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缘何炒作“中国人犯罪” 透视爆炒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2日16:26 《环球》杂志 | |
少数旅日中国人的不法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快速增加趋势,的确是造成所谓“在日中国人犯罪”问题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问题之所以会在日本达到眼下的热度,也有其国内因素的作用。 刘华 最近,旅日中国人犯罪问题成了日本国内的热门话题之一。中国警方亦于近日派出警务联络官常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协调两国间相关问题的解决。在两国的媒体尤其网络上,也颇有一些关于“旅日中国人犯罪问题”(日方通常称为“在日中国人犯罪”问题)的谈论。这些议论大多写出了某些方面的原因,有时也失之偏颇。 “在日中国人”因何犯罪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在日中国人”对日本法律的遵守程度到底如何,发展趋势又如何? 根据日本警方公开的资料,2003年上半年全日本警方立案的外国人犯罪中,中国人犯罪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4%,占外国人犯罪总数的40.1%。单从这一数字来看,在日本的中国人的犯罪情况,特别是发展趋势,的确值得关注。 然而,实际情况和单纯的数字统计并不是一回事。其实,绝大多数旅日中国人和当地华人都是奉公守法的。特别是多年定居日本的老一代华侨华人,早已安居乐业融入了当地社会。制造出这“40%”罪案的,实际只是一小部分人。而这一小部分中,又以两类人的影响最坏。 一类是通过偷渡等方式非法入境的中国人。日本低靡的经济现状彻底粉碎了他们的淘金梦。走投无路之时,他们往往会加入一些当地华人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中去。目前大多数涉及华人的刑事案件,尤其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大都与这类人有关。他们甚至还“垄断”了地方上的一些“黑市”业务,诸如制造假护照等,以至于在著名导演北野武的黑帮题材电影《Brother》(中译名《大哥》)中,当男主人公——一名日本黑帮老大需要逃亡时,首先想到的是去找“中国人”买本假护照。 另一类人虽然为数不多,但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恶劣得多,那就是极少数走上邪路的中国留学生。不得不承认,近年来国内有些群体中出现了盲目的出国风气,不少学生对出国留学的动机认识相当模糊。笔者曾接触过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不熟悉日本的实际情况,也并不真打算去学什么知识,只是想去这么一个发达国家拿个学历,顺便打工挣些钱。而日本社会的残酷现实是,一个外国人如果缺乏谋生技能和足够的财政储备,也许就很难维持生计。挨饿是常有的事,流离失所也不足为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品德性格原本就有缺陷,在国内又缺乏挫折历练的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而这样的刑事案件往往比黑社会犯罪更骇人听闻。比如在2002年初日本大分县的一起杀人案中,一位在当地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老人,居然被自己帮助的几个中国留学生抢劫杀害,而这几个孩子中最大的不过23岁。这种恩将仇报的残忍行为相信在任何国家都将遭到社会道德的强烈谴责,更何况在讲究报恩传统的日本。不难想像,此案一经公布,便立即在日本社会舆论中炸开了锅。对很多长期从事中日友好交流事业的日本人,也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 媒体爆炒的背后 诚然,少数旅日中国人的不法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快速增加趋势,的确是造成所谓“在日中国人犯罪”问题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问题之所以会在日本达到眼下的热度,也有其国内因素的作用。 首先,日本民众的对外情绪出现了变化。过去的10多年间,日本经济始终处于停滞状态,民众信心低靡,民族主义情绪逐渐抬头。普通民众对于“外国”、“外国人”、“国际化”的看法越来越趋向于保守。当年泡沫经济极至繁荣,日本对自身实力满怀信心时,接收10万外国留学生也不在话下,而现在对外来人口的遴选条件却日见严苛,其中的对比也许能说明一二。 其次,日本媒体的渲染炒作对仇外情绪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警方逮捕中国人盗窃团伙,受害金额超十亿”、“原中国留学生涉嫌杀害留学生之父”、“中国人集体偷渡被抓获”这样的标题屡见不鲜。可以说,日本的新闻媒体对于报道“在日中国人犯罪问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有中国媒体统计,仅日本共同社,从2003年9月1日到5日五天之内,关于旅日中国人犯罪并被捕的消息就多达10条。在如今的媒体时代,舆论导向往往决定了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看法。类似的集中报道,很容易让原先不了解中国人的日本受众产生一种总体上的片面印象,最终影响日本人的中国观。 此外,中日关系最近几年的磕磕绊绊和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或许是日本媒体行为的大背景。众所周知,国家关系决定了一国主流媒体对另一国情况报道的基调。这在历史上有很多先例,最典型的当属美国媒体对斯大林的描述。从20世纪30年代的独裁者,到战时亲善可爱的“乔大叔”,再到战后冷酷无情的世界威胁者,其宣传基调的转变颇具戏剧性。日本同样如此。比如在中日关系发展较为顺利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相当积极。尤其在苏联对日压力最为严重的时期,日本流行的战争假想小说都是讲中日同盟对付苏联侵略的。 然而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崛起之势逐渐形成,以及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日本决策层的对华态度和当初有了很大差别。现在,日本更关心的是如何在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中获得主导发言权,而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中国博弈的可能。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和警惕,便前所未有地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伴之以近几年里两国政治关系围绕着历史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闯馆”问题出现的种种波动,日本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基调便可想而知了。 中国期待“和平崛起” 应当看到,旅日中国人犯罪问题,以及此间媒体的炒作,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会或法制问题。它将可能影响到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甚至中国的国际战略。解决这一问题,存在着相当的紧迫性。 首先,这一问题对于中日开展正常交往极为不利。由于日本媒体对“在日中国人犯罪问题”的频繁报道和渲染,普通日本民众对于中国人的评价普遍下降,不少人甚至产生了厌华心理。在“雅虎网”日本站的BBS论坛里有很多日本网民的帖子,充斥着对华人的强烈抵触情绪。这无疑将使中国人在日本的正常活动遇到更多阻力,徒然增加两国间交流的无形成本。2003年秋天以来,日本法务省对中国人申请赴日学习签证的审查已变得十分严格,文部省还提高了对留日学生的日语水平要求和资料要求。这直接导致了明年4月入学的中国人签证率大大降低。许多真心渴望到日本求学的青年学生因此无法成行。 在日本的华人华侨也将因此更加举步维艰。中国人在日犯罪所引起的排华心理,将使不相干的华人华侨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另一方面,某些在日本的华人犯罪集团专门以同胞为下手对象。抢劫、诈骗甚至收取保护费等等行为,不仅部分的造成在日本的中国人之间互不信任,甚至互相戒备,也极大的损害了旅日华人的凝聚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任由这一问题发展扩散,势必影响中国的国家声誉,于我国的国际战略也是不利的。最近有学者提出“和平崛起”的思维,主张国家不仅要拥有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等“硬权力”,还要拥有文化吸引力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这样的“软权力”(Soft Power)。这就需要良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做支撑。而犯罪问题和“中国”、“中国人”牵连在一起,与“软权力”的形成显然格格不入。 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都不会只有单一的原因,而往往是掺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背景。旅日中国人犯罪问题正是这样。对此问题的看法切忌偏颇,全面一些为好。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甚至多国间的切实努力。 《环球》杂志供新浪独家采用,更多精彩文章请读《环球》杂志。 声明:《环球》杂志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