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老外争睹昔日绝密档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1日04:08 深圳商报 | |
【综合新华社电】1月19日,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迎来了8位查阅者,这是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以来的首批查阅者,其中6人是外国专业人士,《中国日报》一位编辑是首位查档人,学者沈志华是第8位查档人。 第一位查档人是中国编辑 第一位打进电话的查档人是中国日报社的陈编辑,他的查档目的是学术研究。 “我对战争问题很感兴趣,因此今天在网上获知外交档案开放的消息后就打电话申请查阅。”陈编辑告诉记者。 “我上午打电话到查档室询问,有相关资料,下午1点就被批准了。所有的开放档案条目都在计算机中,我很方便地就找到了相关信息并阅览了具体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有的在一些书籍中曾提到,但是作为研究者我还是想看一看当时形成的档案资料,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新的信息。这次不虚此行,我找到了一些资料,印证了我的一些观点,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陈编辑告诉记者,“外交部档案馆的查档利用服务非常好,联络方式、查档须知、乘车路线等信息在网上一清二楚,对查阅者来说很方便。” 外国记者成为查档主力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外国记者成为查档主力军,日本《朝日新闻》一下来了4人查阅档案。 记者采访时还遇到一位韩国同行吴先生。他是韩国一报社在北京地区的记者,他同样是从网上获知信息来查阅资料的。他打算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外交资料。他按要求提供了证件后填写了查阅申请。由于时间已经很晚,所以只能次日等通知。但是他对中国能够开放外交档案的做法表示赞同。他觉得检索的机器少,程序稍显复杂,查找时间长,于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许多国家都开放了外交档案 根据我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对外开放。但是我国的外交档案是由外交部专门保存管理的,考虑到这些档案的特殊性,国家档案局同意了外交部提出的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对外交档案进行解密和鉴定后,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的要求。这就给外交部档案开放工作留有余地。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都开放了自己国家的外交档案。他们的开放量也比较大,如美国1975前的外交档案近95%都已经解密开放,俄罗斯开放了外交档案总数的80%至90%。”外交部档案馆廉馆长说。 对开放的档案严格把关 从1998年开始,外交部档案馆开始了解放档工作,并于1999年成立外交档案鉴定开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鉴定工作,由外交部副部长亲自担任组长,并配有11名成员。从1999年9月份开始组织鉴定工作开始,领导小组专门把相关领域的外交官请到档案馆来进行工作。“我们制定了一个25条开放档案鉴定办法,并且组织了全国70名大使、外交官对将要开放的档案把关,确保开放档案的安全。鉴定后送交各部门审定。经国务院批准后才可以对社会开放。”廉馆长告诉记者。 开放档案中不乏昔日绝密 据廉馆长介绍,外交部1949至1955年间形成的档案总共9997卷,经鉴定后此次能开放3000多卷,占全部档案的30%左右。其中这3000多卷包括10000多份文件。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向社会开放。 该批档案主要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同外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情况,在多边外交领域我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席位、参加两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情况,以及领事、礼宾、条约法律等业务工作内容的文件材料。 “其中不乏昔日绝密档案,例如有关‘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一些档案都是昔日的绝密档案。”廉馆长告诉记者,“下一步准备开放1956年至1966年的档案,有8000多卷。”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