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团年开宴健康“捧”上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4日14:3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本报记者 黄海云 彭卫图/本报记者 陈国

  吃出健康新观念

  时值农历新年,亲朋好友之间相约团年聚餐照例成为节日的重头戏。不过,今年围绕团年聚餐的焦点,除了如何吃出新意这一老话题之外还多了一个新内容:怎样吃得健康。在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不仅是人们对团年饭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贯穿在日常饮食中。经历了去年一场SARS风波的洗礼后,已经有不少市民开始关注和反省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人们对“病从口入”这句老话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病从口入”新诠释

  去年SARS病毒大规模传染爆发后,摆在人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卫生陋习: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力求杜绝病菌的传播,“病从口入”成了人们提及率最高的一句箴言。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病从口入”这句话的内涵也拓宽了:过去这句话只表明不讲究卫生的饮食会将细菌带入体内,现在则意味着饮食健康是决定身体健康的关键。

  已经有不少营养学家指出,现代的饮食健康从多个角度来体现,卫生只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其他方面还包括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的饮食结构,以及科学的饮食方式等等。对于很多工作节奏紧张、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虽然饮食的选择范围大大增加,但却未必吃得健康。归根到底,很多病都可以总结为是“吃”出来的,因此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已经不容忽视。

  吃得精巧有学问

  饮食的内容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最直观的标尺,我国自建国以来发展到现在,居民的饮食结构经历了“吃得饱”、“吃得好”和“吃得精”三个阶段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物资紧张,人们只能凭票限量购买生活用品,吃东西也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因此当时关于“吃”的一切想法是解决全家大小的温饱。改革开放后到了八十年代,市场上的产品开始慢慢变得丰富起来,但因为收入有限,绝大部分人都只能偶尔打打“牙祭”,鸡蛋、乳品和肉类等物质都是那个年代里人们梦寐以求的。到了九十年代,居民生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们开始纷纷追捧鲍、参、翅、肚等含有高营养价值和高蛋白的“精品”食物。然而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种种由“精品”饮食引发的病的出现,不少饮食行家都主张人们要学会“吃得巧”。通过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达到营养均衡的目标,而不是过分追求满足食欲。

  文明饮食保生态

  一位资深饮食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饮食不是简单停留在生活习惯的层面上,而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道德观念。因此宏扬和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方式,是促进民族文化和文明的进步,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重要部分。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同时也应跟随世界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潮流走。比如说,广东人爱吃野味的习惯部分是由于历史上南方的地形地貌,以及当时发展较为落后的景况造成的。但随着多年来的发展,这些因素早就不存在了,加上当今世界发展强调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所以这一习惯也应尽早彻底改变。

  保健餐饮正风行

  记者日前走马羊城街头大小酒楼食肆,发现“健康饮食”的概念时下正在餐饮业界风行:“团年点心餐”、“清心茶宴”、“水果杂烩”、“健康素食”、“保健美容火锅”……林林总总让众多爱健康的人士追捧得不亦乐乎。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东山区农林下路一家绿色田园餐厅,只见里面前来就餐的食客相当多。在旁一打听,发现有相当多的客人都是第一次来这家餐厅,为的就是一探“绿色田园”这个概念。详细了解之下,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吃素食的,餐牌上的“大杂扒”、“鸡扒”、“铁板素肥牛”等等荤菜,全部都是用豆类、菌类或者魔芋等原料精心炮制而成。吃起来健康,而且卖相和口感也相当独特。第一次来这就餐的姜先生表示,自己一向是个无肉不欢的人,最近受朋友影响开始尝试吃素菜,但从来没想到过原来素菜也可以做得如此美味。而在一家专门以水果作为甜品主打的小吃店里,门外还张贴了写着“健康饮食离不开水果”的小招牌以及多种水果的维生素具体含量表,狭小的店铺内顾客络绎不绝。另外,还有个别酒店和酒楼专门在春节期间推出“新春团年点心宴”,以及一些用薏米、淮山等健康食品做成的年宵品。

  一些传统粤式酒楼表示,前一段时间省、市有关部门组织打击野味经营以后,酒楼的生意普遍都有所回升。为了让食客们吃得更放心,这些酒楼不仅公开向客人承诺拒绝野味经营,而且还在餐具和餐厅环境消毒上做好工作,主动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

  生猛野?妒С?

  记者近日在广州市各大市场、酒楼、超市走访时发现,各种意头好菜和健康餐食随着喜庆的新年开始大行其道,而当年在广州名噪一时的生猛野味却在非典大潮后格外失意,果子狸、獾、貉成了有关部门四处围堵的对象,酒家也再也不敢打出野味招牌,免招非典之灾。

  野味市场门前车马稀

  记者在新源冻品禽畜综合市场看到,这个当年档口最多、名声最大、物种最丰富的野味市场如今是地地道道的门庭冷落。当年清晨开始的忙碌往来的进货车辆没有了,采购的市民和酒楼的买家少了,不少档口已经关门,档口前当年装着生猛野味的笼子空空荡荡,现在只剩下鸡鸭等少量家禽仍有些零星的生意,闲着无事的档主们只得围聚在门口打起了麻将。虽然几经易名,但是与节前其他市场的火爆生意相比,这里已不复往年之勇。以前贩卖果子狸的黄姓档主告诉记者,大家指望着年后转行,他还计划着重新换个地方做点别的生意。

  野味餐厅改名改菜谱

  自从野味餐厅的服务员感染非典的消息得到证实后,酒楼老板立刻闻风而动、“另寻新欢”。在广州市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各区的酒楼、食肆,记者采访发现,“野生动物”、“野味”招牌已经被拆除,大部分的酒楼菜谱中,不单是果子狸,就连过去冬季进补颇为流行的蛇等野生动物也都很难找到。在番禺一家过去专营野味的食肆中,老板告诉记者,非典后,店子已经改了名,店里的菜谱一改再改,不仅把野味的字眼给删掉了,就连菜名他们也不敢取得太有创意,因为大家看到名字比较怪的就会疑心是野味。老板感叹,现在市民心中健康饮食成了第一位,大家严防非典,似乎要和野生动物菜肴划清界线。

  查堵野味要打持久战

  尽管广东扑杀果子狸等高危动物的行动已告一段落,但是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仍然严阵以待。省林业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的春节餐桌安全对他们来说也是头等大事,他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松懈。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内养殖场和市场中的果子狸已经基本扑杀完毕,为了防止少量“漏网之鱼”,有关部门仍在不定期检查;林业局森林公安、动物保护办联合当地执法部门仍然在严守入穗交通线,防止外省的野生动物流入广东,广东林业部门还与海南、广西等周边各省达成了协议,加强对野生动物运输环节的打击力度。他表示,对野生动物的吃食、贩运的打击将长期坚持下去。(日京/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