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面临挑战 专家吁百姓应享基本卫生保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10:58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2月25日电中共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近日刊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巴德年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第二单元主题报告会上所作报告部分内容,分析了中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 报告写到,人的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健康。无论一个人拥有多高的权力,也不论这个人有多少的财富,最宝贵的是拥有健康。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健康的数据是最重要 就政府这方面来说,我们国家主张在人权当中最重要的权利是生存权。198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联合发出一个关于确保人类生存权的最基本的四项要求,就是要解决吃饭、住房、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到了1990年代,前三项的落实普遍较好,而最后一项,在相当一些发展中国家落实得很差。1990年代,在巴西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最后形成了《巴西宣言》,宣言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宣言上签了字。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国家承诺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的卫生保健”。可是这一“初级”,弹性就大了。卫生保健不像教育,教育说得非常明确,是九年义务教育。可是卫生初级保健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国家应该负什么责任,地方政府应该负什么责任,个人应该负什么责任,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没有明确的界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象人们也不再提《巴西宣言》了,但我要大声呼吁:“中国老百姓应该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 报告还称,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布的数据,我们国家卫生投入占全民经济总产值的2.7%。姑且不说美国是13.7%,德国是10.5%,法国9.8%,只要看一下,巴西占6.5%,古巴占6.3%,印度占5.2%,我们的差距有多大是很清楚的。 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数据,目前我们国家享受医疗保障的只占总人口的15%,85%的人没有医疗保险,或者说没有靠得住的医疗保障。至于卫生分配不合理,其公平性在全世界被排在第188位,后面还有3位。我们的卫生总体水平被排在世界第144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迅速的,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普遍的改善,但是,我的看法是,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比社会发展要好,或者反过来说,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滞后。在社会发展当中,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包括体育,都要比卫生好。中国的卫生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相对发展滞后,到目前为止发展速度仍然非常缓慢。 报告指出了公共卫生面临潜在危险,包括医药卫生事业已经处于需而不求、百姓忧患的状态;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负担将进一步加重;医院的两极分化。 在报告中,巴德年还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希望国家成立人口与健康委员会,以统筹、协调人口和健康的管理工作,取代当前分兵把口、权力分散、互不协调、效率极低的局面。 第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希望集科研、疾病控制、食品药品监督、预防、医生、卫生教育、健康促进、规章法律、科学管理为一体,使公共卫生体系成为一个完整的、协调的、高效的、机动灵活的大卫生的网络系统和战斗部队。 第三,希望政府加大对卫生的投入,把人口和健康问题列入国家的重点工程,争取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解决中国老百姓“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全要政府拿钱,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拿政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了这个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国家应该是这样:人口数量适中,人口结构合理,全体国民都享有医疗保障,国家有完整、系统、高效的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有较好的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多数国民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改善,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实现小康。 巴德年简历 巴德年,1938年10月生,吉林省四平市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1967年北京医科大学硕士毕业,1982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毕业。1992年9月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全国政协第九届、十届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