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出国留学几成时尚 关注留学生低龄化现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1日14:0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 |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今天播出第一期节目,以下是该节目的内容:(为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本次节目中隐去被采访人的真实姓名) 今天是2004年的1月1号。新的一年开始,当人们在家中度过新年中第一个节日的时 王濒今年已经20岁了,面容清秀,眼神中透出超越了他自己年龄的成熟。这是《新闻纵横》特约记者戴红兵采访王濒时的第一感觉。 记者:现在这个孩子已经20了吧? 戴:对,他现在讲话非常成熟了,虽然孩子气很重,但是他能够很理智地反省过去了事情。他就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千万不能送孩子出国,不管是在国外读语言还是在国外读大学,首先要考察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国外能不能理智地花钱。因为你出去二十几万全部由孩子自己掌握,是一个月全部用光还是一年节省着用,全靠孩子的自觉。 记者:孩子的自立能力自制能力非常重要。 戴:还有一个心理的承受能力,毕竟是在异国他乡,肯定有那种非常孤单的时候,如果说你在国外留学,孤独感是非常强的,每个孩子在国外最常去的就是图书馆,然后在家里,如果自制能力不强的话,即使是成人也抵挡不住各种的诱惑。 1999年9月,在湖北武汉鲁巷中学读高一的王濒,踏上了赴英留学的旅程。王濒的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是研究人员。他们从留学中介机构得知:孩子在国外学语言容易,过了语言关,再轻而易举地上个英国大学,回国后前程无限。为了实现这个“美好蓝图”,王濒的父母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送孩子出国读书。 戴:当时他就说,他那时16岁。爸妈想把他送出去,因为在学校里面成绩也不太好,中介就和他们说在外国学外语是很方便的,然后学完外语上大学,回来之后肯定就前途无量了,他爸妈也抱这这种美好的希望,然后和他一说,他当时肯定也很愿意出去嘛,就这样,他刚刚高一读完,就由中介到英国去学习。 记者:他出国完全是被动的是吗? 戴:对,因为中介就这样说嘛,而谁都没有去国国外,他爸妈肯定就相信中介的话嘛,而且中介也是他们家的一个朋友介绍的吧。然后他就去了。就到了苏格兰的阿伯丁。阿伯丁的城市还是挺大的,但是他们住的就是海边的一个小地方,阿伯丁靠东边的一个小镇上。就在那学语言。 和王濒同去英国留学的还有另外3个武汉孩子。从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下飞机后,这几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对异国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抵达苏格兰阿伯丁市,已是深夜,4个人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他们打牌、聊天直到天亮。早上九点,在早来一年的一名武汉学姐的带领下,他们先去语言学校注册报到,又到小镇四周走走,熟悉熟悉环境。第二天,王濒开始正式上课。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开始厌倦枯燥的学习生活。 记者:他在国外前几个月还可以,能把握住自己。 戴:他当时是这样说,他在国外读语言,他那个班上也不一定都是低龄的,但是他这样学语言出去是最容易的,他到国外去上语言一开始上的是初级班,从零开始肯定还是比较简单的,这样在头一两个月的时候,就很容易过那个初级,一上中级他就觉得进步非常快,再加上他当时就打游戏嘛,在家买了一个游戏机,因为国外的孩子跟中国的孩子上学不一样,国外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他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都非常强,所以我去英国我就看见每个孩子他到国外去首先自己找住宿的地方,然后房间里的东西啊,需要哪些日常用品啊都需要自己考虑。 戴:然后交房租啊,交水电费啊所有的费用都得要自己打交道,生活能力必须要很强,但是中国的孩子去了以后在这一点显得非常的弱。因为在家里都是特保儿嘛,所以他当时去了两三个月以后就买了游戏机,然后他们就在家里打游戏,他们所有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一般就是四五个孩子一起租一栋楼,然后每个人一个房间,厨房、厕所公用,平时就在家里坐这就打游戏机,他一打可能就打一个星期嘛,要吃饭就出去买一点点快餐,回来接着打。这样学习了差不多一年吧,肯定不行嘛。 (背景资料:自1978年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多人,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有的学科门类,留学规模和数量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现象十分突出。在申请自费留学中,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下降了10岁,中学生留学比例占总数已经达到70%以上,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 王濒就读的语言学校不大,有七八个班,以中国学生居多,王濒所在的初级班,20个学生中有一大半都是中国学生。初级班所学的英语是最基础的,王濒学起来很简单,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他转到中级班。中级班的课程对小濒来说开始显得有些吃力。像所有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一样,王濒和同学一道在学校附近租房住,每人一间房,共用厨房和厕所。他每天呆在房间里疯狂地打游戏机,饿了到外边买点快餐,其他同学也大多如此。以前在家被父母严管的他们,而今成了放飞的鸽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王濒说,有个中国学生一到英国便买了套高级音响,坐在家里整整听了三个月。还有个同学迷上了赌博,把一年的学费及生活费共1万多英镑全输光了,只得四处找同学借钱。 戴:出去以后第一个就是自理能力的问题,这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在国外自制能力不强的人需要用几年的时间在这方面进行补充。如果两个都有问题话,你在国外根本就呆不下去。生活肯定是一塌糊涂的,所以当时在上中级班的时候国外的进度是很快的,何况你基础非常差的孩子,那你肯定要很刻苦的学才行。 记者: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呢他在国外呆了三年其实就是玩了三年,混了三年? 戴:对,是这样的。 王濒回忆起那段生活时,用八个字概括:上网、睡觉、吃饭、打工。原本来英留学的他们,日程里惟独缺的就是“上课”。 王濒感叹说,“国外的诱惑实在太多!”他和同学们去买电脑时,认识了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经常来住处玩,还带来大麻让同学抽,有些孩子就这样沉沦于每天喝酒、抽大麻的日子。 王濒在英国的阿伯丁市呆了一年,英语没有任何长进,听说其他中国同学都转到靠近伦敦的另一所里丁语言学校,他也匆匆将衣服、电视和音响装箱托运,自己坐火车来到一个名叫里丁的小镇。 刚到新学校上课,王濒还算刻苦。由于父亲的生意不景气,从家带来的十几万元人民币,是父母卖了房子和车子后筹集的,“不好好学对不起父母”。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网络游戏又勾起了他和同学们的“玩性”。几个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跑到小镇中心,办好上网手续,没日没夜的网上畅游。 (背景资料:2002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12.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35万人,单位公派0.45万人,自费留学11.7万人,与上年度数据比较,2002年度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了49%,更主要的变化体现在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全部出国留学总人数的94%。) 一转眼,王濒在英国呆了近三年,他清楚地认识到:在英国读大学谈何容易,首先要通过严格的语言关,然后再读一年预科才能上大学,英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三年本科要想顺利毕业也决非易事。 学语言没有丝毫长进,干什么都没劲,王濒只能“玩”,他说,只有玩才能麻醉自己不去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这期间出了件意外的事:在英国,留学生打工每周不得超过20个小时,和王濒同住的一位同学由于打工时间超过了限度,被勒令回国。不久,同住的另一个同学也因为“在英国没前途”而被父母召回国。 望着空荡荡的房子,王濒的心“几乎沉到了底”,他感到格外孤独、空虚和无助,整日生活在颓废中。 记者:这个王濒在国外呆了三年之后,他是怎么想着回来的呢?是钱不够还是其它原因呢? 戴:当时他几个要好得朋友都觉得在阿伯丁读书没什么意思了,可能他们每天在那里玩,可能想要一些新鲜感,想要到伦敦去,因为伦敦毕竟好玩一些,然后他们就找到距伦敦一个小时路程的小镇。到了那以后几乎每个周末都到伦敦去玩,然后平时在家里也玩游戏嘛,这个时候他就不是玩游戏机了,而是玩电脑,玩网络游戏,他到了这个小镇以后,他得家里经济情况就已经不行了,家里嘱咐他要刻苦学习,他起初也很用功,但是别的人又开始玩了嘛,他就觉得网络游戏很好玩,一帮孩子又在一起玩。到了01年年初得时候,有一个孩子因为打工超时被移民局发现,被驱逐回国。他们当时还有另外一个朋友也是无所事事,他们当时对前途很渺茫,认为这样下去读大学是遥遥无期,根本上不敢想能够读大学,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呆下去,但是到底该做什么他们也不明白,觉得这样学习下去没什么意思,后来他的那个朋友的事就被父母发现了,就说实在不行就回到国内吧,他的这个好朋友也回去了,整栋楼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个时候他非常孤独,和外国学生用语言无法交流,根本就玩不到一块去,这个时候他就六神无主了,他心理上就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这个时候就想,是不是也该回国。情绪非常的低落,呆在英国没有前途也学无所成,回国父母也肯定会说。所以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偷偷的回来。 记者:他回来也没有回家是吧,是怎么想的呢? 戴:他自己找了一个工作,和在国外一样,先在武汉市找了一个房子,然后买几件家具,就在那住着。 记者:他当时是不是就不打算回家了呢? 戴:肯定啊,告诉了家里人,他们肯定会伤心的啊,最让人心酸的是什么呢,他在国外三年几乎就学到什么语言,但在他最后两个月的时候他的语言长进非常大。口语能力非常的强,为什么呢?在那没什么事干,整天和那个房东吵架,没办法。他就拼命的学语言和房东据理力争,所以口语水平提高的很快,这也是一件和可悲的事情。他凭着在国外和房东吵架的能力,在武汉市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当门童,因为当门童基本的语言能力是应该具备的。 2002年的7月10号,王濒买了张机票从伦敦直飞北京,到北京没出机场,又登上返回武汉的客机。站在武汉天河机场,距家只有一步之遥,王濒却迈不出回家的脚步,他不敢面对寄予厚望的父母,他不敢想像,花了五十多万元人民币送他出国读大学的父母,见到两手空空、学业无成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表情? 王濒找到在汉口的同学,在同学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租了间房,接着,找了个在一家酒店当门童的工作。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他在天河机场为客人送行李时,被熟人看到,他的父母才知道:失踪三个月的儿子原来早已回到了武汉。 记者:他父母最后还是知道了他回来了,他父母对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反应呢? 戴:他父母当时见到他的时候,眼泪就流下来了,他父母当时非常担心,以为他在国外失踪了,因为这几个月没有任何联系,平时都是父母打电话过去,但是这几个月,父母打电话怎么也打不通,然后问房东,房东也说这个人没了,走了。至于去了哪里房东也不太清楚,所以他们家人非常担心。主要担心的还是的安全问题。父母当时也没有责备他,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是父母内心的那种伤痛肯定是难以言表的。 各位听众,近年来中学生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普遍现象。小小年纪,带着父母辛辛苦苦几十年攒下的血汗钱,独自生活在陌生的世界。他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对这些自制力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来说,更多的也许是惶惑和迷失。王濒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例子。他少年“留学”,美丽的希望最终变成一段痛苦的人生经历,一切还得从零开始。在采访的最后,王濒对记者说,他现在很刻苦,他想通过努力工作给父母一些安慰和报答,给自己的未来人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