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恢复少林寺古朴风貌说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05:53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邬凤英 僧人本来是寂寞的、清寒的,然而,少林寺却是喧闹的、繁华的,它早已不是“深山古寺”,而成了一个叫卖声不绝于耳的集贸市场。面对发展和传承兼顾的压力,少林寺不得不在避世和入世间寻求平衡点。1月12日上午,投资1亿多元的少林景区大规模建设工程拉开序幕,“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古朴风貌开始恢复,“少林”品牌的整合再造已经启 这则消息令人欣慰,这是对深山古刹“集贸市场化”深刻反思的结果。但在目前的市场热潮中,笔者仍然对少林寺的未来感到担忧:当这项工程完工、恢复了少林寺的古朴风貌后,将来会不会再次变成“现代”的呢? 尽管我们现在对市场的强大魔力避无可避,但在开发像“少林寺”这样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市场资源时,还是应该用超越市场的眼光来看待它:这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能生产,只能消费,并且公共性很强。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它的消费要符合“代际公平”的原则———不仅我们自己要消费,我们还要把它完整地保护下来,让我们的后人能够继续消费,我们无权剥夺他们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消费体验接通历史的权利———这是人类历史连续性得以保障、文化能够不断创新、社会可以不断进步的前提之一。 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价值观认为,文物遗产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是文化资源和知识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供人研究、鉴赏上,经济价值只不过是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衍生物。文化遗产的历史越悠久,价值就越高。如果为了片面的经济收益,或为了眼前局部的直接经济利益,而对其进行任意的“开发”,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文化遗产的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一切,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巧妙运作,所有的商品都可在市场上获得自己应有的价值定位。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对文化遗产进行配置,是完全不符合文化遗产这种特殊资源的品性的,对我们的后代是极不公平的。因此,少林寺“变脸”后,我们的观念也必须“变脸”:彻底抛弃把利益最大化当做最高价值的观念,把从祖先那里接受到的文化遗产完整无缺地移交给后人当做最高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