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物景点投入远少于人造景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10:52 南方日报

  文物景点投入远少于人造景观

  省民盟提出,打造广东历史文化旅游精品做到高投入高回报

  本报讯(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梅蔼)历史文化旅游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我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长期滞后,一直存在宣传不够、品质不精、规模不大、深度开
发不足等问题,政府对文物景点的投入远远比不上对人造景观或建造假古董的投入,极大地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已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求。因此,民盟省委对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建议广东省要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精品。

  历史瑰宝满南粤

  广东是文物资源大省,随着我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建设“文化大省”策略的推进,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古文化遗址2000多处,古墓葬约1600多座,古建筑近4000座,近现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200多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70座,馆藏文物54万多件。特别是广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它们以其各自特有的历史形态,堪称广州和广东的“文化名片”。比如被誉为我国“南方艺术建筑明珠”的陈氏书院(陈家祠),是广东地区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建筑;被誉为“岭南文明之光”的南越王墓,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的历史文化,而南越王博物馆建筑本身被列入“世界建筑精品”,这是岭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建筑;还有作为我国四海神庙中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南海神庙,它是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突出其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广东文化旅游的品牌,必会引领和带动广东全省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文物保护单位仅开发1/3

  民盟省委认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虽然在不断改善,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以广州为例,缺乏符合实际的文化旅游的全面规划,缺乏旅游文化的精品意识和拳头产品。政府对文物景点的投入远远比不上对人造景观或建造假古董的投入,而人造景观或假古董往往又多模仿他人,不受游客欢迎,造成资金的浪费。一些旅游部门对文物的利用仍停留在“吃现成饭”上面。

  其次,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3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被占用或处在风雨飘摇中,如万木草堂、中共三大旧址、越秀山明代城墙等。

  现已开放的文物景点也存在“小、散、弱、不耐看”的问题。有的文物古迹被掩盖在现代“石屎森林”中,历史风貌不复再现;有的文化景点建筑标志不明显,参观展览场地狭窄,或门面都偏于狭小,或外部没有停车场,如陈家祠、南越王墓等;还有的文物景点,如南海神庙和黄埔军校旧址的交通条件至今仍不便利,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集中打造粤味精品

  民盟省委认为:要建设一个有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已是迫在眉睫,以使广东的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及文化大省的建设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他们建议:由省委省政府统筹规划,尽快制定一个发展广东文化旅游业的全面规划,充分开发、整合、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根本上扭转广东文物资源开发不力、文化旅游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要充分挖掘广东文化旅游资源潜力,打造一批广东文化旅游的精品,集中力量打造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有规模有气势的品牌。要恢复文物古迹的旧时风貌,对文物景观及周边环境也应进行整体保护和开发,使之集观光、学习、游艺、购物、饮食等于一体,不仅增加文化旅游的整体氛围,也可促使文化旅游景点能自我滚动发展,做到高投入、高回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