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个“一把手”落马 看权力监督的“软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6日08:41 汉网 | |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一把手”因腐败落马。他们留给人们一个长长的问号: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 腐败现象发人深省 沈阳“慕马”腐败大案涉案人员中有17人是党政部门“一把手”,且无一不来自“要 ———党政大权一把抓。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缓的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自称是“党内个体户”,市委常委会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政府年度计划、财政收支情况、城建计划等,他不在市委常委会上作详细报告,工作部署模糊不清。重大项目以及大块土地批租,都由他个人自作主张,土地出让金说免就免。 ———干部任免“一锤定音”。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19年有期徒刑的原沈阳市物价局局长王秀珍,既是局长又是党组书记,财务收支她“一支笔”审批,干部任免、人员调入、工程招标等更是她一人说了算。 ———大肆收受贿赂,利用权力帮助他人招揽工程或干预基建项目。鞍山一名叫周伟的干部向慕绥新行贿后,慕便力主举荐他到沈阳任烟草局副局长、局长。在要求省烟草局吸收周当党组成员遭拒绝时,慕狂妄地表示:不给这个职务就不交税。仅此一项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高达上亿元。 监督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一把手”所在单位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说在嘴上,做做样子,搞搞形式”。 沈阳市物价局将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沈阳市物价局管理制度》,人手一份。然而这些制度只能约束副局长以下的干部,唯独约束不了原“一把手”王秀珍。物价局的干部说:“各项规章制度对王秀珍仅是一纸空文。” 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一些副职干部习惯于“一把手”拍板,真有意见也不敢提,一怕伤了和气,二怕打击报复对自己前途不利。原本行使监督职能的一些“要害部门”如纪律检查部门、人事组织部门的领导人,大多由“一把手”提拔任用,不听话的就频繁“调动”,“要害部门”很快清一色地与“一把手”绝对保持一致。 一些“一把手”以非法手段对付群众监督。沈阳市原物价局局长王秀珍为逃避监督和打击报复监督她的人,竟在局办公室和电梯间里安上窃听器和隐蔽式摄像头。 “官官相护”也成为“一把手”腐败的重要温床。沈阳市原国资局局长郭久嗣贪污受贿,长期包养情妇,群众早有举报。为掩盖其罪行,原市长慕绥新让其“心腹”———原市政府秘书长董镇广分管监察局,使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查处。 一些党建专家认为,当前对“一把手”权力监督上严重缺位,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受客观条件影响难度较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又无法监督,人大监督则隔着一层皮,群众监督更是无能为力。(新华社记者姜敏陈芳李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