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评论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怎样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11: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柯敬 曲扬

  国有企业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一个探讨了20多年的话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找到了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契合点。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企业和市场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科斯早在1937年就提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他把企业体系看作与价格体系相对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认为两种体系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用“自觉的权威”去指导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体系中,各种资源靠“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即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自发进行协调;在企业中则运用“自觉的权威”,即企业家“看得见的手”来协调经济活动。企业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是对立的,但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它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从而可以取代市场机制。因此,从微观的角度考虑,选择市场还是企业,取决于对市场交易费用和行政权威的事实成本之间的权衡。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市场配置的再配置过程,市场先于企业而存在,企业存在于市场之中,是市场的组成部分。

  那么,二者能否兼容呢?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由私人所有和控制,资源配置的决策由私人所有者作出,因此这些决策是在市场中自行协调的。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个人作出反映他们意愿的选择,厂商作出使利润最大化的选择。厂商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并且必须努力以比其他厂商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当厂商之间为追求利润而竞争时,消费者既从他们生产的产品中获益,也从供给商品的价格竞争中获益。当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意愿恰好一致,市场以其特有的方式运作并确保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而,市场经济回答了企业时刻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正是通过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证明了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接受市场的制约,这表现为企业接受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企业是否接受市场信号,以及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的灵敏度,经常成为判断其是否为市场主体的标准。人们之所以把市场经济体制与企业所有制相联系,并把市场与公有制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是因为在传统公有制经济中,所有者处于超强势地位,资源配置往往以其偏好而不是公众的偏好为基础。所有制决定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并由此决定了企业只对强势所有者负责,而对市场价格信号往往不敏感,尤其是在所有者指令与市场信号发生矛盾时,企业只能听命于前者。相对于其他企业,单一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多重性,处于企业内外错综复杂的多元信号覆盖之下。在我国,人们很早就提出“不找市长找市场”,但国有企业却很难做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部门还习惯于直接指挥生产,掌握着人事任免权和一些重要事项的审批权;二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尚存,服从上级领导,企业负责人可以不负工作失误之责,少担风险。

  市场经济要求通过改革,把国有企业塑造为以市场信号为导向的市场主体。除少数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生产相关的企业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灵敏接受市场信号———价格的引导,围绕一个中心———利润最大化,实现一个目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股份制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形式。各国的经验表明,通过股份制,把单一产权的企业改造成为多方持股的公司,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脱胎换骨,所有者的投资目标统一,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也就服从于股东利益,为市场信号所左右。股份制可以把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经过这一“化学反应”,企业就真正具有了法人财产权,就可以独立运用和经营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本,并形成新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