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GDP另类“缩水”体现新发展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10:31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鲁宁 从新年起,得益于统计方法继续朝着求实务真的方向变革,国内大小城市的年度人均GDP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缩水”。所谓的“缩水”将在明年初各城市公布今年的人均GDP时体现出来———如果各城市还打算继续公布的话。 中国每座城市的人口都有两个数据:一是户籍人口数据,再是实际常住人口数据。基于农村富裕劳力在转移,失地农民要谋生,人口向城市流动谁也拦不住,城市常住人口一定多于城市户籍人口这个常识性判断,当一座城市计算人均GDP时,用前一个数据做分母,人均GDP就高一截。反之则要低一截。 每座城市,每年创造的GDP是个“不变量”,其人均量也是个“不变量”。这也是个常识。可当城里人“玩”起了“数字游戏”———采用户籍人口作分母时,总GDP虽仍是个“不变量”,而人均量却被人为拔高一截。这个“增量”其实是个“虚量”———因为它不可能转化为城市的社会福利,当然别指望它能改善百姓的生存状态。 每座城市都该按实际常住人口作分母计算人均GDP,这仍属常识,但又反映着统计者的求实与严肃、务真与严谨。这么说道理很简单,因为城市常住人口中包括大量没有城市户籍的外来务工者,他们的劳动及家属子女的日常消费同样为城市创造着大量的GDP。在计算城市人均GDP时,将这个群体人为地“抹去”,放到台面上谁也拿不出可说通的理由。 越是东部发达城市,到此谋生糊口的外来务工者越多,他们为城市创造的GDP总量也越大,这又是常识。故而,当城里人为了虚增“人均量”而将他们“抹去”时,比欠发达城市的同类做法更不可理喻,也更不该原谅。 外来务工者群体不但为城市创造GDP,也为城市政府创造税收,这还是常识。纳税是义务,权利与义务对等,对城市外来务工群体的权利保障首先要让他们享受与普通市民一样的基本福利保障。理如此,当城市为外来民工群体解决子女入学,为他们追讨工资,为他们提供基本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服务时,为此而花钱时,都是城里人所应该做的,也恰恰是以往没有做或没有做到位的。做这些事,视同于“补课”,城里人切不可将其视作成绩当“谱”摆。 社会转型,我们自当持续不断地改。从小处着手,哪怕仅言统计方面的改,待改的内容还有很多。譬如失业率的统计,目前的数据有多个版本,按登记失业数出一个数据;只统计城镇出一个数据;将失地农民涵盖其中又是一个数据……究竟何种统计口径得出的数据更本真,更能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所理解,同样不是个简单的数据准确性问题。再从大处着眼,即便仍言统计方面的改,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的设置就大有改的必要和改的迫切。因为这样的改、能够带动发展观、政绩观等一系列的改……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