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非典烈士家属坚强迎来失去亲人后首个春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02:38 信息时报 | |
编者按 “团圆”是新年永恒的主题,又一个新年到了,当广州千万户家庭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庆中时,谁又能想到,在广州还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家庭,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庆祝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年。为此,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几路,与这些特殊人群一起,共同度过难忘的2003年,奔向充满新希望的猴年!从今日起,本报陆续推出“特殊人 “非典女孩”的新年愿望:梦中见到爸爸 被非典夺去生命的邓练贤范信德烈士的家属坚强迎来失去亲人后的首个春节 专题策划/吴斌 本版撰文/记者薛冰祝勇 在2003年那场可怕的“非典”战役中,广州市民众志成城终于战胜了病魔,但一些家庭却因此失去了亲人。或许正是亲人的离去,使得2004年的新年对家人来说更感弥足珍贵,因为这不仅是对离去亲人的思念与寄托,更是跨越悲痛、迎接新希望的开始。 于是,邓练贤、范信德等家喻户晓的非典功臣的家人,以及在非典袭来时遭受厄运的家庭再次走进了我们的视角。面临着失去亲人后的第一个春节,在欢庆佳节的时刻,他们坚强地与关心帮助他们的人一起共度这个特别的新年。 人物一 邓练贤妻儿: 这个春节没有“主心骨” 2004年1月19日,离除夕还有两天。 一年前的这天,朱秀娟还在因为丈夫邓练贤春节假期主动顶班,又不能陪她去探望亲戚感到有点不快,如今恩爱夫妻却阴阳相隔。 失去丈夫心力交瘁 朱秀娟说丈夫的逝去令她感到极度失落,就像被人突然抽取了“主心骨”,一度感到生活绝望。 过去她天天买菜回家,很少出去吃饭,满足于亲手给丈夫煲上靓汤,静静看着他喝完;过去她每天早上起来煮饭炒菜,因为丈夫早上习惯吃米饭,吃不惯面包或面条。而如今,在珠海上大学的儿子只在周末回家,平时房子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她通常是一大早起来煮上一天的饭,早上吃了中午吃,晚上热了热再吃。家里电器坏了,只能几天不用,因为她和儿子都不会修,过去,这些活都是丈夫一手包揽。她有时候半夜惊醒,想到已成事实的这一切,她只能抱着枕头黯然泪下。 祈望新年健康又平安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朱秀娟终于咬牙挺过了最难熬的坎,心态、身体得到调节,生活慢慢恢复正轨。如今面临丈夫离开后的第一个新春,她说,要和儿子好好过节,并祈望新的一年转好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家里已经收拾得简洁干净,75平方米的房子,客厅占了30多平方米,朱秀娟对记者淡淡一笑说,客厅是前些年老邓请人改装的,说房子就这么大,宁愿卧室狭窄些,也要让客人来了在客厅坐得舒服些。靠近厨房的一角,原本是家里的餐厅,如今摆放了丈夫的遗像、铜像,透过香炉上丝丝萦绕的清烟,可以看到墙上醒目的“白求恩勋章”和“烈士”证书。 “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他擦脸。”朱秀娟眼中充满柔情,轻抚着丈夫那张熟悉而冰凉的“脸”,古铜色的铜像被擦得很亮。她说,丈夫永远在她心中活着。 不去走亲访友免尴尬 朱秀娟说,去年除夕是丈夫、她和儿子在家过的,那是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团聚。年夜饭吃过后不久,丈夫接到电话去医院接诊非典病人,那一走就直到忙得病倒。今年过年,朱秀娟和儿子计划好了,如果有亲友来和他们一起过,就到外面餐馆去吃年夜饭,人多热闹些;如果人少,母子俩就在家里过,随便买点菜就可以了。正月里,朱秀娟准备去住在越秀南的母亲家拜年,但其他亲友家她是不想去了,因为她听人说过,在广州习俗中,家中当年有人去世的,不适合春节去别人家走访,而且如果有晚辈上门来拜年,也是不能打红包的。“尊重习俗,还是呆在家里看看电视吧。”朱秀娟苦笑着说。 人物二 范信德妻子:我还和他一起过年 “这么快又到新年了,去年这个时候,两个人还一起接受儿女的拜年,可今年身边却少了他……”一说到过年,还不待记者开口,余美基就已经将话题转到了心爱的丈夫范信德身上,话语中透露出淡淡的悲伤。 遗物“蝴蝶兰”寄相思 在装饰一新的客厅内,丈夫范信德的铜像静静的摆放在一片鲜花之中,铜像上方的镜框中镶着的那张“革命烈士”的证书成为客厅中最为醒目的一景,余美基一边不停着擦拭着铜像,一边深情的凝望着,“今年我依然和他一起过年……”余美基说“这里的鲜花我天天都换,每天早上到市场第一件事就是买花,花是他生前最爱之物。过年了,只要看到花丛下他那张安详的脸,就仿佛感到他又回到了我身边……” 记者看到,尽管年关已到,但范家的客厅内却鲜见广州人钟爱的年桔、桃花等象征新年喜庆、吉祥气氛的年花,只有一盆“蝴蝶兰”静静着摆放在客厅的隔木架上。对此余美基说,往年一到过年,他(范信德)最喜欢布置,骑着车走遍广州的花市,财神像、金桔,彩灯一个都不能少。但今年,他去了,这些能省的就都省了吧,也算是对他的纪念。仅有的这盆塑料做的“蝴蝶兰”是他生前送我的礼物。 年夜饭搬到酒楼免悲伤 今年破天荒的,余美基将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安排到了酒楼中进行,陪同她的有儿子、女儿、女婿一家,还有心爱的小外孙,可以说,余美基这个年,过的并不孤单。余美基说,往年过年时都由范信德来张罗,买菜、做菜、招呼客人,今年却只能一个人操作。因为人多,自己根本就忙不过来,也为了避免触景生情,儿女们将年夜饭摆到了酒楼中,他们说酒楼里过年更开心些!余美基说:“其实自己最想的还是在家过年,因为能让自己的心离他(范信德)近些……” 不能探亲就带孙子玩耍 因为家里“去”了亲人,按照广州的风俗不外出拜年,因此,余美基打算初一带着小外孙去公园。余美基说:“孙孙是信德生前最牵挂的小人儿。大年初一,带着孙孙去他常去的公园坐坐,也让他在天有灵开心很多。”总之,她会坚强而乐观的过好这个新年。 人物三 失去父亲的梓薇:希望在梦中见到爸爸 2003年的非典对于小梓薇来说终生难忘。这个只有12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不幸同时感染了非典,并在那场劫难中永远失去了父亲。如今从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的她和妈妈相依为命,母女二人的新年信念是:过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他活着时什么都包了 走进位于长寿西路鸿昌大街这间仅有20多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记者见到了小薇和她的母亲阿芬,面对新年,母女俩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哀愁,相反,她们的脸上写满了欢乐和自信。母亲阿芬向记者说起了新年的计划:“大年三十,我们准备把年夜饭搬到女儿的大伯家去,在那儿过一个快乐的新年。”一旁的女儿却调皮的揭了底:“不在家过年是因为妈妈什么都不会做!”阿芬笑着证实了女儿的说法,她告诉记者,丈夫谭永杰大他十多岁,往年过年,大大小小的事物他全包了,但今年她只能到别人家去为女儿创造一个快乐的新年,“因为女儿很怀念他爸爸,我怕她留在家里会伤心……” 过好今天才最重要 今年这个年让阿芬和女儿倍感珍惜。阿芬说,只有真正从生死线上爬回来的人,才能深切体味到生命的重要。这个年,是她和女儿获得重生后过得第一个新年,因此,母女俩要好好的过这个年。回想起“非典”肆虐时,一家三口无一幸免地住进医院,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下来,特别是丈夫的离去,更让我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那天,当我带着病把女儿送进医院的一刻,我根本不敢想象还能不能再见到她,可如今,我们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走过了这一遭,如今我和女儿已别无所求,只希望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阿芬说,以前碰到大小事物,自己都会说一句,“省下来吧,为了以后的日子更好些”,但现在,我和女儿都改变了观点,我们互相鼓励:过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小梓薇的家并不富裕,妈妈没有办法为她创造出更多的新年快乐,甚至不能带她到处去旅游,但今年刚刚升上初中的梓薇,却表现出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因为与妈妈共同战胜了那场可怕的病魔,又失去了父亲,如今仅有13岁的她特别的体贴人,她告诉记者:“自己新年最大的希望是能陪伴在妈妈身边,并且在梦中与爸爸相见。” 相关专题:广东再现非典病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