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跳过“十面埋伏”圈(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07:03 北方晨报 | |||||||||||
消费者在节假日消费时经常会碰到的陷阱有: 抽奖陷阱:许多商家都借春节之机,大玩“购物送大奖”的把戏。他们要求顾客购物达到一定金额,就能参加转盘得奖、摇珠开奖、箱内摸奖等活动,抽到的奖品归顾客所有。但不知为什么,顾客总是不能抽到大奖,其中玄机就不得而知了。 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价格低、等级低、档次低的产品冒充高规格、高等级、高档次的产品;或掺杂使假,故意在一种产品中掺入杂质以牟取暴利。 赠送陷阱:在购物时,商家往往打出“买300送200”、“买一送一”、“买满50送印花”等诱人的口号,可是当消费者在这些口号驱使下多消费以达到“要求”时,才发现到手的“优惠”原来是有条件的。不是要求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优惠券用完,就是仅限于购买部分商品。因此,消费者要在消费前向商家咨询清楚,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打折推销滞销货:商家打折的花样繁多,如“买二件八折”通常规定了选择范围;“全场3折起”的“起”字缩在右下角比前面的字小好几倍;有些商家采用了明降暗升的手段;有的商家则借打折之名推销长期积压的滞销货。 在消费的过程中,您是否也遇到了上述一些消费陷阱呢?对此,本报从今天开始将正式开通两部热线电话:0412-6366667和8008900808(免费),向广大读者征集您遇到的商家惯用的促销陷阱。本报将在今后的几天内,在鞍山市消协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逐个为您“排雷”,教您几招不入陷阱的“防身术”。本报记者丛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