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今文学遭遇沙漠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6日16:34 观察与思考 | |
引子--两个需要 在此重提的概念 --有关"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必读课本上,是这么解释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种 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这就是说,文学就其最根本的性质来说, 如此说来,文学的核心功能也就是它的审美功能。 --有关"沙漠化",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土地可利用的水分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 引发土质沙化的现象。 那么-- 中国文学当今遭遇沙漠化? 究竟,我们文学生存现状如何呢? 是否日渐荒芜,寸草不生,鲜有绿洲呢? 如果是,那是什么原因使原本肥沃的中国文学的土壤日渐失水,逐渐沙化呢? 如果这样的提法言过其实,或者提出者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文化警醒的信号。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作为艺术 之最的文学,已经不如往昔那般与我们亲近,给我们愉悦,让我们向上,是我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了呢?我们生活的 周围为何已经很少有我们喜欢读的发人深省的小说了呢? 观察记者 韩晓露 忆往昔--当今文学 遭遇沙漠化 回忆--"五四"新文学运动,刚从封建文化桎梏中摆脱出来,逐渐努力挣扎着走近现代文化的中国人,在经历了文 化断层之后,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用文学评论家黄子平的话来说,从鲁迅的《彷徨》,矛盾的《子夜》、《 霜叶红于二月花》,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到巴金的《寒夜》……他们的作品以其顽 强而逼真的精神内容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新旧世界强烈的撞击过程中体现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的精 神……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在浸透了焦灼感和阵痛之后,来干预生活,文学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人民大众,在启蒙和政治实 践中,改造着中国民族的灵魂。 文化的断层很好地被一大批有着民族使命感的文人衔接了起来,而其中,文学的功能已经远远不止它的审美功能了, 它犹如武器,如匕首,有一种来自革命的悲凉。 那是现代文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将文学变成"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设想,很自然地将文学纳入了政治轨道 ,随后提出"双百方针",使得文学功能发生了转变,于是,文学的政治功能被强化。当时的作品很多都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比如,王愿坚的《党费》,王蒙的《组织部里来的青年人》。 但是,随后而来的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运动,使得不少文人命运发生改变,十年浩劫,我们的文坛几近"荒芜",留 下的作品几乎是零。 圈内人认为,文革十年是中国文化的另一次断层。 一直到了八十年代初,中国文人的元气才开始慢慢地恢复,"反思"潮开始。《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 抗鼎之作,作者张一弓以直面人生的胆识,对饥馑年代的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表现了惶惑造成大饥荒的事实。谌容的 《人到中年》思考了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引起了整个社会乃至上层的关注,还有张承志的《黑骏马》等,这些作品也均体现 了一种悲凉的美感。文人在痛苦而孤寂地思索着,表达着自己的美学感受。 随后的几年呢?随着改革开放,商业化社会的到来,处在经济大潮中的我们开始变得很少能记起作家和他们作品的名 字了,对大多数并非专业搞文学的人士来讲,依稀只能记得《大红灯笼高高挂》、《顽主》、《红高粱》、《来来往往》、《 黑洞》、《玉观音》……但是仅有的这些也只是从电影或电视里知道的。看了电影之后,我们才知道:苏童、王朔、莫言、池 莉和陆天明、海岩……要不是电影或者电视,我们也许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作品。 最近几年呢,有人惊呼,我们只能看到非常"小我"的作品,而文人们要么不写,要写就是贪官和三角恋。我们的文 学哪里去了? 不妨来看看2003年11月全国新华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高居榜首,在榜单上的还 有郭敬明的另两篇作品《幻城》和《左手年华,右手倒影》。这样的排名顺序一直延续到2004年初。这位少年作家最近因 为涉及抄袭而惹上了官司,大众对他的过度关注不禁让人想起前几年昙花般闪现的韩寒。除了青春文学之外,高居榜上的还有 传记文学,比如陈鲁豫的《陈鲁豫·心相约》,比如《宋美龄画传》,比如杨绛的《我们仨》。全国新华书店销售排行榜上除 了青春文学就是传记文学,我们在这份销售榜单上看不见一本中国国内小说的名字。个人传记的小我的阐述,使我们更加怀念 往日的文学。 假如我们关注一下曾经让国人几乎顶礼膜拜的文学期刊。最近几年,国内的文学期刊不仅早已失去了宠儿的地位,而 且生存举日维艰。文学期刊在国内的销量无法与其他俗文化期刊相比,《人民文学》、《花城》、《小说月刊》的销量,远远 不及《知音》、《家庭》和《故事会》。如此生存状态之下的文学期刊面临着改刊甚至消亡的危机。拿浙江省来说,浙江的文 学期刊《西湖》几经改刊,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本非文学类的期刊,如今仅存的《江南》,生存状况也不佳。 如此现状之下的中国当今文坛景象,即使不说沙漠化,也应该算是比较萧条了。面对如此景象,圈内人士是如何评说 的呢? 沙漠化--一个过于 刺眼的符号? 有很多的文学界人士不赞成"沙漠化"的提法。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秀明教授认为:这是一种过于刺眼的说法,只是文人自己的一种失落感。现 在人有很多种娱乐选择,不一定要选择小说去读。而且现代的文学呈现宝塔状,在顶尖的文学作品也不是没有,只是在宝塔尖 上,不仅作品少,能欣赏的人也比较少,大部分人和作品都处在宝塔的底层。文学不可能如过去那样继续被别人如众星捧月般 捧着了。对知识分子来说,也许一本小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和最好的享受,但是对广大的农民来说,也许"一头牛,一亩田, 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最好的日子。需求不一样,我们不需要大家都一样。 浙江文艺出版社某编辑认为,"文学沙漠化这样的提法,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在四五年前曾经十分的流行。那时候大 学中文系课堂上的教授们会对学生这么说:'八十年代是树上掉下一片树叶都能砸到一个诗人的脑袋上,现在呢? 是文学的沙漠啊。'于是底下听课的中文系学生们会发出一片唏嘘。持各种不同文学观点的大小评论家们,一边在 评论茅盾文学奖,一边感叹'当下的文学没什么啊。以前说香港是文学的沙漠,现在轮到大陆了。'但 是,近来看却不是这样的,当今的陈仲实、阿来、莫言、贾平凹、余华、王安忆,均有轰动文坛的著作问世。至于民众为何不 能欣赏他们的作品,主要是一个语言的接受问题,作家的语言风格有自己的模式,而接受者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慢慢适应他 们的语言风格。所以他们的作品一旦拍成电影之后,传播面就会很广。" 而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研究专家则认为,现在的文学已经发生了转移,比如现代流行歌词,如果换个角度 来讲就是诗词。因为唐诗宋词也不过是当年花间柳巷里被人吟诵的歌曲罢了。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很多地方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比如从电影里面,比如在广告词里面,比如在新闻里也有了不少的文学表现方式。这其实需要我们用一种新的现代的视角去看 待文学。 这可以说是一些说法,一些声音,一种对当今文学现状的无可奈何的解释。 当今文学遭遇沙漠化? 虽然圈内人士言谈中流露出几许的无奈,虽然他们并不十分赞同这样的说法,但是,面对着事实,在他们的阐述中我 们也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也承认了当今文学的不景气。 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家洪治纲认为:这是文人生活状况边缘化的一种表现。当今文学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 再如80年代那样有着帮助社会纠偏或者社会代言人的功能。比如80年代初谌容的《人到中年》的发表就有着社会代言人的 作用,并且起到了社会纠偏的作用。那时的文学能够左右国家政策,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被强化,这源自体制自身的原因 。也源于社会本身的原因,因为当时社会可供娱乐的形式比较少。但是自90年代开始,文学就开始转型,不再过多地依赖于 体制了。文学变得很自然,比如《高山下的花环》。而且90年代之后,生活自身发生了变化,可供选择的东西也多了,电视 、电影、报纸、期刊,庞大的信息量,使得人们的文化消费选择多元化。而文学作为文化消费方式的一种,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现在的文学回归到了原本的状态。在国外也是一样的,哪怕是文学最为发达的俄罗斯,文学也并非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核心 功用仅仅是它的审美功能。但是,为什么现在没有如以前那样出现鲁迅之类的大师级人物呢,主要在于大师的出现首先需要时 间的考验。也许我们这个年代已经出现了大师了,但是我们却没有给予承认。另外,好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也需要大的氛围,以 及小的氛围。在文学最为发达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品格 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不甚相同,他们从来就是生来受难的,只是为了和国家和民族一起受难的。有多少知识分子被 放逐西伯利亚,但是他们毫无怨言。可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却缺少这一点。至于现在为什么没有出现好的作品,没有出现能够引 起大众瞩目的作品,或者说,一种类型的作品畅销了,有很多类似作品会跟着出现。这主要在于一个经济分配的原因。比如反 腐的题材好了,大家就都写这类题材,这是因为这里有资源可分配。所以,现在有很多作家写作都为了经济利益。这很正常。 因为现在的作家都已经市场化了,比如,浙江就没有专业作家了。作家要靠自己的写作生活,所以这么做也是情有可愿的。但 是在国外,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比如英国,国家的福利很好,一个人哪怕不工作,每个月还有50英镑的收入,这些钱足够 他的日常开销了,所以他们就有大量的精力投入创作。文学"走市场"原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文学事业的发展从来就是需 要国家拨款的。所以让文学期刊自己"走市场"也是不太现实的一种做法。不过,文学再怎样走,它的功能也不应该如前两年 那样的强大,它不可能是社会的一种主流。现在的文学正在逐渐找回自己的本真,而且生活自身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人们选择的 多样性,文学被冷落,或者没有前几年这样的被众人瞩 目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讲,当代文学似乎就连它的审美功能也没有完成得很好。因为我们读不出深沉的悲剧美感。 也有专家非常认可"文学沙漠化"这样的说法,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吴蓓认为:基本上,我认可"文学沙漠化 "的提法。这种认可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对既成事实的接纳,其二,对于内部深层原因中一些"必然性"的认定。 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不被正统文学所接纳的。明清之后,尤其在现当代文学中,它的地位,跃升 到"文学长子"而受人器重,八十年代的文学期刊,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小说,到了九十年代,以小说为主的文学期刊却已面临 生存的困境。近来,更有小说家为"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凉慨然长叹。因此,"文学沙漠化"的提法,很大程度上是由"文 学长子"小说地位的沦落而引起的。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江水寒暖,鸭先得知。"文学沙漠化"概念的提出,也因之具有 一种超乎特指而泛化的"大意义"。原因当然应该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分析。有人说人类的心灵正日益沙漠化,文学作为人 学,走向沙漠化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样说来,"文学沙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共同的厄运。也有人说,"文学沙漠化 "是经济浪潮冲击之下,人们急躁、浮荡心理的反映,这样看来,"文学沙漠化"又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我们必然要走 向的宿命。 文学--我们还需要它么? 文坛的不景气和萧条,源于什么?是否在于我们的内心已经不需要这样一种审美形式的存在了么?也就是说,文学, 我们还需要它么? 有人曾经撰文说:在市场经济狂风巨浪的冲击之下,21世纪的文学正在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进入消费社 会之后,文学面临的挑战将是空前的。一方面,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消费的时尚必然引领人们更青睐麦当劳式的 快餐文化。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德国,德国学者施耐德在90年代初所做的一份调查表明,76%的德国民众只读描写色情、 凶杀、侦破等题材的一次性读物,经常读"严肃文学"作品的只有3.8%。为了迎合这种消费,不少作者甘愿沦为技术工人 。王朔就曾多次公开表示,通俗剧不是一种创作,而是操作,是技术活儿。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经说过:"在机器复制时 代萎谢的东西是艺术作品的韵味。" 但是也有人说,这一切都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文学的本质,也无法改变文学既定的历史使命。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 的诗歌,到如今的网络文学,我们对我们的精神家园最精粹的部分--文学,依旧深怀着眷恋。所以我们是需要文学的,不管 它变成什么样的形式。 我们的提法虽然可能有点过了火,但是正因为需要文学,所以我们才会这样的偏激。 面对文坛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去拯救。换句话说,我们该如何让文学不再进一步更深地走向沙漠化,如何重建我们的 精神家园,如何重建我们"沙漠中的绿洲"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