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访百姓文化消费 年味,不该越来越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4日13:02 新华网

  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它不仅深受本民族的重视,还成了许多亚洲国家的共同节日。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许多人却逐渐感到春节不再像以前那么吸引人,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以后的春节还会不会是中国人隆重的节日?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的民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教授。

  记者:陶教授,这几年一过春节,就会有很多人发表感慨,觉得现在的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味道了。如果人们总在议论这件事情,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春节文化真的出了什么问题?

  陶教授: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大家觉得过年没意思,肯定不是因为在物质方面有什么欠缺,而恰恰是因为精神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春节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它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文化现象。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淡了,心理上有一种不满足感。

  记者:春节文化的衰落,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必然联系吗?

  陶教授:客观的情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文化生活样式也比以前丰富了,这些确实都可能冲击春节,使得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一些传统仪式不再适于现代社会。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春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人们在过春节时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充满希望、互相祝福、讲究团圆的传统情结,这些都会极大地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且这种影响还是潜移默化,非常深刻的。春节所集中体现的这些民族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去保护它。当然,春节有些习俗或者仪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那是个民俗更新的问题,但春节的主题和精髓永远都不会过时。

  记者:有些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像春节这样的民族节日慢慢地就会被洋节淘汰掉,您怎么评价这种想法?

  陶教授:这种看法不对。你如果到海外去就会发现,华侨、华人是十分重视民族节日尤其是春节的。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人们藉此才会有归属感。如果没有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还有什么重要的差别?这个世界怎么会显得这样色彩斑斓?现在都在说经济全球化,在这个大背景下,更要强调文化的差异性,绝不能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况且,文化也是一种竞争力和生产力。对于春节这样一个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节日,我们不应该抱悲观的态度,而应该积极地去挖掘它、发展它。

  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春节习俗几乎不了解,他们以为春节就是一个“吃”节,很庸俗,不像外国的节日那样充满感情色彩,所以有的人就说,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了呢,因为以前生活太差,过年时能吃上好饭,而现在天天都吃好的,过年还有什么意义呢?

  陶教授:说春节是一个“吃”节,这是一种庸俗化的理解。饮食文化虽然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春节的“吃”是有讲究的。比如大年夜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在新旧更替的时候,这“吃”就有了一种仪式的作用,象征着所有的人都迈过了一个门槛。再比如南方人吃年糕,也有一个谐音在里边,而且还要放上桂圆,象征团圆等。吃,要吃出文化,吃出意思,否则你再吃能吃到什么程度?就是吃下几万元一桌菜,也不会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感。春节是一个文化大节,几乎每一件事上都有讲究,我们许多人实际上并不了解。

  记者:这几年春节的一些传统开始恢复了,比如许多地方都开始办庙会、花会了。

  陶教授:可惜的是许多庙会是假的。为什么我说是假的呢?因为那里边传统的东西很少,基本就是一个贸易市场,而且还卖门票。庙会在传统上当然也有商品交易的功能,但是你那商品总该有些过年的特色吧,要跟平常的贸易市场一样,这个庙会还有什么意思呢?

  记者:其实春节蕴藏着很多商机,但现在我们开发得还很不够,您觉得是不是这样?

  陶教授:是的。我认为做生意的人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春节,怎么把春节文化的、精神的东西给它物化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如果商业的因素能够有效地参与进来,那对于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春节民俗肯定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陶教授,那您觉得在保护春节习俗这件事情上,政府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陶教授: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国家的资源,政府有责任对它们进行管理。在春节这件事情上,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告诉老百姓各种民俗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包含着什么伦理道德。在现在春节文化面临更新的时候,可以组织人认真调查研究一下,从老百姓忙年开始,腊八、小年、除夕、元宵节,看看这整个过程中究竟有哪些民俗是不可缺少的,应该提倡,又有哪些是陋俗,应该废除。而这些工作一旦做起来,企业可能也就会参与进来,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记者: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个人觉得除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提倡与努力之外,我们自己过节的方式也有问题。以前过年热闹,很大程度上是大家人人参与许多活动,现在我们好像人人都蜷缩在自家的小天地里。春节联欢晚会之所以很难让人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大家没有参与感。

  陶教授: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大家都住在楼房里,平常就很少往来嘛。在这方面,我认为应该发挥社区的作用。现在我们城市社区在文化建设上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社区可以搞一些集体活动,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把大家组织到一起联欢。我看国外有些社区就是这样,到时所有的人都带上一件礼物,然后放到一起,大家抽签分享礼品。这样的做法就可以借鉴,既热热闹闹地过节,也密切了社区成员的关系。

  记者:陶教授,您对春节的未来有信心吗?在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它会一直陪伴我们甚至在将来更加光彩夺目吗?

  陶教授:对于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春节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节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现在面临的只不过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问题。在这方面日本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的经济现在很发达,可是传统文化保护得也很好。日本人一有比较盛大的场合就穿和服,茶道已成为隆重的待客仪式。日本人还非常重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教育,比如他们许多小学里都有茶道表演,学校平时还组织学生学习传统乐器等。我相信只要注意培养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我们也一样可以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完好地保存下去、发展下去。(王秀真)(来源:半月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