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今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9日10:57 现代快报 | |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会议决定,将此稿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温家宝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是中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很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在党中央、国 温家宝指出,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认真总结经验,探求规律,注意将丰富的实践上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把握规律性,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掌握工作主动权。 在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几点尤为重要:一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上。三是统筹兼顾宏观经济各项目标,全面考虑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是全面履行政府的四项职能,特别要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五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些经验和体会是我们继续做好工作的宝贵财富。 温家宝指出,2004年是我国改革发展中十分关键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点,把应对工作准备得更扎实一些,争取工作的主动,巩固和发展当前好的形势。 温家宝说,《政府工作报告》要广泛征求意见,不仅要征求地方、部门的意见,也要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近期国务院将分别召开民主党派、企业界、经济界、科教文卫体等各方面人士座谈会,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我们要使《报告》稿的形成过程,成为集民智、聚民意、凝民心的过程。 温家宝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即将召开。“两会”是政府向人民代表报告工作、接受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国务院组成人员和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确保开好今年“两会”。 温家宝最后说,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国人民,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各种困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2003年:中国经济成绩辉煌令人激动的经济数字 虽历经非典疫情、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不确定因素,2003年中国经济依然令人惊喜地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无论是综合经济实力、国家财力状况,还是人民收入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转向发展型;2003年我国税收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收3000亿元,表明了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协调、高速的发展轨道。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2003年的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已达到16.5%%,财政收入增长22.5%%,比上一年增加了11.6%%。权威经济部门预计,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11万亿元。中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首次大幅超过政府投资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结构转换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凡的成就 2003年的中国经济既有非典、自然灾害、贸易争端的风浪,就业、三农、土地的难点,也有振兴东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亮点。在考验和成就之间,我们经历了少有的波折。但是,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的一句话形容2003年的中国经济:“我不用过热,我用健康。” 2003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完善体制第一步,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到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像一根红线贯穿全年。 2003年,中国经济列车稳健提速。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活力对经济的推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向市场主导平稳过渡。2003年,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中国踏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成绩中的反思 在过去一年里,发达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少见的繁荣景象。2003年的中国经济,是真正的一枝独秀。 但在好得出奇的另一面,则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一如既往?踔粱褂卸窕那魇啤N⒐鄣乜矗泄闹疃嗑糜肷缁嵛侍饧负醵急涞迷嚼丛窖现亍? 首先,2003年势不可挡的信贷扩张,充分表现了银行系统虽然历经多项改革,其经营水准依然毫无进展。无论是银行的坏账数字,还是加入WTO对开放银行业的承诺,都已不容许银行改革继续被拖延。在没有退路之下,中央已开始对银行动前所未有的大手术。 其次,就业也越来越不容乐观。中外的经验都表明,过高的失业率将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实际上,近来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已经向我们敲响了失业问题的警钟。 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似乎也没有好转。因拆迁和征地而引发的激烈冲突层出不穷,把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推向了高潮。而这还仅仅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一小部分。更为严重的问题来自行政垄断。随着能源、电力、原材料等的普遍涨价,利润势必更进一步地向垄断行业集中,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势必也更为严重。 安全生产问题,也伴随着基础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浮出了水面。这其中的矛盾,在去年的煤炭生产中暴露无遗。 目前,经济学家们普遍对今年的经济形势表示出过分的乐观,而这种乐观是令人担忧的。笔者相信,对于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来说,保持谨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作者:记者 秦杰 冀志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