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半个世纪后的归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16:25 新民周刊

  撰稿/陆幸生(记者)

  第一个归来的是张灵甫灵葬

  一块纯白的玉晶石上,刻着一个熟悉的姓名:张灵甫。姓名左侧是这位历史人物的戎装肖像。下方是他的生年与卒年:1903-1947。这块纯白玉晶石,摆放在上海浦东新区“天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逸静园·玫瑰园”二楼的“室内葬纪念区”。我看到这块玉晶石的时间,是21世纪的2004年元月。玫瑰园总经理时泰明跟我说,从上世纪他的生辰日子计算,张灵甫到今天刚过100岁;从去世的时间算,也已经有57年;“重要的是,他回来了。”

  纯白玉晶石上还刻着一首诗: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下面是这首诗作者,也是这块墓石“立碑人”的姓名:王玉龄。王玉龄是张灵甫的夫人。我问:老太太现在哪里?时总经理回答:她先在台湾,后到美国,最近的一次也是从美国回来的。我再问:老太太这次回国,将他丈夫张灵甫的“灵葬”放在了这里?答曰:是的;张灵甫是陕西人,王玉龄是长沙人,在1945年他们结婚的时候,张已经40出头,而她还只是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只有3年,张就战死,50多年来,她没有再嫁,现在她也将近80岁了。”

  位于长江岸畔的浦东玫瑰园,是集人文殡葬和景观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陵园,一期开发用地100亩,总投资高达1.9亿元人民币。据了解,这玫瑰园的投资,有着“海外、台湾老军人与他们后代”的背景。我对这个“海外、台湾老军人”的解读,就是上世纪1949年后去了台湾和海外的“国军”高级将领们,现在他们都想着叶落归根了,而张灵甫是他们中归来的第一个。时总经理说:“后面还有归来的。”

  周恩来曾接见张灵甫遗孀

  我感到遗憾,没有能够见到王玉龄老人作面对面的采访。不过,我被告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经常回国,周恩来总理曾经单独会见过她。周恩来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灵甫是军校的四期学生。

  这次上海的安放仪式上,张太太王玉龄带来一份“悼灵甫将军”的书面文字。对于张灵甫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战经历作了回忆,张灵甫的右腿,在南昌作战中被日军机枪扫中,右膝盖不能弯屈,以致后来有跛将军之名。在著名的南京保卫战中,他负伤坚持指挥,后被部下抬下战场。王玉龄还特意写到江西上高县一战,“去年(2001年——记者注),上高县博物馆馆长钟鼎先生还打来电话,我以将军放大照相赠,并请钟先生将有关上高县之战资料给我,以示子孙后代”。

  1947年,孟良崮战役爆发,张灵甫奉命参战。张灵甫战死,“他随从参谋回京,带给我遗书。”以“灵甫绝笔五月十六日孟良崮”字样结尾的这份遗书,今日的玫瑰园存有它的复印件。张灵甫这样写道:十余万军队“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作为人子,在最危急的时刻,张灵甫想起自己的父亲:“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切。”此时的张灵甫已经知道,王玉龄怀孕在身,故而他又写道:“子望养育之。”遗书的最后一句是:“玉龄吾妻今永诀矣。”

  对于张灵甫阵亡的情景,各种资料上的述说不一。有“往山洞里打枪打手榴弹”一说,也有“自戕”一说。据记录,当年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特务团将张的遗体埋葬在沂南县董家庄。新华社曾经公开广播,让“张亲属到此善后”。然而,没有人来。战争呈犬牙交错状态,一妇道人家又如何到的?待历史的硝烟飘散,到了1992年,在美的王玉龄曾请山东人士寻找张的遗骨,据说是找到了,并要有关部门向王通报。许是大洋阻隔,许是缘由复杂,一切没有后话。

  唐诗人张籍有名句:“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如是情景可谓是王玉龄的写照。历史和现实终有相接相衔的一天。在新的世纪,王玉龄女士终于将张灵甫的灵葬安放在上海浦东的玫瑰园。灵葬的骨灰盒,是玫瑰园为王玉龄准备好的。张的儿子同来。他为遗腹子,生于大陆,现居美国,经商回来已是常事。

  2003年12月末,张夫人王玉龄在浦东玫瑰园举行灵葬安放仪式。我查阅资料得知,毛泽东的俄语翻译师哲曾在回忆录里写道,张灵甫“在西安与我同窗,他的好字令我羡慕”。20岁时张灵甫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一手好字曾获得书法大家于右任的夸奖:“后生可畏。”时至1927年3月,他成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与刘志丹、林彪、胡琏、李弥等为同学。20年后的1947年,74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张灵甫成为悲剧人物。一位当年的老军人写下这样的文字:同为炎黄子孙,就张灵甫抗日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是记得的;“我写这篇小文,希望台湾方面无论哪派当权,都不要忘记两岸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早日推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我还有一事不解,特意问道:骨灰盒里面装的真是张灵甫的骨灰么?时总经理回答说,这次的安放仪式上,我们见到张太太拿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骨灰盒。这个红布包里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不知道,按照规矩我们是不能再打开的。我说:那就让它永远是个谜吧,重要的是他回来了,并且将永远安宁。

  清明时节“安放”衡阳守将伉俪

  2004年清明,浦东玫瑰园将举行另一位抗日名将方先觉与夫人的灵葬安放仪式。方先觉与张灵甫是姻亲,张灵甫的儿子娶方先觉的女儿为妻。

  玫瑰园的大厅里,摆着一架自动钢琴。这架钢琴可以按照客人要求,弹奏出指定的乐曲。方先觉将军的儿子方庆中正好在此为清明的安放仪式忙碌,我与他在交谈中说道:庆中真是一个“很中国”的名字。1月15日,方庆中先生将回到台湾过春节。他给我两本书,一本是大陆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落日孤城》,封面上还有这样的两行大字:中日衡阳会战纪实,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揭秘。还有一本是台湾出版的《子珊行述——方先觉将军哀荣录》。

  非常奇特的是,方庆中先生身穿的外衣上,佩戴着一枚毛泽东的像章。后来,我读完《落日孤城》,似终于明白方先生佩戴像章的含义。书中写道:1944年8月12日,即衡阳陷落后的第四天,毛泽东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社论,他首先称赞道:“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然后,他又确切地指出了衡阳失守的症结之所在:“他们的努力没有人去支援。”毛泽东特别批评了国军统帅部,“何应钦在中枢纪念周上说,‘在全盘战略上言,吾人实不忧敌人打通平汉、粤汉两线之蠢动’。真是非常写意之至!”

  方家人独守孤城,而“国军统帅部”却在轻飘飘地说三道四。方家后人佩戴毛泽东像章,也许有着是毛泽东的痛彻之言,道破了衡阳守军在坚持了47天之后“弃城被劫”的根由吧。

  历史需要回忆。上世纪1944年初,日军制定太平洋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号作战计划”。即动用51万部队、10万军马、1500门大炮、800辆坦克,并有海空配合,撞击、打开中国大西南的大门。这是日军侵华以来在中国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当年的5月27日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中国军队的“清扫”,并攻占长沙。日军攻占长沙的时间,实战仅为一天多一点,大西南第一重门户由此豁然洞开。第二重门户,也是大西南的最后一道门户,衡阳城暴露在日军滴血的刺刀刀锋前面。

  衡阳守军为国民党的第十军,军长为方先觉。衡阳如同一只巨大的塞子,塞住了狂涌而至的日本军队。《落日孤城》中这样描绘方先觉中将:1944年5月29日下午3时,驻衡阳的第十军司令部作战室隔壁有一房,房内空无一物,没有声息,军长方先觉叉腿立于房中,双手反背,久久地仰头凝视着房顶。此房新刷,房顶四壁,一白如雪,方军长午饭过后,即进此房,这般站立了3个小时。方先觉自当团长起,每次大战前夕,均布置这么一房,或在其中两三天不出,或是某个阶段天天在房中三五小时,一旦出来,大叫喝酒,则是决心已定,筹划已毕。

  蒋介石对方先觉第十军的军事要求是:坚守衡阳10天至两周,以阻滞、吸引、消耗日军,配合外围部队,力争将日军击溃或消灭在衡阳一带。方先觉的回答是:“我一定忠于职守,人在城在,人亡城失。”

  6月22日,日军飞机首度飞临衡阳上空,对衡阳市狂轰滥炸,市里大火。当晚8时,日军抵达衡阳城外30里处,翌日拂晓日军发起强渡进攻。书中写到方先觉将军曾在阵前,“双臂大张,高声吟诵: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说:我们不出衡阳,是国家之所托,民族之所望,第十军之所愿,项羽败垓下,我们要努力奋战,争如汉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谁也没有想到,原本的“坚持10天至两周”即可,后来第十军一直战至8月8日,顽强抵抗了47天。

  1944年8月5日,日军对守军进行搏命式攻击。而国民党的几十万援军就是到不了位置。方先觉在指挥会议上“放声大哭”。战至8日清晨,方先觉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已陪我尽到最大责任,你们各自想办法寻生路去吧,我就死在这里了。说罢掏抢,而枪已被身旁人取走,方先觉向卫士要枪,卫士不给。在弹尽粮绝、外援无望之时,日落时分日军占领衡阳全城,台湾出版的书中如是写道,方先觉被日军“劫持”。3个月后的11月18日夜晚,他逃出囚禁之地,12月7日来到自己的“空军基地”。当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云岫楼接见方先觉,赐酒宴,蒋纬国作陪。

  重庆《大公报》等发表社论《向方先觉军长欢呼》,数十家媒体共同呼应。而方先觉妻子周蕴华,在重新见到丈夫之后则说:对得起良心也就是了,我们该回家了。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国民政府派员去到衡阳,“搜寻我阵亡将士遗骸”。这位大员在后来的文字中这样写道:“那一段搜寻忠魂的日子,我们差不多每天都是一边流泪,一边工作。这古战场并不古,不过在一年半以前,这些古人,都还是我们生龙活虎的战斗伙伴。如今,荒草没径,锈损的枪支、弹壳、炮弹皮炸弹片,遍地皆是,惨白色的骸骨东一堆西一堆,草长得最高最茂的地方,必然是骸骨最多的地方。”“我们把挖出来的忠骸,抬到池塘边洗净,遍洒香水。……我们60余人辛苦工作4个多月,共得忠骸三千余具,已经是够多的了,据此推测官兵死亡在六千人以上,应该是很正确的。”在以后的战报中,统计数字是“伤亡15000人,阵亡6000人”。

  书中如是激愤地写着:“我们面对这座高约丈余的用忠骸堆成的山岳,直觉其巍峨神圣,壮丽无比!弟兄们,你们安息吧,你们没有白死,日本已经投降,国家已因你们之死而得救!”“我们合力竖起一块巨大的石碑,题曰:陆军第十军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之墓。”

  1983年4月14日,方先觉将军在台湾去世。20年后的2003年,方先觉将军妻子周蕴华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时年90多岁。周女士是上海人,儿子方庆中决定将母亲安葬在她的家乡。因父亲已葬在台北,不宜起灵,故这次将以“衣冠冢”的形式,实现父母合葬的愿望,地点即在上海浦东的玫瑰园。方庆中先生对我说:母亲是个典型的“上海小姐”,在家里一直是讲上海话的,所以我听上海话“没问题”。我说,晚年她回到上海,当然是讲上海话的。方先生笑曰:母亲在台湾也是讲上海话的。

  魂兮归来:旧时像,新天地

  时间在打磨着历史尖利的棱角。

  逝者长已矣。尽管是曾经“大风起兮云飞扬”,然半个世纪前的烽烟毕竟已经散尽,尘埃已经落定。对于台湾开禁准许当年赴台的老兵及亲属返回大陆的日子,方先觉将军之子方庆中记得非常清楚,那是蒋介石先生儿子蒋经国在1988年做出的决定,“这符合海峡两岸的民心民情”。

  都是中国人,来往理当自由。今日居住在上海的台湾同胞,已有30万之众,附近的昆山属台商投资的优选之地,也有8万多人;更有分散在大陆各地的台湾同胞们,广州、厦门等地,更何止有多少万。这些年交结的台湾朋友中,有的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已有10多年的时间。对于上海近年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台胞们都深有感慨:台湾地盘太小,资源又几近耗尽;今日大陆是谋取发展的最佳之地。他们这样表述自己的看法:台湾有人搞台独,弄得人心涣散,社会经济凋敝,还要对在大陆的台商多有限制,分裂国家不得人心,一定要下台。

  浦东玫瑰园大楼里,一派宁静温馨。此处由加拿大设计师设计,室内如同宾馆一般。翠绿草地上竖立着一尊铜像,塑的是一伸手指路的中年军人,稍前站立着一位少年。如是形象当然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中年军人穿着“当年军服”,上世纪的时代特征由是扑面而来,而这位军人又耸立在崭新的21世纪,其中内涵令人深省。世事纷纭,先人走过曲折的道路,然他们作为中国军人,坚决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意志,是全然一致的。现时浦东的玫瑰园内,旧时像,新天地,海外、台湾的老军人们在思念着大陆故土,魂兮归来是他们必然的心情,这也是他们后代必经的路途。

  声明:《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