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绕不过产权这道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08:24 河北日报 | |
无论是力破国有股一股独大,还是尽可能地多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国企当家人的改革意识都亟待加强- 背景: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比较多的省份,我省国有经济比重大、战线长、布局不尽合理。 有关资料显示,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4517亿元,占全社会经营性总资产的6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出浙江53个百分点、江苏25个百分点。全省国有企业改制面虽然已达88.4%,但不少企业没有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已改制企业中80%为国有独资公司。即使在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国企中,不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股比高达70%。 “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儿’。”“无论是破除国有股‘一股独大’,还是放手让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改革,首先必须强化国企当家人的改革意识……” 近年来的“两会”上,“国企改革”一直是个高频词。今年“两会”,国企改革仍然备受关注。代表、委员们在为去年我省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更为今年继续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献计献策。 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不能靠当家人“自卖自买”,不能搞“自己改自己” “股份制改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必须下大力解决。但无论怎么改,采用‘自己改自己’的方法显然行不通。”谈到加快我省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不少代表、委员态度十分明确。 “不能在解决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同时,却产生了本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股独大’。”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武义青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国企当家人表面上积极“推进改革”,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建立真正的股份制,而是试图将原来国有股的“一股独大”改成当家人的“一股独大”,这样就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一段时间以来,省国有企业监事会原主席王维贤委员对管理层收购资金的来源深表担忧:“实事求是地说,在过去的国企体制中,管理层收入并不高,要想收购部分产权,许多人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的。于是,有人便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或者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实物资产作标的物为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这种不规范的管理层收购行为事实上是变相的自卖自买。” 武义青委员说,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意见》的各项要求,并需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自卖自买遭遇红灯,正说明规范改制至关重要。” 本次政协会议上,王维贤委员专门就如何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报表数字不实问题写了一份提案。他认为,产权制度要改好,首先应该把国企家底搞清楚。目前改革中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问题。除了企业当家人之外,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企普通职工,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企业家底呢? 解决国企“一股独大”问题任务十分艰巨,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按《公司法》规范运作———这是许多代表、委员形成的共识。 破除思想障碍,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 当前,我省的国企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一些代表委员指出,由于某些国企当家人思想不解放,改革积极性不高,致使不少好的政策和机会“梗阻”在这一层面上,加大了国企产权改革的难度。 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希厚代表说,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形成的相对封闭的融资机制,已经极不适应市场扩张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国企当家人,必须积极寻求实现产权多元化的途径。 “对各类资本一视同仁是国有产权出售、转让的基本要求。”武义青委员说,必须鼓励和支持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有?笠蹈母铮涌焓柰ü凶时就顺龊兔窦渥时炯巴庾式氲耐ǖ溃怪嗟亟牍ひ怠⒚骋住⒏咝录际醪怠⑸缁岱褚档攘煊颉? 去年,柯达参股乐凯、湖南“大富豪”与天同联姻、宣工集团牵手北汽福田……全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明显上升,这都是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的有益尝试。王维贤委员就此分析道:“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深层次利益问题,也涉及到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个别国有企业即使举步维艰,但其当家人仍然不愿动产权,自己说了算的感觉毕竟比给别人打工看别人脸色惬意得多。企业卖给人家了,等于‘乌纱帽’丢了,那自己还能干什么?这就是个别国企当家人心里的‘小九九’”。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当前国企产权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改造、改组国有企业,要敢于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有些企业目前日子过得还不错,不想改。有关部门必须从思想上加强对国企当家人的引导,并强化制度约束,增强他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力推行国企股权多元化。本报记者 王玉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