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辛集 有一群咱开封老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9日09:15 开封日报

  春节,一群开封人在辛集忙碌

  甲申春节,河北辛集一带滴水成冰,空旷的野外少见人影,当地人都在家里过年,不时见到的一两个人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他们穿梭在野地里,把一捆捆300多米长、百十公斤重的线小心翼翼地按规定放好。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风力有五级到六级,虽然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仍感不到丝毫暖意。他们说这是在用物理勘探的方法寻找石油,而找石
油就是这么苦。话里有一种自豪,神色间有一种凛然。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东部勘探事业部2150队所用的700名民工都是河南人,其中杞县人占了1/2。该队担负着冀中洼陷束鹿凹陷台家庄构造带的勘探任务,民工的工作是野外放线,个别的参与技术监督。这个工作挨冻、熬眼、受罪。为了降低成本,勘探工作都是在冬天地里没有庄稼时进行。因为工期紧,所有报名的民工都被告知不能请假,不能回家过年。他们每天6点起床,吃了早饭即开始出工。午饭送到地里因为作业面积达81平方公里,人又极为分散,虽然从11点就开始送饭,不少人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午饭。一根线放好后,要一天到晚守着,不能离岗、串岗,不能睡。收工一般在晚上八九点,有时线不通,要忙到晚上12点,甚至次日凌晨。守夜的则整夜呆在野外。白天他们在野外艰苦工作,晚上仍没有一个温暖的被窝。他们的住处是一个大车间,400多平方米的筒子房里住了200多人。原来屋里生有煤火,床上铺有干草。消防检查时,检查人员说煤火和干草都是火灾隐患,让撤掉了。因为温度低,室内也结冰,毛巾和洗过的衣服都冻得硬邦邦的。有的民工来时只带了一床被子,床板上只有一张床单。因为天气寒冷,200多人先后感冒。因为吃不上热饭,100多人拉肚子。有人咳嗽不停,有人烧得打颤,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民工在石油上挣了350万元

  负责民工管理工作的高广义是杞县人,在石油行业干了半辈子,杞县的民工都是他带出来的。虽然离开家乡已经20多年,老高还是以一个河南人自居。近两年,社会上对河南人形象的诋毁大大伤害了老高的自尊心,他说外界对河南人的评价多有不实之词,但争辩是没有用的,我们只能做得更好,改变河南人的形象。他给民工灌输重塑河南人形象的理念,因为80%的民工都来自睢县和杞县,是解放战争时著名的睢杞战役的发生地,睢杞精神就成了老高给民工们经常提的话题。高广义说,入冬以后,建筑和其他行业的民工需求量减少,活儿不好找。目前,除了在辛集的300多名杞县民工外,大庆还有260人,延安有100多人。几年来,杞县民工在石油上挣了350万元。刚开始,一个石油职工只能带两个民工,但老高带的杞县民工抓了彩,2150队大量需要民工时,就让老高去招人。老高的愿望是在石油行业树起河南人这面旗帜,他说河北大名就有很多打井专业村,在石油行业很出名。他希望开封也多出些劳务输出的专业村,更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河南人的形象有一个整体改善。

  能干肯吃苦,开封人不赖

  民工们说,外省人说河南人不实在、懒惰,我们要让大家看一看,我们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河南的实在人、勤快人多得很。

  放线要有一定的技术,1根大线连着12根小线,小线上串着很多检波器,每根线都要紧贴地面放好。所有的检波器都要埋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的位置,才能检测到正确的地质资料。这么细致的工作,杞县民工很快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应用自如。高广林是管技术的组长,是个一刻也离不开的人。他一直感冒发烧,每天都是针一拔就下地。因为人手紧张,卢义生接连在野外看了7夜线。农历大年初一,他把留给自己的饺子分给同乡小兄弟,自己守在工地。姬东魁在家是修电视机的,王成是转业兵,两人干这行入路很快,放线质量非常高。这一切,都让2150队的经理黄永哲非常感动,他说,这帮开封民工好,能吃苦耐劳,富有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干活质量也高。

  老乡,我们看你们来了

  大年初二,本报的三名记者带着一箱杞县出的白酒和一本民工指名要的书《河南人惹谁了》从开封出发,农历初三早上赶到辛集。在辛集以南7公里的孟观村2150队住地,记者看到了这帮远离家乡的打工者。虽然素不相识,但来自家乡的问候却给了他们极大的安慰。记者在他们住所的大门外看到一副与众不同的春联,上联是“再塑河南人新形象”,下联是“重振睢杞战役雄风”,横批是“不会不变”。

  记者看到,虽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36岁的张广海告诉记者,他虽然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但是,是第一次在外过年。记者问他感觉如何,他说也不错,虽然没有家里热闹,但大家在一起也挺有意思的。问他过年想不想家,他说想家,家里的老婆孩子和父母都盼着他回去,但他有他的想法:有钱了天天都可以过年。

  高广义说,他们在辛集的任务很快就会结束,农历初九,大队人马将开赴白洋淀,一个新的工程在等待着他们。本报记者 赵杰 史凤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