安德鲁·斯托勒 发展中国家终于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 帕杜卡.阿齐兹女士 尽管WTO坎昆会议的失败对整个新一轮谈判来说是一个挫折,但这并不是世界末日。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 解读 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泛滥于世,根源之一就是贫富悬殊的增大。坎昆会议上演了一场新旧力量的角斗。世贸组织一直被看成是"富国俱乐部",美欧日达成一致,其他成员只能遵守。 坎昆会议的实质,还是"富国"与"穷国"的较量。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忽视发展中国家利益,发达国家建立了有利于它们的国际经济规则,获得了强大的经济优势。于是,两大阵营的立场图穷匕见。美欧摒除不悦,结成联盟;广大发展中国家抛弃政治、文化和宗教的差异,站在一起。友谊是暂时的,利益是永远的。 世贸组织被认作是全球化的经典产物,但它却酝酿出了反全球化的怪胎。这才是更大的危险。 严冬:中国力促朝核会谈 12月,中国积极斡旋,筹备第二次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早在8月,北京就促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旨在解决美朝核危机。参加六方会谈的国家包括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以及美国和朝鲜。大家能坐在一起,本身已是成功。 态度 中俄之间有一种默契,即北京负责与平壤沟通,莫斯科则负责国际斡旋。 --一位俄罗斯外交官 他们可能正在施压,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美国总统布什 当前朝鲜核问题最需要的是各方的冷静和克制,同时联合国安理会也要保持慎重态度,不应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 解读 地缘政治和新的外交思维使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有所作为"。朝核危机伊始,中国外交部高官即多次穿梭于平壤、莫斯科和华盛顿,积极斡旋,推动多边会谈,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中国安定和发展。 重返亚太的俄罗斯希望积极介入朝核问题的解决,增加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稳定的东北亚有利于俄罗斯和中日韩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复苏。伊拉克战争让美国承担了沉重的国内外压力。朝美对抗不但损害白宫和其亚洲盟友日本、韩国的关系,而且还会冲击目前积极的美中、美俄之间的大国协调机制。 尽管各国在朝鲜半岛存在不同的实际战略利益,但对朝核问题却保持积极的协作,力主和平解决。此举表明,在涉及国际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可以通过有关各方,尤其是相关大国之间的合作,以对话而非武力的方式来解决。这,或许就是当今全球化态势下的一种新型平衡关系吧。人类已经走出了战国时代。谁也无法一口吃掉谁。 声明:《瞭望东方》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