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区新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6日10:34 解放日报

  尽管之前想了又想,作了心理准备,真的在外过年,特别是在陕北过年,不适应的还是很多。硬得少有糯性的大米饭、走出卧室再走5分钟才能到的公共厕所、零下14摄氏度……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南方记者却看到了一种真心喜悦,一股向上的激动之情。

  主人姓张,是万花山花园屯的“一把手”,据说屯子还是花木兰的故乡。村官不大,但老张管的事儿可杂,从收农业税到计划生育甚至邻里吵架,一年收入也就500元钱。三个娃
上学,老张每年夏天都跑银行贷款。也就是去年,夫妻俩筹划着开了个“农家乐”,专门接待到延安体验陕北风味的游客,一年下来日子松了许多,第一年不用到处借钱。

  一盘盘菜端了上来,有鸡有肉,有饼有馍,数了数,九大盘菜,热气腾腾。几杯二锅头下肚,老张的话多了起来:“现在手里看得到现金了,过年想吃啥就能吃啥,过去哪有条件,年夜饭不就‘两大盆三小盘’。”儿子张正小声解释,一大盆烩菜,一大盆米饭,三小盘自制酱菜。饭饱酒酣,天色已暗,万花山到处星星点点。原来,陕北农家有个风俗,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点起一堆火,叫“打火”,让自家的孩子从火上跳过,求得来年百病全消。夜色中,村舍窑洞前,一个个灯笼泛起红光,一堆堆火光随风摇曳,一闪一闪的烟火花团锦簇,煞是好看。

  大年初一,陕北人喜欢呆在家里,老话说把家焐热,因为家里来了外乡人,张正也就破了回规矩,一大早便带我们出去走走看看。走街串巷,看到鲁迅艺术文学院,看到山坳里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小伙子情不自禁地眉飞色舞;也看到有人随地吐痰,看到乡间简易破陋的小学校,小伙子就仿佛自责地忙不迭解释,“会好的,会好的。”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我们真有些惊讶于他的爱乡之情。

  老区新年,折射着老区新生活新变化。在延安,“三色经济”正火:红色革命圣地游的“红色经济”、绿色“大棚菜”的“绿色经济”和石油、煤等能源化工的“黑色经济”,被称为拉动延安老区经济新发展的“三驾马车”。“丫”型城市初长成:延塞高速通车,老革命根据地有了第一条快速车道;黄陵至延安、安塞至榆林高速正在修建中;延安至西安、至北京的飞机开通以来几乎天天客满。当地人说,延安古城原本是顺着山沟“一”字铺开,如今则是四丫八叉,枝枝蔓蔓地向外伸展。延安正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新的春天。

  (本报延安25日专电)本报记者杨健张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