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还是“接力”这是一个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7日16:02 《中国青年》杂志 | |
采访/张杰 《中国青年》:您关注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初衷是什么? 曲兰:我一直比较关注社会问题。2000年《中国老年》杂志曾约我写一篇关于“空巢”现象的报告文学,后来我 们搞了两个座谈会,分别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居委会主任, 《中国青年》:买您书的是哪些读者? 曲兰:书出来后,新浪网作了连载,我父亲他们干休所的老同志纷纷找我买书,结果我把样书都送光了。签名售书的 时候,不少年轻人也在买我的书,我挺好奇,他们说买回去送给父母看。 《中国青年》: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您对老年人生存现状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曲兰: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大问题。一方面,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另一方面,独生子女一代已 经成年,他们面临的生存压力是50年前的25倍,传统尽孝模式正在瓦解,新的养老机制尚未成型。而很多人对此还没有意 识到。 《中国青年》:那么站在您的角度,您认为今天的年轻人该如何尽孝? 曲兰:我谈三点:第一,一定要尊重老人自己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比如,我想去养老院,你就别非拉着我和你住在一 起,我们有不同的性格、习惯、价值观,住在一起肯定有矛盾,存在代沟。而我去养老院,老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譬如你的 病怎么样,譬如我有什么什么方子,这些东西都不是与年轻人在一起所讨论的话题。第二,一定要尊重老人对婚姻的选择,千 万别拆散老人分开来赡养,这特别不好。而如果高龄丧偶,那么,建议做儿女的要理解并尊重老人再找个伴儿的选择。据调查 ,高龄丧偶老人半年内的死亡率是一般老人的7倍。第三点,经济上量力而行给予父母一定的援助是有必要的,千万不可刮老 。 《中国青年》:那您如何对待您的父母? 曲兰:我今年51岁,已退下来了,在郊区密云那边买了一套老年公寓。我的父母都是军人,住在干休所,有战士专 门照顾,但我一直想让他们也住到郊区去,那里空气好,蔬菜也好,又亲近自然,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差。我将来老了,也不 会跟儿子住在一起,我进养老院。 《中国青年》:为什么? 曲兰: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再指望“反哺”式家庭养老,必须向“接力”式养老过渡。孩子们有他们的事情要做,而 我要做的是怎么愉快地度过晚年。我们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中国青年》:但是很多老人并不能像您一样很好地安排退休生活。 曲兰:我是作家,工作上退下来了,写作上仍在继续,所以心态上无所谓退不退。但有一些老人在刚刚退休时的确危 机重重。一方面,他们失去了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子女已长大成人,他们失去了父母角色。这双重角色的同时丧失,会使得 他们在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做子女的要知道这一点,并帮助父母度过这一阶段。我有个建议,不妨让他们出去旅游,比如 老两口想去大连,你先帮他们联系好那里的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然后去那里住上一个月,花钱比住酒店便宜多了,一个人也就 千把块钱,可以慢悠悠地玩个够。然后如法炮制,再去下一个地儿。这样做还能帮助他们初步了解、适应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的 生活,为将来高龄阶段进驻那里培养感情。 《中国青年》:但不少人认为养老院是鳏寡孤独之所在。 曲兰:话不能这么说。如果父母独自生活,儿女又不能很好地照顾他们,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去养老院呢?我去过许 多养老院,老人们生活得美着呢,远胜于“空巢”生活。 《中国青年》:那么您认为社会在应对“银发浪潮”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 曲兰:首先要意识到“银发浪潮”来势凶猛,一旦解决不好,势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 法规。比如现在房地产火热,一方面,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大量的职业房东炒房价。而老年住宅的开发却处于自 发开发阶段,实际上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年住宅的开发。 声明:《中国青年》杂志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