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周末》关注2003中国:水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3日10:44 南方周末

  重建,在80厘米之上——2003年淮河边的乡村

  □本报记者 江 华

  “总理到我家,真是挺意外的,可能他想随意看看这个村子里哪家人吧。”72岁村民许学文说。

  2003年10月2日8时35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推开了安徽省淮河蒙洼蓄洪区金黄村解放庄台村民许学文的家门。这是温家宝在安徽阜南王家坝淮河行洪闸开闸之后的第二次安徽之行。上一次来是7月中旬,洪水最大的时候。

  这天上午,温家宝显然没有按照当地政府安排的“点”来视察——在王家坝镇,他带领国务院有关部委高级官员,随意地在蒙洼蓄洪区的安全庄台里,走访80天前他所看到的被水淹没的农民家园。

  直到2003年底,温家宝的这些举动,还让王家坝镇金黄村的村民,成为家长里短之外,百叙不厌地回忆细节——这更让接触过总理的许学文感到满足。

  “当时天下着雨,村子里到处都是泥。温总理是惟一一个穿球鞋的人,其他的官都穿皮鞋。”许说。

  在王家坝闸有史以来的14次开闸记忆中,温家宝是给当地居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国家领导人。

  2003年12月19日,许学文从箱子里拿出保存的一张当地报纸,看着总理和他对话的照片发呆,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这可是当朝宰相啊。”

  重建家园

  2003年6月21日开始,在河南安徽等地淮河流域,出现了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2003年7月3日凌晨,淮河暴涨,王家坝闸水位超过它的极限29米,达29.31米。中央决定:开闸在行洪区蓄洪。

  蒙洼蓄洪区顿成泽国。

  2亿立方米的水,漫过18万亩农田、4个乡镇、15万人口的家园,19142名蓄洪区居民从洼地转移到大堤河庄台等安全地带。2003年7月10日24时,王家坝再次蓄洪。3.61亿立方米大水涌向剩下的5.5亿立方米的容量空间。

  两次蓄洪,54301间房舍倒塌,让位于滔滔洪水。

  许学文大儿子的家让许学文沾了光,他没有像其他两万人,在2003年7月2日深夜仓皇逃离家园。“我在家看水淹到脚边。”许学文说。他和其他蒙洼蓄洪区125个安全村台上的人一起,困在水中央。

  “你根本想不到当时的情景:敲着锣,鸣着警笛,还有干部,能听到邻村人们大声地叫喊慌啊!还能说什么呢?人不走,水连人带庄稼一块收拾……”

  第二天醒来,住在村头的许学文看到,什么都没有了。除了水。

  水退之后,许在责任田里补种了蔬菜。

  “秋天被淹掉了。”——夏天被水围困的时候,许学文同村的乡亲刘金友在愁苦中说了这句诗一样的句子——秋天没有了,只好指望寒冬前卖点蔬菜、指望2004年的春天。

  农民的田地有了聊作弥补的东西,国家在灾后也给予了重建资金的强力注入,让阜南县捉襟见肘的县财政减轻了许多压力,也因此避免了许多矛盾的萌芽和生长。

  整个蒙洼变成了重建家园的大工地。

  新建的保庄圩(四周用高于警戒水位高度的大堤围住的安全居住区)初具规模,容易受灾的平、洼地居民被迁移到这里,每个家庭国家给予了1.7万的建房补贴。国家为此投入2000多万元。

  春节前,按照当地政府的设想,将有1797.5间房屋建成,819户居民迁入保庄圩。

  建设指挥部后面,是为五保户修建的房子,门楣上都编了号,还有五保老人的名字。编号为105号的五保户老人乔恩凯喜滋滋地看着那间属于他的房子。尽管屋子没有干透,显得潮湿而寒冷,而国家救济的棉被摸上去也潮乎乎的。“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掏钱,包括煤球、面粉、食油。”镇长说。

  被废弃的老王家坝大闸早已被炸掉,在原址上,投资2894万元的新闸正在施工。

  花费巨大的新王家坝水闸工地,在许学文的眼睛里和1952年的大坝没什么不同,“它的作用和几十年前一样,水大了,我们的肚皮装着。”许说。“肚皮”,指的就是蒙洼。

  “即使蒙洼再次蓄洪,住在村台上的人和搬进保庄圩的乡亲们,也不必转移了。”充满信心的官员说,这意味着,村台将会成为未来水中一块安全的孤岛。金黄村村台高度是30.1米,王家坝的极限是29.3米——他们的过去,或者将来,始终要和危险及灾难相差80厘米。他们的命运,就维系在这80厘米的高度上。

  182平方公里的庞大洼地,被淮河水洗了个遍,王家坝从1950年代建成至今,截至2003年7月10日,已经被水浸洗了14次。

  下午,许学文的老伴到镇上,随便走了走,在一家杂货铺买了一挂4元钱的鞭炮后,就回家了。

  不敢想的补偿

  金黄村村口。滞留的淮河水,在洼地形成了湖。

  许学文摆弄着三轮车上放的鞭炮,这是准备给儿媳妇上坟用的。许有些郁闷,老两口非常想去政府援建的保庄圩去,据说按照政策不够格。

  金黄村的老人是蓄洪的记录者。自1952年家园被变成蒙洼蓄洪区后,淮河水先后于1954、1956、1960、1968、1969、1971、1975、1982、1983、1991、2003年共14次遭淹没。“连续着来,喘不了气。”许说。

  “1968年开闸才叫辛酸啊!那雨像从头上浇下来,连续三天站在水里,听了三天房子扑通扑通塌在水里的声音。全没了。现在的房子都是后来才盖的。”许学文说。

  2003年的蓄洪,让王家坝镇100多个村遭受灾害。没人死亡,但金黄村1960年代大水灾后建起的土房26间全部倒塌——这些大部分是贫穷的家庭。

  金黄村房屋的拥挤和人口密度丝毫不比城市逊色,1200多户人家,前墙挨后墙的房屋,狭窄的巷道蜿蜒曲折。村民说,邻居们不会争吵宅基地的事情,因为住在这里,已经是幸运的事情。至少在这村台上,不用担忧房子随时被不期而至的洪水淹没。

  麦子在初冬的淮河洼地肥沃的田野里泛着绿色,空荡荡的村子里,老人和孩子晒着太阳,卫生室门前,一个初生的婴儿在妈妈怀里睡觉。几个电视记者询问着他们什么,陪同他们前来的地方官员,在不远处通过手机焦急地安排着一个紧迫的事情:全乡必须赶在2003年12月26日,把国家给使用行洪区补偿的存折发到居民手里。

  “我们这里的人有存款的很少,很多人没有见过存款折。不管是借钱还钱,记的都是肚皮账。”村子的“秀才”、70岁的郎士衡说。

  刘金友,也就是那个被总理访问过,说“秋天被淹掉了”的农民,正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村西自己的宅基地上盖简易的砖瓦房。新房盖好前,他只能一直住在新房前的空地里,晚上,他用一个大塑料薄膜盖着露天的床睡觉。

  “才零下六七度,盖上塑料薄膜,不冷。”

  刘金友整理着床铺说——在任何一个人的眼睛里,他的家当和一堆废品差不多,令他安慰的是,房子很快就能竣工,而且,床旁边的几个袋子里面,装的是粮食。

  郎士衡帮助乡干部清算每家应该得到的行蓄洪区使用补偿款。

   他的老伴在温家宝来时拉过家常,当时他没有在家。“我羡慕她,我对她说,总理是什么人都能见的吗?她有福气,会比我长寿。”老伴站在家门口,笑得合不拢嘴。

  从1950年代老伴18岁嫁给他后,经历了王家坝14次蓄洪。“房子盖了淹,淹了盖。搬家14次,盖房4次。”郎说。

  2003年12月17日,郎的老伴梦见了在北京打工4年没有回来的儿子一家人,老伴哭了:“孩子们给我要馍和酱豆吃呢!”

  老两口过年后要迁到政府援建的保庄圩去。“想在这里过个热闹的年,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打工的年轻人差不多都回来了。”

  政府的一个举动和数据让十数次度水劫的许学文、郎士衡们感到震惊,按照国家的补偿政策,金黄村得到了122.486932万元的作物损失补偿。

  “昨天我对干部说,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如果政府不管,我们喝了酒壮胆去要,也不敢、也不可能敢要这个数目啊。一亩地敢要这么多钱吗?”郎士衡说。

  2003年12月27日,许学文拿到了农行的存折,全家四口补偿3000多元,儿子一家补偿4000多元。

  他说,灾后政府替他出种子、化肥、犁地,种了八九亩小麦。“要是我自己种,一亩地就要30元种子、80元化肥。”

  在金黄村,补偿最多的农民是乔素勤家,共补偿7257.92元。一些种植药材的居民因其投入成本大,获得了较多的补偿。

  “这和我们农民的收入不相上下,甚至高一些,农民为城市和国家作出了牺牲,我们应该给他们实际的安慰和补救。”下乡干部崔显瑞说。

  洪水带来一个意外的收获——改善了干群关系。“我们正在度蜜月,希望能够长久。”一位干部说。

  “总理有空再来吧!”

  许学文老伴乔印娥从相册里翻出儿媳妇李洪娥的身份证,以及双胞胎孙子1岁多的合影照。

  李洪娥没有遇到今年的洪水,她的坟墓却和蒙洼蓄洪区肥美的秋天一起,在水里泡了40多天。

  2002年12月19日,从新疆打工回到家乡不到15天的李洪娥,因癌症死去。

  温家宝总理及高级官员在2003年10月2日上午站在许学文狭小的院子里时,许学文把双胞胎孙子许小龙和许小东从昏暗的里间叫出来。许说,为了节省电,孩子写作业没有打开电灯。

  这两个在1991年刚出生几天就遇到开闸放水的少年,2003年夏天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孤独。整整40多天,孩子和大人一起,困在水中,每天看政府的船来船往。“大人还可以,孩子们像坐水牢一样。”许学文说。

  13岁的许小龙、许小东一大早就兴奋地越过淮河,到河南省的亲戚家喝喜酒。几天来他们俩一直念叨这事,还专门给老师请了假。他们只想玩,也不管这天是母亲去世整整一周年。

  要给母亲上坟的事只好让爷爷奶奶代劳。

  2003年12月19日上午10时,许学文夫妇和小儿子踩着化冻后泥泞的田埂,给李洪娥上坟。冬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4元钱的鞭炮很快燃完,清脆的响声传出很远。乔印娥突然低泣。

  许学文不知道该给温总理说些什么:“不敢要的东西都有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就说声谢谢吧,总理有空再来吧!”

  许小东的一个作业簿的封底上印着:“我们常常把眼前的困难看得非常严重,过后才发现它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蒙洼蓄洪区的人们在春节前的日子里,到处看得到娶媳妇嫁闺女的车队——拖拉机或者乡村中巴上,拥挤着快乐的亲朋好友——在他们眼睛里,仍然有许多吉利的好日子。

  淮河的水在流。

  淮河边的人们继续他们的生活。

  ●关注理由

  2003年,“水”是中国的一个关键字:

  淮河、渭河、黄河水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为水多之患。

  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实施,显示解决北方城市用水安全已刻不容缓。此为水少之忧。

  围绕水利工程的争论不断。有长江三峡蓄水,有三门峡水库之争,有都江堰建大坝问题上的胜负落定,有对西南“跑马圈水”的环境隐忧。此为“用水”之困。

  水事,虽曰天命,也是人事。渭河水灾和三门峡水库的联系给了人们一个鲜明的案例。淮河水灾,追溯起来,也是因为人们占据了本属于水的太多地盘。

  在淮河水灾中,我们看到了更为科学和人本主义的解决方案。淮河防汛没有提倡“严防死守”,而是强调“科学防洪”,于是,在关键的时候,王家坝开闸,洪水进入行洪区。

  我们牵挂那些因此失去家园的农民们的生计和生活,更关心“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治水新思维。水与人,现在公平地站在一起,寻找利益平衡的临界点。因此,淮河的村庄重建让我们关注,因为这是一次“人为水让路”思路下指导的重建。

  “理水”的思路,考验着政府决策部门的智慧和能力。更关乎人类如何看待自然力量这一重大命题。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任你邮冬日送好礼
查博士杯搜索高手挑战赛征选搜索王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燃烧柔情萦绕
和爱人一起迷醉…
非常笑话
非常笑话乐趣无穷
释放压力倍感轻松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亲密礼物
  • 性感的圣诞礼物
  • 情趣内衣亲尝暧昧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一生物系女生第一次见男友脱裤子,先是一愣,继而大笑…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