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大师”余以键:吓得护士不敢上夜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07:23 江南都市报 | |
余以键其人其书 余以键,1953年出生。当过知青、教师、文学编辑等。四川大学社会学研究生毕业,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现供职于成都《天府早报》。 早年写诗和短篇小说,曾获四川省文学奖和北京文学奖等数十项文学奖。近年来致力 专访余以键 余以键继前两部恐怖小说后又推出第三部《招魂》,京广播电台文艺台“午夜拍案惊奇”栏目如今在台里53个栏目中收听率排到第6位,余以键的《背后有人》功不可没,由于其出色的恐怖小说操作能力,他将成为有容文化公司全力打造的首批中国本土恐怖大师之一。 人对宇宙神秘的未知,正是恐怖文学的基础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会有恐怖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呢? 余以键(以下简称余):这种作品,有没有作家来写它都存在。在民间,恐怖故事从来是人们夏夜乘凉时的好伴侣。小孩子几乎天生就爱听这些故事,为什么呢?人性使然。人来到这个世上,对自己对宇宙有多少神秘的未知呀,人要想了解,又怕了解,这就是恐怖文学的基础。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在比较久远的年代,由于人与自然很贴近,人对恐怖的东西有很多感受。但到了现代,这种恐怖的元素还存在吗? 余:可能会才古长存。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一切都没有尽头,一切谜都没有最后的谜底,仅仅是这点,就够让人恐怖了。 弗洛依德对恐怖的来源作过分析,他认为恐怖来源于一切现实与非现实界限模糊的东西;来源于一些奇怪的反复出现的东西;来源于使自我分裂和错位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恐怖的东西是不分时代与人同在的。 从写诗到写书,好卖是因为好看 记者:作为一个八十年代的诗人和小说作者,你为什么想到写恐怖小说? 余:我们的文学品种太单一。大家都看到了,可供读者选择的东西不多。尤其是类型小说,恐怖、侦探(推理)、黑幕、幻想等类型小说基本上是空白。武侠类还可以,但出了个金庸后就没人敢写了。因此,大家要读类型小说还得看国外的作品,美国、日本、英国,他们的类型小说很厉害,改编成影视后都风靡全球。 记者:你的意思是,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类型小说作家? 余:这是理所当然。就说恐怖小说,《聊斋》应是在中国开了先河。我小时候知道一部电影叫《夜半歌声》,大人说如何可怕,有人在电影院被吓死了,当然这是传言,但可见有了点恐怖后观众是如何喜欢。后来有部手抄本叫《一只绣花鞋》,几乎人人都看、都讲,现在这个手抄本出了书,出了电视剧,仍然挺受欢迎。尽管这些东西还算不上典型的恐怖作品,只是多少有一点恐怖要素,但都受欢迎,可见中国本土的恐怖文学是非常需要的。 记者:你是怎样开始创作恐怖小说的?余:我18岁那年开始下乡当知青,在农村养成了两个嗜好:下围棋和文学创作。这两件事都很耗时,只得舍弃一个,于是放弃了下棋。当时主要是写诗,后来调到《星星诗刊》做编辑,24岁我加入了四川省作协。近几年我发现国内读者可选择的本土小说类型太有限,写情感或私人生活的为主流,于是就想尝试一种新的写作类型——恐怖小说创作。 记:写诗与写恐怖小说有什么共性吗?余:有,那就是都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另外用诗意的语言写小说是驾轻就熟。我欣赏杜拉、博尔赫斯、茨威格等人的作品。 记:与严肃文学创作相比,不觉得写恐怖小说太边缘吗? 余:我不认为从事严肃文学创作的就一定是好作家,写恐怖小说的就没文学性吗?创作的形式与类型并不重要,好读好看,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相比于严肃文学,恐怖小说更有娱乐性、可读性。我的书如果说好卖,就是因为好看。 从写医院到写别墅,护士都不敢上夜班 记:以前您两本书《死者的眼睛》与《背后有人》有相当多的场景都发生在医院里,《招魂》也是吗? 余:除了写《背后有人》前我去精神病院穿着医生的衣服“卧了一阵底”,我并没什么医院工作经历,之所以写医院是因为那是一个事关人生死的地方,有神秘感。《招魂》则换到了某个海岛长期无人居住的别墅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原因是因为《死者的眼睛》写到了护士,有些护士看了书吓得不敢上夜班了。有一位在医院做领导的朋友给我提意见,说能否别让这些恐怖场景发生在医院了,于是我这次写时就改了。 记:霍达写《穆斯林的葬礼》时,悲痛处也跟着主人公死去活来,你有被写的故事吓过吗? 余:有啊,如果创作时自己都“进不去”,那写出来的小说也一定不会生动,但太投入进去了出不来也不行,我一般都不会被故事内容本身吓着,毕竟是我在操纵情节,倒是常会在写到某个冷森森的场景时,窗外有一点意外的动静就会猛然间吓一跳。 从这一部到下一部,还没自己满意的作品 记:东西方恐怖小说是否有区别?余:东方恐怖注重神秘心理的描写,西方则重视血腥场面、恐怖造型与刺激感官的画面。西方恐怖小说分为恐怖与推理两种,推理更注重逻辑,恐怖更注重描写。 记:您平时看恐怖小说吗?余:国内的没看过,国外的只翻过几篇。记:最满意自己的哪部作品?余:没有,要说有应该是下一部。每当我写完一本时,脑子里几乎就没有空间再回顾它,里面全是下一部作品的情节与人物。 从写魂到写性,写性纯属必然 记:《招魂》中除了恐怖情节,还有一些变态的性描写,这与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小说不同,纯粹寻求卖点吗? 余:这本书中是有一些性描写,但我想声明与卖点无关。如果找卖点全凭恐怖已经够了,没必要生拉硬扯上性,只是写到了“魂”,也就是所谓的“灵”,是主人公在特殊场景下的精神感应,写到“性”也是那种精神感应下的必然,身体是精神的反映吧。 记:《招魂》的书名挺“”得慌,不怕有人说你散布迷信吗? 余:创作时纯粹是为了渲染恐怖气氛,书名也是基于这个因素考虑。出版社与策划方也都提出了是否要改一下名字,后来因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没改。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他们特意在内容前加了句诗:魂兮归来/在命运和命运的谜底中/找回生命的本真…… 记:您本职工作是新闻,写作是“兼职”,怎么处理这二者关系?是否想走专业作家之路? 余:我每天晚上七点钟上班,凌晨一点下班,回到家再写四五个小时,直到天亮再睡觉,下午五六点钟再去单位做新闻。将来还真是有当专业作家的打算,毕竟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自己的恐怖大师,另外报社的工作还是要耽搁太多精力与时间的。 “讨论”余以键 773恐怖小说主力作家余以键的第三本恐怖小说《招魂》上市了,打造中国本土恐怖经典的背后高手———有容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花青告诉记者,截至目前,773恐怖系列作品已推出了八部。 出版社———恐怖小说有大批读者 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梦学说,作为我国惟一的电影出版社,除了推出电影理论、明星传记图书,小说也是他们的出版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中除了爱情小说,恐怖类小说又是电影出版社的一大特色图书类型。他们出版了包括希区柯克、斯蒂芬·金等在内的一系列恐怖小说,而773系列是他们推出的最为成功的国产恐怖小说。“虽然出了余以键的三本小说,但我与他还是头一次见面。”之所以倾力将恐怖小说推向市场,李梦学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有着大批的读者群。 电台———收听率上升,余以键有功 余以键的《招魂》,北京广播电台文艺台“午夜拍案惊奇”已将其播放完毕,副台长沈弘有些激动地告诉大家,“‘午夜拍案惊奇’栏目在台中53个栏目中收听率已排到了第6位!而它是一档凌晨播出的节目,在播出时间段上没有优势,在1999年节目刚创立时,收听率排名是40位。” “刚开始我们试播恐怖故事或推理小说,先是播了斯蒂芬·金的作品,影响力并不大,后来又相继播了希区柯克与福尔摩斯的推理小说,听众反应不是非常理想。后来余以键的《背后有人》却吸引了大量听众。”沈弘说是因为国产恐怖小说与中国人的生活较贴近。而在“午夜拍案惊奇”栏目中演播该小说的艾宝良练就了一副听众喜爱的恐怖声音。 策划方———推出中国本土的恐怖大师 有容文化公司总经理花青谈到当初的策划初衷时说:“中国人有着非常丰富的想像力,从《山海经》到《聊斋志异》都可见一斑,人们对恐怖小说是非常喜爱的,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阅读需求日渐加强,但当前中国出版业并未跟上这种需求。而国外的恐怖小说明显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就像吃洋快餐一样,并非很合中国人胃口。我们就是要推出中国本土的恐怖大师。” 余以键的《招魂》已是773恐怖系列中的第八部作品。事实证明773是成功的,单是余以键的《背后有人》上市一周后就获得了重庆书城排名第三的销量。 《招魂》故事梗概 中国西南的黑石湖风景区。2002年7月,湖区发生了一起两名游客借宿于岛上别墅当夜莫名死去的悲剧,此后令人恐怖的怪事接二连三不断地出现:半夜楼梯上的脚步声,空着的房间开门关门声,岛上临近水边的方向传来女人的哭声——— 富豪洪于只好闲置了这座别墅,一次偶然的邂逅,年轻漂亮的女社会学研究生舒子寅执意和洪于一起来孤岛破解别墅的秘密。 这座小岛是一条盘着的巨蟒形状,这条巨蟒盘了很多圈,头部正好在岛的中心,别墅就坐落在这条巨蟒头部的地方。 舒子寅来到别墅后,恐怖事件又接二连三地出现。造访当日,失踪一年之久的女仆娟娟遗留的信件悄然出现在子寅的书房;淹死在湖里的水莉踪影游荡在别墅里;黑裙女子的身影在别墅各处忽隐忽现;芦苇深处的头骨;悬在幽暗过厅里上吊的女人身影;甚至,舒子寅半夜惊醒发现被窝里有一截女人的手臂;最后,连女研究生自己也神秘地失踪了……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