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取钱遇劫可向银行索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30日08:06 东方网 | ||
消费者在宾馆、酒店被害,经营者如何承担责任?学生在校园里受伤,学校能否免责?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明年5月1日正式施行。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这一司法解释。此前,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报》和中国法院网向社会公布了该司法解释的征求意见稿,群众参与热情非常高。仅网上发表的意见,就有600多条。信函300多封,各种意见共计50多万字,不少意见得到采纳。 安全保障有漏洞经营者难逃责 近年来,法院遇到了一些在宾馆、酒店、银行、寄宿学校等杀人越货的案件。从案发原因看,正是这些经营单位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才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有些被害人或其家属在向经营者索赔时,经营者往往以自己没有实施侵权行为为由进行抗辩。 按照该司法解释的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人或组织,负有对相关公众在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未尽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的,经营者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和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说,这种规定明确了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义务范围和责任界限,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商业、服务领域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强管理,也有利于合理分配损害,补偿受害人的损失。除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外,其他各种公众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都应关注其活动范围内的安全保障问题,对他人的人身安全给予必要的关照和保障。 学校要对校园伤害事故担责 校园伤害事故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权案件中一种常见、多发的案件类型。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 审判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司法解释规定:教育机构依法负有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如果因过错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导致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教育部去年曾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黄松有说,司法解释对教育机构责任性质的界定,与教育部的规章没有原则分歧。教育部的规章是教育行政部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依据,但规章在审判时只有参照作用。司法解释则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对法律适用作出的解释,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具有约束力。 员工伤人老板连带赔偿 该司法解释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黄松有解释说,使用他人劳动获得利益的人,当然要为被使用人在劳动过程中的致害行为承担责任。对无辜的受害人给予公平的救济,使死有所葬、残有所养,肉体的创伤得到救治,心灵的痛苦得以慰藉,雇主承担替代责任,有利于雇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加强对劳动者、雇员的教育,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需要强调的是,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也要为自己的侵权行为负责,与雇主一 起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工伤事故除享受保险还能索赔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都要参加工商保险统筹,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应当由工伤保险予以赔付,不能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该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例如职工因工出差遭遇交通事故,工伤职工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但对交通肇事负有责任的第三人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见义勇为者可请求受益人给予补偿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损害的人,可否由受益人给予赔偿?黄松有回答说,该司法解释从公平原则出发,对见义勇为的合法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作出了以下具体规定:第一,没有侵权人,例如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第二,不能确定侵权人,例如为制止犯罪遭受伤害,案件未能侦破的,第三,犯罪分子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的。在以上三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权利人的请求,判令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对受害人的损害予以适当补偿。受益人非侵权人,其承担补偿责任并不是因为其有过错,而是基于其受益。对受害人的救助,从长远来看应当是社会的责任。但在缺乏相应机制的条件下,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受益人,适当分担损害,给受害人以补偿,是符合公平原则的。 死亡赔偿金增加一倍多 过去由于死亡赔偿标准偏低,许多人担心会诱发非道德行为,例如,对交通肇事受害人不予抢救反而故意致其死亡。司法解释对此有了说法。 黄松有说,该司法解释将“死亡赔偿金”界定为财产性质的收入损失赔偿。根据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确认,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也调整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之过去的赔偿标准,在赔偿参数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北京为例,2001年统计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77.8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约为8922.7元。后者就是过去死亡赔偿所依据的“平均生活费”标准。新司法解释把赔偿年限由过去的10年提高为20年,比过去延长一倍,实际赔偿额则超过过去的一倍多。根据2000年的统计,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493.5元/年,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全额死亡补偿费为84935元;同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为10350元/年,按《解释》计算的全额死亡补偿费为207000元,《解释》的计算方法比《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提高122065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