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区县春节咋个过 记者蹲点看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01:02 重庆商报

  关键词:讨薪 熊德明过上不负债的年除夕中午,记者走进熊德明家院坝的时候,她正提着潲水桶清洗厕所。“能拿到被拖欠的工资,还了债,过年时再也不担心会有人来要债,心里就特别轻松。”熊德明洋溢的笑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过年杀只鸡、吃条鱼就能感受到愉悦。吃了年夜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自家产的柑子和瓜子,还能有电视和影碟机看,这都是以前过年想买都没能实现的。“这样开心的春节真是第一次过。”曾感受总理温情舒心在交谈中深深感受到,熊德明最大的开心来自于和总理的“亲密接触”。“作为一个脸朝
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能和总理握手对话,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希望但很难实现的荣幸。”熊德明回忆起2003年10月24日总理走进她家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她一边幸福地回忆着当时总理握着她黑乎乎的手询问她的稻田有多少、能打多少谷子、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这些生活问题和神态的同时,一边拿着身边几个凳子演示当时总理坐在院坝中的位置。熊德明习惯地搓着手说:“当时真怕和总理握手,刚打猪草回来,身上脏兮兮的,手上黑乎乎的,我直往人多的地方躲,可还是被总理的手握住了。”遇求助无能为力闹心熊德明在谈到这些开心的同时,也不无遗憾的说道,现在的她,平均每天要接上6个关于民工讨工钱的电话和信函,可是却没办法为他们讨回工钱。她记忆最深的是云阳一民营企业带领500多人在湖北省巴东县两个乡镇务工,被拖欠的工资达200多万元,致使一个民营企业倒闭,好几个家庭因此而父子决裂、夫妻反目,出现了一系列的家庭悲剧,很多家庭的孩子也因此上不起学。她虽然是“讨薪”名人,但是却没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些当务之急,这位淳朴的农民也只有一声长长的叹气,“假如我能帮到他们多好啊!”见习记者陈蛟勇关键词:少数民族酉阳:民歌唱给远方的客人3小时的谈话,其中两小时在唱土家族民歌。这,就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歌手唐腾华,今年63岁的他,收集整理民歌、到处传唱土家族民歌已经40年。“这个春节,民歌伴我过新年。”唐腾华昨日说。遗憾,渝东南民歌未上央视春节几天,央视12频道正在举行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唐腾华此前也送了两首歌去参赛,但没能最终进入决赛。“我知道这事已经临近报名截止时间,仓促的送了两首,遗憾没上得了决赛。”唐腾华叹息道。说话间,唐腾华唱起两首原生民歌中的《木叶情歌》: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唐腾华告知,木叶情歌流行于渝东南的土家族中,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他就是在40年前的一天听到一位农民唱这首歌,然后才爱上民歌的。从那以后,他穿越在酉阳的山间田坎,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民歌。唐腾华说,这个春节他猫在家里盘点自己多年收集的民歌,准备结集出版。送郎调优美比“梁祝”春节间也有外省市朋友造访,都是慕名听唐腾华唱土家族民歌的,他从不推辞,开口就唱。唐腾华说,春节期间他对朋友唱得最多的歌是“送郎调”。他半闭眼睛,很投入的哼起那缠绵的曲调,“送郎送到五里牌,天上雷公打下来,天上雷公莫打我,我再送五里就回来……”记者说,这缠绵让人想起“梁祝”。唐腾华说,送郎调曲调优美不逊色于梁祝。他叫记者通过笔转告重庆的二胡演奏家们,希望和他们交流,说说这首土家族民歌,让他们改成二胡协奏曲,准火。害怕土家族民歌失传令唐腾华忧虑的是,展现渝东南数百万土家族、苗族生活、风俗的民歌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民歌正在消失。”唐腾华不无感伤的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唱民歌,只爱流行歌曲。一些民歌,只能在一些山寨找到很少的老人会唱,若不及时收集,老人们去世了,那就永远听不到了。”唐腾华希望有人出资出力来挖掘、抢救这笔文化遗产。我们的采访在唐腾华的民歌声中结束,那是一首直白的爱情山歌:大田栽秧行对行,一路青来一路黄,秧子黄是欠粪草,情妹脸黄是欠情郎……记者 刘川郁关键词:外迁移民巫山:我的老家在水下如果以2001年8月为界,32岁的陈勇拥有两个家乡:此前,他是地地道道的重庆市巫山县人;由于三峡移民,他此后成了广东三水市乐平镇人。今年春节,南迁两年的陈勇决定花掉大半年的积蓄,带着全家长途跋涉回到巫山过年,追寻已经“在水下的老家”。17日,在历经40多个小时旅程到达巫山后,陈勇笑了——终于回到家了。新城旧城“两重天”虽然离开仅仅两年时间,但故乡的变化让陈勇惊奇不已。“看,那是我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在都成了码头了”,回来的第二天,陈勇便专门带着儿子去了江边。随着去年6月三峡大坝下闸蓄水,巫山大宁河口与长江交汇处已成了“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色,他昔日在巫山老城中生活过的地方则永沉江底,他告诉儿子,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埋藏着他太多的过往和曾经的梦想。如今,陈勇大舅的新家在县城最繁华的广东路旁,三室两厅,亮堂堂的。在他家窗外,是宽阔整洁的街道和广场,路边的大树小树全用稻草包起来防冻,满城挂着的彩灯提醒着人们春节到了。“新城的确大了,原来半小时就能从城东头走到城西头,现在出门就坐车,不然够得走”,陈勇感慨地说,巫山城数千年历史的老城以黑色为基调,新城则多以明亮的白色为基调,呈现欣欣向荣之景,颇有点“两重天”的意味。家乡的春节味浓由于巫山的亲戚多,难得回来一次的陈勇成了大忙人,东家西家地排起吃团年饭。“广东那边也吃团年饭,但还是老家的春节味道浓一些”,陈勇说。一到过年,巫山去广东的移民们仍保持着老家习俗:杀一头自养的猪,卖掉一部分肉,其余的全部做成重庆一带特有的腊肉或“酥肉”,惹得当地人眼馋。年三十晚上,陈勇陪着年迈的大舅多喝了几杯,家乡特有的白酒散发着浓浓的香气,掺杂上炖腊肉的香味和屋外的噼里啪啦炸响后的鞭炮味道。陈勇说,他对这闻了几十年的气味很满意,他感觉这才是年的味道。走出巫峡天地宽“移民两年了,虽然思念故乡,但发现走出巫峡天地宽”,陈勇说,两年多来,绝大部分移民不但适应了当地社会,而且已开始施展才华。他自己就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养殖场,由于当地政府的扶持,经济收入比他以前增加了不少。“今年我们还想贷款将养殖场规模扩大,并增加一些养殖品种”,陈勇和妻子掰着指头算计,如果一切顺利,再隔几年就买一辆车,“到时候,我们过年就开车回来,看巫山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记者梁鹏关键词:城镇化合川:6000农民进城过年今年春节钓鱼城旅游火爆,仅大年前三天就接待了3600多人。在众多的游人当中,有很多都是去年刚刚在合川城里定居的进城农民。去年,合川一共有6000多农民进城定居。猴年春节是这些城市新居民在城里新家中度过的第一个新年。他们在走亲访友之余,也开始乘春节闲暇全家出门旅游。距离合川合阳镇仅1.2公里的著名旅游景点钓鱼城,成了不少新居民出游的首选。大年初三,阳光明媚,合川钓鱼城游人如织。年前刚刚在合川合阳镇定居的周绍富一家5口人也来到了钓鱼城。记者上前与周绍富一家攀谈了解到,周绍富一家原来住在合川清苹镇杨柳坝。近几年在合阳镇开食店,去年在合阳镇石马街买下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后,全家就在合阳镇定居下来,今年是他们在城市里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周绍富说,在合阳镇开店好几年了,但是平时忙着做生意,一家人难得有机会一起出游。今年好了,在合阳镇安了家,距钓鱼城又近,乘今天天气好一家人一起出来走走。从城里坐公交车,直达钓鱼城后山下,也只要4元钱,很方便。周还说,在城里安了家后,很多亲戚都会到城里来看自己,到时肯定要带他们到钓鱼城来耍一下。所以今天来钓鱼城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来熟悉环境,以后好当向导。由于有了进城农民的加入,游人多了,钓鱼城里的生意也更好了。一个养马的导游告诉记者,过年这几天他每天能挣500多元。当记者问到他去年春节的收入情况时,他笑着说,远没有今年春节好。刘伟(来源:重庆商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