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增收的问题透视与策略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07:58 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一、湖北农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村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但从1992年-2002年的有关调查结果分析,湖北农民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湖北农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虽前移,但与先进省份差距拉大。1992-2002年湖北与江苏、浙江、广东的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分别由382、681、629元扩大到1536、2496、1468元。

  第二,湖北农民工资性收入偏低。据统计,2001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仅为24.7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85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也低于安徽、江西、湖南等周边省份。

  第三,湖北农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近10年来,湖北农民收入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但近年来增速明显减缓。2002年,全省人均纯收入为2444.06元,比1992年增加1766.24元,年均增长13.68%。其中在1992年-1997年间,年均增长25.40%,而1997年-2002年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06%。第四,农民收入渠道拓宽,但仍以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第一产业为主。2002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为1430.0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51%,居各种收入之首。

  第五,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1992年,湖北城市居民人均实际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差为1208.29元,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为4344.94元。农村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2002年武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神农架林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25倍。

  二、制约湖北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形成

  上述湖北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甚至下降。湖北是农业大省,由于农业收入特别是种植业收入是湖北农民收入的主体,农产品价格下降必然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2)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湖北农村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棉花等农产品所占比重偏大,地区间农业结构趋同严重,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3)非农产业发展缓慢,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足,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

  (4)农村投入严重不足,使农村经济缺乏持续发展后劲。一是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1978-2001年,湖北财政收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1%和12.9%,而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足2%。二是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多年来,农村办义务教育的经费大多依靠向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5)农业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低。一是龙头企业发展不充分,带动力及辐射力有限。总体上看,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强,服务水平较低,尚未找到与农民发展利益紧密结合的联结机制,产业链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因而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十分有限。二是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够。各类专业经济组织不仅数量少,且大多没有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没有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三、促进湖北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导向

  1、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首先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小城镇,要切实搞好规划,以现有的县城和一些中心镇、口子镇为重点,突出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功能,发挥市场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入到开发建设小城镇的行列;要尽快制定推动我省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彻底改革当前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促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保障其基本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要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资产化,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

  其次是不断加大农村招商引资力度。目前,要努力扩大吸引内外资规模,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再次是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各级政府特别是经济落后、人多地少地区的县乡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当前最大最快的富民产业来办,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最后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坚决实施民营化战略,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要积极鼓励农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兴办各种类型的个体私营企业和组织。要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对现有乡镇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改造,经营方式实行多元化,重振乡镇企业雄风,保持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

  2、适应WTO规则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省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国债资金、财政资金及其他资金,重点支持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种子种畜和乡村道路等工程的建设。

  改革对农业的补贴方式。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协议中的特殊保障条款和例外规定,保护和支持农业。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要坚决把农民的税收负担控制在合理的农业税范围之内。

  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当前,必须充分发挥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的主力军作用。要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模式和经营体制,还其“信用合作”的本来面目;要增加中央银行对信用社的政策性专项支农贷款的额度;要针对农业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增加对农民信用贷款的额度,尤其要加大对农业专业大户的信贷支持。

  3、培植好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其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增收,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确保网络内农户的利益。允许采取多种组织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其二是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要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其三是要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要继续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和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将农户、企业和市场联结在一起,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又可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搞活流通,解决因流通环节多致使农产品利润大都流离于生产者的问题。

  4、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培训,增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要加大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和使用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培训网络,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胜出的新一代农民。再次是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并增加专项资金,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普及推广各种实用技术。

  5、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真正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其一是改变财政对农村投入持续下降的局面,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国家和省级财政应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调整财政预算结构和税收征收标准,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能均衡发展。只有充分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

  其二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使农民负担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从法律和制度入手规范农民的负担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其三是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

  (作者肖玉明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委党校副教授,龚建国、王鹏程系省委党校教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福特翼虎,享受海南激情之旅!
几十万卖家等您下订单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春天的树枝,总有发芽的冲动。桃花摇曳,下雪天晴的日子里是谁在缠绵呵护着你?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 新浪IVR语音业务开通 拨打125908586 听笑话/恐怖故事 1258685 结交帅哥/美女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招商项目推介专题!
新浪MP3搜索,中大奖
企业邮箱,新年送大礼
企业网上商机市场!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某国难征兵源,便想出一办法: 如果服兵役,将得到一美女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