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阔步前进(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09:19 光明网
  欣然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9年,学校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2001年,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协议,学校进入了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几年来,学校按照“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既要做大,更要做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着力加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与1999年相比,2003学年度学校办学经费增长了1.5倍,固定资产总值翻了一番,在校生数增长了1.2倍,其中本科生14172人,研究生7952人,分别增长46.2%和302%。2003年科研经费达到2.2亿元,是1999年初的3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点58个,硕士点10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中心3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在近三次院士评选中,有3名教授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活跃,邀请了包括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世界知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华南理工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快速发展

  学科的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华南理工大学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龙头,并把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中,学校提出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特色”的建设思路,经费安排向学科建设倾斜,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所拨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中,有四分之三用于学科建设。在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工科优势,提高理科水平,壮大人文社科规模,培植和发展新学科门类,形成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通过“211工程”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的学科覆盖面有了很大的拓展,学科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学科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例如,在2003年第九批全国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工作中,学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了6个,新增数量排名并列全国第二位。

  夯实学科平台 在专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学院为单位安排建设经费,夯实学科创新平台。启动了48项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巩固了学科基础,为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点,组建了一批能适应国家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群。与1999年相比,2003年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4个增至10个,博士点从23个增至58个,硕士点从51个增至107个。

  构筑学科高地 与“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相结合,优选一批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的学科团队,启动了52项学科建设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课题,在重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顺利实施,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并形成了代表该学科学术水平的重要研究方向。与1999年相比,2003年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从4个增至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从15个增至21个,博士后流动站从4个增至11个。

  优化学科布局 为了实现迈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学校在全面规划学科发展的同时,专门设立了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2003年全国第九批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校的学科格局有了显著的变化,大学科门类由原来的7个增至现在的10个,理科博士点实现了“零”的突破,理科硕士点增加了140%,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硕士点增加了170%。其中,还设立了音乐学硕士点。学校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从原来的23个一级学科增至34个一级学科,其中工科之外的一级学科已达15个。此外,学校在原有工商管理、建筑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以及是首批高级经理?ど坦芾硭妒孔ㄒ笛唬‥MBA)培养单位的基础上,新增成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拓展学科空间 利用建设新校区的契机,基于按大类优化的思想,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理顺学科架构。根据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组建10个新学院,发展一批新学科,为国家特别是广东工业的三大传统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三大潜在产业以及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有力支撑,使学校成为大珠三角乃至泛珠江三角洲产业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

  完善服务体系 在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带动下,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学校努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了大型的数据中心,满足了学校信息服务的需要,保证了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参加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ChinaGrid”,基本建成基于Globus和OGSA等标准的高性能网格计算平台。电子图书馆的的服务面和服务功能大大拓展,确保了师生网上文献信息畅通无阻,在调整优化文献资源结构的同时,开展了全程的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并积极参加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配套齐全、设备先进的测试中心,形成了多学科共用的测试和分析平台,有力地支撑着华南理工大学各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几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人才强校、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

  创新人事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聘任机制。学校自1999年开始对全体教师进行聘期量化考核,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有效的考核聘任机制。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考核聘任办法,完善考核聘任制度。从原来考核教师个人的做法过渡到以考核团队为主,考核个人为辅的做法,从原来注重“量”的考核过渡到既注重“量”,更注重“质”的考核。实践证明,有效的考核聘任制度起到了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学校的工作绩效显著提高。例如,2002年全校教师数量与1996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学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1倍多,科研经费是原来的5倍,教学科研成果也大幅度增加。

  实施“兴华人才工程”,加强团队建设 加强团队建设是华南理工大学一项独具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组建了一批团结协作、战斗力强、水平较高的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团队考核和激励机制。实施三年多来,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争取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完善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据统计,进入团队的教师人均教学、科研工作量是未进入团队教师的2倍多,是三年前人均工作量的2.2倍,真正起到了团结合作、协同增效的作用。在近三次的全国院士遴选中,华南理工大学每次都增加1位院士。三年来学校增加了9位双聘院士、4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青年骨干 学校一直把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主要工作来抓,提出了“给条件、压担子、出成果”的思路。首先,在条件建设中给予倾斜。例如,学校投入的“211工程”经费和高水平建设经费中有1.7亿元左右用于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实验室建设;15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多次出国(境)学习和进修,占培养对象的65%。其次,让他们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挑大梁,成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力军。在全校36个学科带头人中,15人为中青年学术骨干,约占全校的50%,20个首席教授中有8位为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60人评为博士生导师,5人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8人成为国家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7人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创新人才机制,汇聚学术队伍 学校在引进人才的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而又急需发展的学科,学校采取团队整体引进的方式,使近几年人才引进工作出现良好的势头。三年来,全校共引进了400多名教师来校工作,其中有9位双聘院士、3位特聘教授、2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和30多位海外留学人员。例如,材料学院的曹镛教授在美国工作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黑格教授的重要合作者。曹教授来到学校工作以后,开辟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全新的高分子光电材料研究领域,组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学科团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担任了国家“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于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自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坚持走学、研、产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基地与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投入,努力打造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通过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开展科学前沿研究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获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在科技经费方面,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之后,学校科技经费再次实现大跨越,2002年首次突破2亿元,使学校的年度科技经费数量进入全国高校的前列。2003年科研经费又增长到2.2亿元。在科技奖励方面,近3年来,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50余项,特别是高等级奖励数量大幅度增加,2002年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2003年度又有一项成果通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全部评审工作;获省部级一、二等奖20多项。在论文发表方面,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被SCI、EI、ISTP等国际索引收录论文296篇。在各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517篇,在全国高校位居第20位。在专利工作方面,近年来学校的专利申请量一直居全国高校前10位,是全国第一批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之一。2002年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为135件。2003年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件。

  攻关能力明显提高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近3年来,学校共承担973项目(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含杰出青年基金)、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国防项目以及省市科技攻关和重大招标项目百余项。目前学校作为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承担两项973项目。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5项,重点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总经费达1361万元,创历史新高;在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实到经费将近4400万元,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提高了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锻炼了队伍,在若干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产生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高水平成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地建设成绩喜人 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十几个省、市、校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其中,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后新建的基地有: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乐百氏-华工大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市与学校三方共建的“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与培训中心”。这一批新的科研基地的建设,为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了更加先进和完善设备,为新的腾飞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服务经济效果卓著 学校现有学科门类涵盖了广东省几乎全部的工业行业,已成为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技术源头。学校的科技工作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大批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近3年来,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的技术合同年均在650项以上,每年合同总经费超过1.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5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广东省的企业创造间接和直接经济效益达50多亿元。其中,以瞿金平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主持研制开发的“聚合物电磁动态注射成型方法及设备”,目前100多家企业推广使用,截止到2002年底,累计实现新增产值4.5亿元,新增利税近亿元。以李元元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主持的“高性能钢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含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形及其应用”项目所形成的成果,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转化与产业化,2003年产值达四千多万元,所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华南理工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宽口径、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目前各类在校生3.7万人,其中本科生14172人,研究生7952人(博士生1028人、硕士6924人),学生总数比1999年翻了一番。从培养层次上看,本科生数和研究生数分别增长了46.2%和302%,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从1999年的4.23∶1发展为目前的1.78∶1。

  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落实和实施综合培养计划,进一步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一方面将现有的体系内的若干课程加以整合;另一方面组织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师,跟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将体现和反映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整合成新的课程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获得全国高校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广东省高校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校以启发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方向,由传授型方法向研究型教学方法转变,也即:由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授型教学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养成素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方式转变。学校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学校加快教学手段的创新,大力推行数字化教学。积极推进网络教学课件和CAI课件建设,先后建设了200多门网络课程,逐渐扩大网上课程教学的比例。学校还新建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拥有1.6万个座位,其中多媒体座位达1万个。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行宽口径、综合化、“贯通式”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进行弹性化和个性化培养。实践证明,该模式实施几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华南理工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在参加国内和省级的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中屡屡夺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国首届趋势科技百万程序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高校软件开发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鹏程杯”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2003年11月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建设,学校逐步形成一套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为主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截止到2003年,学校共举办艺术文化节17届,举办各类文体、人文、艺术活动600多项,参与学生逾20万人次。艺术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节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也成为学校学生培养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使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就业水平居于前列 学校实施的教育创新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近几年学校办学规模大幅扩大,但学校按新的模式培养的学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一直是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抢手货”,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3%以上,实际就业率99%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面向未来再创辉煌

  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华工人”的愿望与责任。为了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早日实现“华工人”办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夙愿,学校通过总结50多年办学实践,学习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保持“三个协调”,促进“三个转变”,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人为本,实现学校、院(系)与个人的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既要做大,更要做强,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学校由多科性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半开放式向开放式大学的转变,大力实施开放活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三大战略,在建校100周年即2052年前后,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压题图片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外景)
  图 1 党委书记刘树道在全国第八届“挑战杯”竞赛开幕式上致词
  图 2 校长李元元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校长Geoffrey Boulton签订合作协议
图 3 1999年建筑学院教授何镜堂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 4 2001年材料学院教授曹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 5 2003年造纸学院教授陈克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福特翼虎,享受海南激情之旅!
几十万卖家等您下订单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正文右侧短信推荐1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燃烧柔情萦绕
和爱人一起迷醉…
非常笑话
非常笑话乐趣无穷
释放压力倍感轻松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情趣内衣
亲密礼物
  • 好莱坞性感内衣
  • 三点式激情绳衣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一生物系女生第一次见男友脱裤子,先是一愣,继而大笑…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