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光明专论:论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4日09:13 光明日报

  山东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组研究组成员:张全新 包心鉴 王希军 周向军 邵炳芳;统稿:张全新 包心鉴内容提要

  一个民族,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只有在不断创新中,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
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创新成果。创新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党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党的活力的不竭源泉。

  我们正处在风云变幻和伟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深蕴创新精神、亟须创新实践的时代。无论国际格局的新变化,还是社会实践的新发展,都迫切要求我们更加具有创新品格,更加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创新:民族发展进步的不朽灵魂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人类自从摆脱愚昧时代,迈进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具有了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本领。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不断创新中进化进步的历史。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的每一项发明,每一项创新,都无不在提升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同时提升着人类自身创造社会文明的意识和才能。

  创新,顾名思义,即创造新的东西,含有始创、首创之意。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前人没有创过的,这就是创新。《论语·宪问》:“裨谌草创之”;《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汉书·叙传下》:“礼仪是创”——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精辟论述,深蕴着中华民族先贤勇于创新、重视创新的思想。然而创新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意识和思想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事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学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作为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就需要有新的生产理念、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技术,这就必然衍生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因此,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或社会现象,创新不是单项的而是包括多项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

  历史进步的本质在于创新。无论是古代的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还是中世纪欧亚大陆的农业文明,抑或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都无不是进步民族勇于创新、不懈探索的结果。一个民族,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只有在不断创新中,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不朽灵魂。在世界各民族发展史上,由于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而削弱以至丧失民族发展活力,直至走向失败和消亡,这样的史例不胜枚举。古老的中华民族正是由于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才得以在历史上长期领世界民族之风骚。然而自十九世纪初始,由于清朝统治阶级养尊处优,因循守旧,面对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茫然无知,并采取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从而导致泱泱中华大国一蹶不振。马克思在评析这一历史变化时曾鞭辟入里地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16页)。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形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谥泄厣缁嶂饕宓缆飞鲜迪种谢褡宓奈按蟾葱耍饧仁俏按蟮睦硐耄彩鞘凳翟谠诘南质怠J迪种谢褡逦按蟾葱耍枰柚诟鞣矫娴囊蛩兀钪匾囊蛩卦蚴潜匦氪罅胙锩褡宕葱戮瘛V谢褡逦┯写葱拢拍茚绕穑晃┯写葱拢庞邢M晃┯写葱拢拍芨葱恕?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离开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与时俱进便无从谈起。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不拘泥于书本,也不拘泥于经验。它注重于对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注重于对客观规律的深邃揭示,注重于对未知世界的深入探索。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时代的变化,二是实践的发展。顺应时代,应运而生,适时而变,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54页)。列宁更加明确地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列宁选集》第3版第1卷第162页)。时代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于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惟一源泉,离开实践的沃土,离开时代的阳光,马克思主义之花就会失去创新雨露的滋润而枯萎;脱离具体的时代和实践而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征途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深蕴着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质与创新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者,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成功地探索了在中国这样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道路,创立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的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奋力开拓者,邓小平同志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鲜明地体现了创新精神。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许多重要观点和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中很难完全找得到,它们无不是对社会实践进行创造性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的结果。敏锐的时代意识,鲜明的实践品格,浓厚的群众观点,深邃的规律揭示,这是邓小平理论创新本质的基本要素。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创新品格和创新精神方面,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深刻阐发了共产党执政的主题和本质,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概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两大根本问题kk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并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这一新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本质与创新要求,就要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事业。科学社会主义150多年的历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部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形态看,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形成,首先是对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形形色色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后来在各国发展中出现各具特色的理论形态,也无不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创新的成果。从运动形态看,社会主义自从走出乌托邦的荒野,迈进科学的大门,就开始了实践创新运动。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换,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不是实践创新的结果。从制度形态看,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改革的实践中逐步走向自我完善的过程。改革即创新,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螅彩瞧浠咎卣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的严重挫折,从反面说明创新对于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苏联为什么解体?东欧为什么剧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党的领导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观念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形成了僵化的社会主义观念而难以自拔;在理论上,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信念的丧失;在体制上,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机械地搬到现实中来,固守有违时代发展要求的僵化体制,并把这种体制当成不可更改的圭臬。这一切,严重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压抑了社会主义的活力,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命运。这一切,佐证了一个真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产物。众所周知,中国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在这里,虽然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指导,但这些原理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方案;虽然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作参考,但这些经验没有也不可能直接用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问题。正确的出路只有一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根据这一基本结论和基本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新的丰富内涵突出表现在:第一,思想路线的创新。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赋予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新内涵,从而为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第二,理论观念的创新。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为社会主义实践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三,建设道路的创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出一条既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成果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四,经济制度的创新。确立和巩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社会主义发展获得了坚实的制度支撑。第五,体制机制的创新。适应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进行经济体制创新;适应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进行政治体制创新;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行文化体制创新。这一系列创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创新中开拓前进的成功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创新是一种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在内的丰富多彩的自我变革、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过程。推进理论创新,就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确定能够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标准,不断摒弃任何脱离实际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和判断标准,以实现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定位和自我超越。推进制度创新,就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确定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冲破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性障碍,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就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把握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不断为社会主义制度注入现代科技革命的活力,以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推进文化创新,就要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建设既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以深刻体现社会主义的精神品格和发展方向。总之,只有全方位地认识社会主义创新,多层面地推进社会主义创新,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地向前发展,从而在日趋剧烈的世界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提出这个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而这个目标的真正实现,更需要不断创新。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改革必须要有新突破,开放必须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必须要有新举措。创新是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创新: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

  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工人运动创造性结合的产物,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领导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否不断创新,社会主义能否不断创新,关键取决于各国共产党人能否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成功地组织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积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巩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创新是党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党的活力的不竭源泉。

  实现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是党的全部创新的先导。党能否以创造性的态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思想理论的创新,直接决定着党能否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科学地确立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从而直接决定着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充满战斗力。在80多年的奋斗中,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党才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的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思想理论创新是重中之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最深厚的源泉。

  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创新,是党的全部创新的关键。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相适应,党的队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使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迫切要求党完成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完成这两大历史性任务,关键在于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要有一种创新的视野,要有一种创新的标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就是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点在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上下功夫。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要围绕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来展开。这样,党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更好地肩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创新作为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价值目标的创造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无论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都必须以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和判断创新价值的根本标准。我们的一切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都必须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发,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创新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促进创新。只有这样,创新才有时代价值,才有不竭动力,才有光明前景。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福特翼虎,享受海南激情之旅!
几十万卖家等您下订单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春天的树枝,总有发芽的冲动。桃花摇曳,下雪天晴的日子里是谁在缠绵呵护着你?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 新浪IVR语音业务开通 拨打125908586 听笑话/恐怖故事 1258685 结交帅哥/美女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情趣内衣
红运内衣
  • 危险曲线紧身衣
  • 温柔撩拨吊带裙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某国难征兵源,便想出一办法: 如果服兵役,将得到一美女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