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美关系开始定型--纪念中美建交25周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30日08:53 瞭望东方周刊 | |
文/张国庆 中美关系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状态,更有理性,也更有弹性 2004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25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人们发现,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中美关系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状态,更有理性,也更有弹性。 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除非发生一场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战争,要不然,受经济实力的支持,中国的不断崛起不可能长久受(美国的)阻挠。”这个观点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它几乎预示着美中关系的未来。 强化共同利益 在中国人均GDP已肯定跨越1000美元大关之际,美国人已无法回避中国逐渐强大的事实,同时也无法否认,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和平、安全、遵守(国际)法规的一个起作用的国际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对美国商品和服务开放的市场,成为美国投资的一个安全和有利可图的目的国,并最终可能成为美国的资金来源”,而这显然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尽管“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沉渣还会时常泛起,但任何负责任的美国政治家和战略家都会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相互之间越来越依赖,美国如果想损害中国的利益就不可能做到不损害自己,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美国必须重视并加强同中国的沟通与合作,但同时也要尽可能争取自身的利益。僵化的遏制和反遏制措施显然是不可取的,中美双方都需要转变观念,以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灵活性提升中美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层次,强化共同利益,努力远离对抗的“边界”。 如果这样,新型的中美关系便成定局。在这种关系中,高层的交流将成为平常事,经贸及其他领域的摩擦也将成为平常事,但所有的摩擦都在双方的控制范围之内,难以损害双边的根本利益。中美经贸摩擦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人们注意到,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国会举行的有关美中经贸关系的听证会比往年要多得多,白宫也多次派出要员前往北京,讨论经贸问题,突显了美国方面对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问题的关切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伴随着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对北京的密集访问,美国媒体、商会、利益集团、相关企业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和对美贸易顺差宣泄了大量的不满,但其实,明眼人都很明白,这里有着太多与经贸本身无关的因素在涌动,就连《纽约时报》都承认,“中国似乎成了华盛顿经济麻烦的替罪羊”。 北京对此显然有着比较冷静的判断。鉴于中国对美国越来越多的依赖──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投资和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必须努力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向健康而理性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巧妙地抵消美国政府作出的保护自己以防损失的努力,并遏制不利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力量的聚合与壮大,使之不从根本上损害中美关系。 在温家宝总理成功访美之后,中美经贸摩擦的政治因素急剧减弱了,而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喜人的经济数据则使得美国舆论、民间对中国的指责明显减少了。此间,萨达姆被捕、利比亚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德法等国在伊拉克债务问题上做出让步等一系列利好消息则使得布什的连任前景豁然开朗,白宫也就无须再“转嫁危机”于中国了。2003年12月20日晚,美国总统布什主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了电话,两国元首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并积极评价了温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成功访问。中美双方都很清楚,经贸问题的政治化倾向该在中美建交25周年之际告别舆论主流了。 12月11日,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明确表示,他不同意有关中国货币升值能改善美国就业市场的“习惯性看法”。在他看来,如果中国政府放弃现有的汇率政策,允许人民币升值,汇率的变化“即使能对美国就业总量产生影响,其作用也不可能太大”。 他的表态具有很大影响力和象征意义,标志着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吵将告一段落。 麻烦不会消失 但中美之间的经贸和其他领域的麻烦却不会就此消失,因为这是几乎所有正常的国家关系都无法避免的情况。12月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也预示着,经贸摩擦、台湾问题、人权及宗教问题将会成为今后的三大高摩擦问题。 12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从中国进口的某些球墨铸铁水管配件装置扰乱市场,对美国厂商造成影响,而这只是近期一连串的美国单边对华指责和制裁行动的继续。此前,美国副助理贸易代表查尔斯·弗里曼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表示,中国市场对美国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达到应有开放程度”,中国履行WTO义务的纪录经常缺乏一致性,以致无法确定中国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取得的进展。他告诉在座的参议员,布什政府正与中国官员密切配合,以解决中国在履行WTO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也预示着围绕着中国入世承诺等焦点问题,美方会有很多文章要做。 12月20日,在与胡锦涛主席通话中,布什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美方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的言行,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就此认定美国正在台湾问题上进一步向中国靠拢,因为不管是中国大陆或台湾想改变台海现状都是为美国所反对的,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还不会轻易放弃台湾这张牌,而美国的这种事实上的模糊政策也必将使台海局势充满变数。 人权及宗教问题则是又一个很难“平静”的问题。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有美国学者提醒白宫在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太过“忽视”了,而在12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03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美方对中国宗教政策和宗教自由状况再次横加指责,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尽管这些事情并不能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大局,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美友好协奏曲中的杂音,需要中美双方通过加深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加以去除。-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 中美建交25周年大事记 1978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3月1日,两国互派大使,在对方首都建立大使馆。 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第三个联合公报,即《八一公报》,美国承诺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 1997年10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两国领导人在举行会晤时,决定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 1999年4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基访问美国。这是中国总理15年来首次访美,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1999年5月8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5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抗议。 2000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军用电子侦察机在中国南海海域上空进行非法侦察活动,将中国军用飞机撞毁,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两国元首深入讨论了国际反恐斗争的形势。 2003年12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温家宝重申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方针。布什总统明确表示,反对台湾当局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做法。 声明:《了望东方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