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情系“三农”·系列报道·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05:46 青岛新闻网

  曾经有一双渴盼的眼睛,让这个国家的13亿人都为之感动。“我要上学”!这一声呐喊喊出了无数农村贫困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在千百双这样的眼神背后,透射出一个民族振兴的梦,于是就有了世人瞩目的“希望工程”。

  有这么一组数字,“九五”以来,青岛市通过实施“双五”富民工程,选拔、培训“科技家长”3万余人,科技示范户3万多户,并使全市70多万农户受益,年收入比其他农户多
出1500元,增长比例为13%。这组数字告诉人们,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正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解决“三农”问题,希望系于农村教育。多年来,我市坚持将农村教育工作列为整个农村工作和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抓好控制学生辍学工作,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据统计,2003年,全市农村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段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90%、99.99%、99.98%和82.6%。

  依法治辍,让农村孩子拥有依法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2003年岁末,青岛市人民政府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定。决定中的第18条是这样写的: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就读资助,各区市政府要认真落实《青岛市家庭贫困学生就学费用保障办法》,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农村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继续通过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

  正是有了这些法令法规,才使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到了希望。防止辍学,莱西市的“土政策”特别多:《关于依法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意见》、《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留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莱西市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还有《依法保证学生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合同书》、《制止学生辍学目标责任书》……胶州市则下发了《关于依法治理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实施方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治理。随后,下发了《关于治理中小学生辍学的工作意见》,加强了奖惩和考核工作。全市形成了标本兼治、治防结合、上下参与的长效良好运行机制。目前,该市初中生年均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一条条规定,一项项政令,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声音:不能让一个农村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政府助学,撑起农村教育蔚蓝的天

  日前下乡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平度市郭庄镇前吕家村的“老困难户”吕文顺,如今再也不用为缺钱花、供不起孩子上学发愁了。在该市开展的“助学治辍”活动中,学校通过他的孩子,得知他家里困难,主动帮他联系参加当地职业学校举办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让他掌握了养鸡、喂猪新技术,每年向社会提供鲜蛋30多万公斤,出栏肥猪300多头,纯收入40余万元。前期他又投资20万元上设备,运用高新科技,使蛋鸡产出了补锌、补钙、健脑健身的特种蛋,原本贫困的家庭,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据了解,平度市每年都有2000多名学生因家庭相对贫困面临失学。近几年来,该市制定了贫困生帮扶制度,建立起救助基金,通过减、免、助、捐等形式,使这些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保证他们不辍学。为拿出防止学生辍学的“治本”、“造血”之策,平度市在学校继续实行资金减免、救助等措施的同时,以18处职业中学、市镇两级30多处成人教育中心为主,广泛开展以“绿证”培训为重点的实用技术培训,将那些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项目及时传授给广大农户,尤其是贫困学生家庭,使他们掌握致富的一技之长。据统计,目前平度市职业学校和成教中心已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000余期,培训50余万人次,有10.1万人获得了农民技术资格证书。这一举措的有效实施,已使10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走上了富裕路,中小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99.7%和100%。

  在莱西,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除减免有关费用外,教育部门还于1998年3月份多方筹资110余万元成立了莱西市教育扶贫助学基金会,每年救助一批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学生,至今已救助1021人。即墨市始终坚持“3个5%”减免政策:即为5%的学生减免学杂费,为5%的学生减免书费,向5%的学生免费赠送校服,同时大力开展“春蕾助学”和“希望工程”等活动。2003年共为1.65万名学生减免学杂费和校服费153万元,资助1300余名学生21万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人因家庭贫困辍学。

  有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通过颁布实施政府规章《青岛市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保障办法》,青岛市共减免困难学生学杂费10.1万多人次,减免金额达102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3万人,资助金额达236万元。

  社会基金,圆起贫困生上学的梦

  有位美籍华人叫万致明,她每年都要资助青岛市农村贫困地区40名初中优秀毕业生完成三年高中学业,从1994年至今,共有8届239名学生从“致明班”毕业,其中,232人升入本科,12人考进北大、清华等名校。在2003年岁末,她被授予“青岛市荣誉市民”称号。

  万致明是青岛市社会助学的一个典型,在我们的社会中有无数个像万致明这样关注教育的人。仅在青岛市区,除了青岛市农村贫困地区优秀普通高中学生致明奖学基金外,还有人保教育基金、工商银行教育基金、青岛二中昌新专项基金、建行教育基金、双星教育基金、青岛大学———青啤公司专项奖励基金、利群教育基金、证券业教育基金、海尔教育基金、二建素质教育基金、房地产业教育扶贫基金、高氏兄弟教育基金、海信教育基金、扶桑公司意向捐赠、青岛九中———国人集团专项奖励基金等等。

  在市郊大地上,类似这样的社会助学也屡见不鲜。即墨市对于升入大学本科、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除市教育基金会每年拿出10万元资助100名学生外,同时还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特困大学生档案,动员社会各界与其结对。仅2003年,就有26名大学生接受社会各界资助金3.6万元,无一名即墨籍大学生因贫困不能升入大学。胶州市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2001年,该市经多方努力,引进外资8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500亩的现代化的青岛多伦多中英文学校,实现了利用外资办学的新突破。目前,胶州共有民办中小学5处,基本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新格局。胶南市去年启动了“爱心助学工程”,通过团市委“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款,市妇联“春蕾计划”助学款,市残联贫困残疾家庭学生救助金及残疾学生奖励金,市工商联“光彩事业”捐款,各党政机关、各事业单位“爱心助学工程”捐款,全年按比例列支市教体局向社会各界募集的助学基金,青岛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拨款等多种形式关心支持教育、关心困难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的确,教育需要长期的巨额投入,投入正是为了更好的收获,以发展的名义,人们呼喊同一个口号: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本报记者韩军营

  一个也不能少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是一个地区腾飞的翅膀,办好农村教育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不断加大对农村学生上学的帮扶力度,使全市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8年,我市城乡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要达到90%以上。而刚刚过去的2003年,全市城乡高中段教育普及率为85.2%,其中市郊普及率仅为82.6%,而且在初中段,农村贫困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抓好农村的教育问题。为此,我们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保证符合上学条件的孩子“一个不漏”,对有上学意愿但因家庭困难无法上学的孩子,有关方面要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好学习和生活保障问题,坚决消除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要进一步抓好高中教育的普及,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教育体系,救助贫困学生,力求使青岛的农村教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来源:青岛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