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年轻人应精神养老 变“过节回家”为“常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2日12:32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1月22日电(记者苏万明、王娅妮)物质生活的满足对老年人固然很重要。但精神生活的富足对老年人的意义同样不可小视。专家提醒,年轻人不仅应注意物质养老,更应注意精神养老,经常给老年人以情感慰藉。不少老年人希望,子女们不要只在过年时候,而是要在平日抽出时间来“常回家看看”。

  又快过年了,一首唱了好几年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再度在济南市的许多商店
里、年货摊上响起。

  王大爷在新世界购物商城旁的市场上很沉闷地与摊主讨价还价,时而眯缝着眼木然地想着一些什么。他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后,来到路旁的公共汽车站,看到一位年纪相仿的老者,如获至宝,立刻走上去与之攀谈起来。虽然谈的都是一些关于子女的问题,在记者耳中听来很琐碎,但是两位老人仍是谈兴勃发。送走对方后,王大爷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谈到,有时候出来就只是为了能和一些人说说话,子女都走了,长期呆在家里,“简直让人受不了”。

  记者在舜玉小区与一些“空巢老人”交谈时,他们说出了心里话:早上出来锻炼,主要的不是进行活动,其实最多还是想趁机与小区里的一些人聊聊天。马大爷对记者说:“不瞒您说,能和人聊聊天,说说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据了解,一年来,许多老人主要就是靠这种“有上顿没下顿”的精神食粮填充着自己渴望交流的心灵。“快过年了,想象一下自己将是独自一人,想串门也没个借口,有时真的感到心酸。但是,有时候想想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路远工作又忙,回不来打个电话也行!”许多老年人感叹: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心里好像空了许多。北京市的一些媒体也报道,北京城市老人渴求“精神赡养”。

  老年人精神赡养不足的问题在农村同样存在。最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比例更高。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刘书鹤说,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消费相对较低的老年人更注重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精神上的交流对老年人意义很大。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主要就是子女。但由于社会发展与工业进步,产生了“一个闲,一个忙,一个要人陪,一个没时间陪”的矛盾,出现了老年人精神赡养不足问题。而长期缺乏感情交流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感情漠然、易灰心等不良心理,进而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等心理及生理疾患。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芹说:“过年时,欢乐的气氛更容易让老人产生对比联想。因此,此时更应因人而异,注意抚慰老人。回家看看,或者给老年人写封信,或者发个明信片,要么常打电话,对老年人都是莫大的安慰。而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像《常回家看看》里所唱的那样,常回家,常与老人聊天,让他们感到充实、快乐。”(完)(来源:新华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