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管理在创新中成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1日09:2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来自专家学者、企业家的种种声音表明,中国的国企管理需要在创新中不断历练成熟。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法案室主任朱少平: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来,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方式。股份制是公有制最好的实现形式,是因为股份制可以吸收各种不同所有制的投资。 发展股份制就必须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现在几十万家国有企业,每年都有不少改为股份制。股份制首先要企业筹集资本;第二要为推出提供一个渠道;第三要为一些投资者进行资本投资提供一种工具;第四要促使企业改制,从根本上扭转经营机制。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既然要发股票,就要接受社会公众,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就要透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 在大力发展股份制的同时,必须改变企业的产权制度,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资本市场体系,是为下一步推行股份制的重要条件。我们的主板市场有三个条件,必须三年赢利,必须赢利达到10%以上,还有一点是经营额是500万元。一般的企业不可能上市交易,二板市场对这三个条件比较低一点,它就可以形成一个价格差比,可以形成一些资本市场结构。倡导人本管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夏国洪:企业管理要提倡“人制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定制,以制定本。 人制管理要提倡用能人,建新制,这是人制管理的核心。我们要把能人放到关键岗位、核心的岗位上去。 我提倡的能人是不分你的资历的高低,学位的高低,也不分性别,在哪方面都有能人。除了用德才兼备的人,还可以把这样有缺点和错误的人但是很有能力的人用起来,这样用人空间就宽了。 用人必须和建新制结合起来。建新制就是所有制、体制、机制规章制度方面都要与时俱进都要创新。主要提倡合作机制、竞争机制、规章和制度四个机制。资产清理是国企参与并购的难题之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杰:国有企业参与并购存在资产清理、资产定价和价值理念的整合三个问题。 第一,资产清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承担了不属于自身经营范围内的责任,所以在资产清理中将遇到四个难题:债务责任承担、富余人员安置、原有人员身份转变和企业办社会。 企业并购应遵守债务跟着产权走的原则。目前银行有大量不良企业债务存在,有些银行达到了30%,一些地方要冲销债务的倾向非常严重。 对于富余人员问题。企业并购过去通常采取打包方式。但是,国有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富余人员,在资产重组和资产剥离过程中,如何解决成为并购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谈判中间,并购双方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很大争执。目前国家从税收政策上鼓励吸收下岗人员的办法,使得企业在并购中不愿“打包”,而愿意让工人先下岗再上岗,以享受税收优惠。 第二,资产定价。资产的定价问题是目前企业并购重组遇到的最大问题。应按照国际惯例,资产交易价是由盈利能力决定的而不是投资数量决定的。不要笼统地提最低不能低于净资产值,否则会延误国有企业出售时机。 第三,价值理念的整合。在对11家改制完成后的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价值观念调整已经成为了最麻烦的问题。社会应该拥有差别理念,而在现实中,我们有的不是差别理念而是平均主义理念。那么,如何把平均主义理念转变成差别理念,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人的能力差别决定人们在企业中的分工差别;分工的差别导致收入方式的差别;收入方式的差别导致收入水平的差别。当资产完成重组之后就是价值理念的重新整合问题。这个整合的过程也是相当的艰辛,差不多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