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高官:自杀不是终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8日13:14 新民周刊 | |
官员自杀,反腐斗争新动向? 刊发日期:2003年11月3日 采访对象: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纪委特约研究员邵道生 [新闻回顾]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惩治高官腐败越来越严厉。某些腐败“高官”感到自己没法躲过这场“灾难”, 选择了自杀这条不归路。于是,群众产生了这样的质疑: 撰稿/陆幸生(记者) 周日下午,周刊同事胡展奋打来一个电话:你上网了吗?你的“官员自杀”已经有300多条了。就像压缩饼干一样 ,他说的是经过压缩的语言,将“缩语”展示开来听,那意思是:今天上午刚刚出炉的这期《新民周刊》,上面刊有你写的文 章《官员自杀,是反腐斗争新动向?》,新浪网已经全文转载,跟随的帖子到眼下已经有300多条了。 听到自己的文字获得反响,这当然值得高兴。上网看对自己文章的反响,这对于我来讲,很少。于职业,我历来尽力 而为,一般而言,从挑选题目到实地采访、思考落笔,对于有点“影响”是有把握的,否则就是在瞎做。但如何反响、反响到 如何程度,似都已出于我的努力范畴了。而且,记者生涯总有无穷无尽的“新的事情”摆在面前,奔波在即,恋栈属奢侈品。 不过,这次我立即打开电脑,找到自己的文章,再读帖子。我兴奋起来。 我知道,自己的文章里缺一些话。这些话不是我没想到,也不是采访者没想到,而是我自己“删节”的。2003年 的夏天,我采访写作关于反腐败方面的选题。石家庄程维高事发,中央开除其党籍,我即找到了在中纪委工作的资深专家李永 忠,用对话的形式刊发了《与腐败一把手的斗争》。这是国内媒体首次采用“腐败一把手”这样的“词汇组合”。文章在各地 转发,互联网上的“繁体字”转载,也有很多。随即,到江西采访。在赣期间,一个地级市委书记自杀的消息传到南昌,一时 议论颇多。回沪后,又见到河南等地的两位厅级干部自杀的报道。在短短四五十天内3名高官自杀,不由得人将这些概括起来 ,作为一个“现象”来看待和分析。我找到了中国社科院研究院、中纪委特约研究院邵道生,在电话中交换了对话要点,我将 问题用邮件发给他,他用邮件回答,然后,我来做“后期合成”的技术工作。 现在,网上的帖子里有这样写道:死3个老百姓,中国媒体会这样“隆重”地撰写文章吗?不会!是高官生命比老百 姓的命值钱吗?不是,是腐败问题太严重了!帖子上写得最多的是:死了也要追查,死了也要收缴贪官的财产,不能让贪官一 死了之,否则腐败成本真是太低了,等等。帖子文章大抵激愤,也不太讲究文字的正规,但对于中国命运的关切之情和忧患意 识,跃然纸上。 不多久,我到报社资料室,看到《法治日报》用一个整版篇幅刊登了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他们所掌握的比较重 大的高官自杀事件,文章提到《新民周刊》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北京的《文摘报》、《作家文摘》等都转摘了这篇周 刊文章。反响之大,异乎寻常。在周刊此稿被评为A类稿。在互联网上,中国科学院的网页上用“我院研究员邵道生”的身份 转发此文。 后来,在长沙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上,邵道生发言的主题就是“关注腐败高官自杀”。我与他通电话,他很高兴,说 是“周刊出了好题目”。我约定:下次有机会一定再次合作。我告诉他,在3天以后的新浪网上,网友跟帖已升至1206条 。 《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