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消费触目惊心,委员疾呼职务消费应立法监督(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9日05:03 重庆晨报 | |||
这是来自一份政协委员集体提案的声音。在采访中,记者在委员们的分组讨论上也屡次听到加强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的呼声。 职务消费过度也是腐败 在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的一份集体提案中,委员们提到,由于国家对行政职务消费没有明确的立法和规范,以致造成了职务消费的过度膨胀和腐败现象。 有的干部利用手中职权,热衷于用公款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从中渔利。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走向腐败的第一步。”牵头负责这份集体提案的邱道持委员称,“由于对职务消费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控制,造成一些干部的权力欲和金钱欲极度膨胀。” 谭小林委员也对职务消费提出了同样的质疑。谭小林委员提交了《关于对“职务消费”要强化审计监督》的提案。 “过度的职务消费,就是奢侈浪费,这也属腐败之列。”谭小林委员称,职务消费中腐败盛行,根本上在于有权的公务员花钱没有规矩,是支配财力的公共权力“私有化”的结果。 职务消费立法刻不容缓 “对职务消费立法,已经到了非立不可的地步。”谭小林委员称,市政府必须要专门出台对职务消费加以审计监督的法规性文件。 邱道持委员也建议,只有用法规性文件对公务员的职务消费行为进行规范,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滋生。 在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的集体提案中,委员们建议,要实行严格的预算、审计制度。对不该消费的坚决取缔,对于不合理的予以纠正。 “职务消费是工作需要,要公开透明。”委员们建议,特别是要缩减招待费的比例,凡经过预算审计后的职务消费金额不能超支,超支部分一律不予报销。 邱道持委员告诉记者,他们还建议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职务消费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质询。 谭小林委员也提出建议,对于各部门“一把手”必须落实“离任财务审计制度”,接受立法监督和公众监督。本报记者张喻杨光毅 场外·解释何为职务犯罪 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副处长杨芳辉:职务消费应是国家公务员或企业经营者在公务、商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用车、通讯、应酬、提供必要的物质工作条件等等。这些费用出于担当职务者履行公务的需要,由政府财政或企事业支付,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问题出在现在的“职务消费”随意性太大,这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而且有的使国家和集体的资金以“职务消费”之名被私人所挥霍,甚至转化为个人的薪金外收入,为以权谋私打开了方便之门。 杨芳辉认为,在目前我们国家尚无健全的制度来约束的情况下,这也成了一块滋生腐败犯罪的土壤。本报记者赵君辉 职务消费花样繁多 我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一直由财政包揽。但是,它的边界在哪里?除了正当的职务消费外,里面究竟隐藏着多少被挥霍的过度消费和由公变私的个人消费? 招待费惊人 “招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可谓一语道出职务消费中的暧昧。蔡先生曾在某政府办公室当主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招待谁、怎么招待,往往都是“老板”(时下流行称自己单位的“一把手”为“老板”)说了算。他说招待谁就招待谁,他说怎么吃就怎么吃,而且高档烟、酒和礼品等一些费用都可以打入招待费。 公车消费奇高 政府不仅要为数量巨大的公车支付购买费用、司机工资奖金,还要交维修保养费、保险费等各种费用。在这些费用的支付过程中,由于公车在采购、维护和运行等方面都存在着比私车高得多的成本,所以同样数量车辆,政府实际支付了额外的高昂费用。 据新华社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社会车辆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 考察还是公费旅游 这些年,乡镇干部在国内学习考察,县级干部出国考察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有的在国内一走就是一大圈,出国动辄就是西欧五国、十国,未免有公费旅游之嫌。 市内某旅行社的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找一个单位巧立一个名目,就可以出国去了。这位经理称,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的考察,费用往往比旅行社实际收的费用高得多。“如果他们没有利益,干嘛这样热心组织出境考察呢?”本报记者赵君辉 场外·调查酒楼酒店说公款消费 年末岁尾名酒告急 市内一家四星级酒店所存的高档酒国窖1573,从去年年底开始,有点应付不了突如其来的市场需求。记者采访过的另外7家高星级酒店,大致情形差不多。 这基本上已是“惯例”:每到年末岁尾,不少高星级酒店、高档次酒楼的高档酒,就开始告急。 表面上看,这是典型的经济现象。 不过,老百姓会问:谁在消费这些高档酒?为什么每到这个时候就特别畅销? 酒店经营者很谨慎地说出缘由:“一年了,请些关系户,还有当官的,不喝几瓶好酒怎么行?”几家酒店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个时段高档酒的销量,比平时约高了40%%。而且,是在高档酒全面提价的背景下。 超豪华酒楼岁尾齐上阵 重庆餐饮市场上,岁尾年初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4家超豪华酒楼,基本同时开张。有专门做国宴的,也有专卖天价菜的。 经营者丝毫不忌讳:“做的就是那部分人的生意。” 哪部分人?公务和商务客人。这两部分客人,算是职务消费的主体。经营者们选择这个时段开张,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个丰收的季节”。 在餐饮界混了10多年的一位朋友向记者报料:“南岸有个地方,有7间包房主要经营燕鲍翅,天天爆满。一桌吃下来少的6000元,多的上万元。” 几家酒店的统计显示,在其餐饮经营业绩中,职务消费的贡献率,超过了50%%。因为,职务消费的额度,比常规消费高得多。本报记者杨光毅张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