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4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望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13:20 华声报

  在日前举行的“2004年宏观经济年会”上,来自国家宏观调控部门、证券业界专家学者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走出通货紧缩阶段,高速增长有望持续,经济快速增长对企业利润有带动作用,预计2004年工业企业利润将与国民经济保持同向的高匀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卢中原认为,连续6年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无疑对经
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但更根本的是中国经济内在的自主成长的机制和能力显著增强,且这种自主增长的能力是市场导向的。

  他认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是可持续性的。首先,这次经济增长是由最终需求拉动的。这个最终需求表现在,以城镇居民改善住行条件为标志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其次,投资主体逐渐由政府向市场、企业转移。从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这个数字已达到40%左右。此外,国家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在明显下降,1998年大约占到14%,今年上半年已经降到5%左右,说明市场导向的民间投资比重在上升,对拉动经济贡献越来越大。第三,城市化进程加快。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6%,2002年达到39%,近两年上升非常快。这种态势肯定要拉动城市建设、投资需求高速成长,同时也会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卢中原说,中国经济正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这个繁荣时期将可以稳定地保持8到10年。此外,据其测算,2004年中国GDP增长将有望达到8.5%。

  另一部分与会专家则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虽已走出通缩,但仍存在过热的表现或隐患。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小年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总体上供大于求,已有过剩经济的危机。他认为在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应更多地考虑解决供给管理。

  他对于现阶段处于“市场驱动性增长周期”一说存疑,认为近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更多地表现出“政府驱动”的特点,实际上存在过热现象。许小年认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质表现应当是投资的收益可弥补相应的资金成本,但目前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具体情况并非如此。此外,他还认为,中国应不断进行制度改革,以免重蹈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

  去年末,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第四季度GDP增速达9.9%,超过了学界普遍认同的9%的国民经济潜在增长率水平。与此同时,外贸出口出现了少见的超高速增长,能源供应则在需求淡季出现了十分紧张的局面。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开始过热?

  综合有关专家的分析,尚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

  外贸出口和能源需求在去年四季度的高速增长是政策性因素所导致。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去年10月份,出口退税新政策出台以后,出口企业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负责的25%的退税额能否及时足额拿到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年前多出口,以获取更多的退税额。于是,出口企业提前完成大批出口订单。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中国出口1306.5亿美元,同比增长40.5%,这一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近11个百分点,当季实现的贸易顺差更超过前三季度的总和。

  出口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工业增长加速,从而拉动GDP加速。同时,全国运输能力和能源供应出现不足,江苏、浙江、广东等出口大省出现以前罕见的冬季限电。

  然而,能源和运力紧张也并非出口企业全力生产这一个原因所造成。去年下半年,由于煤炭生产事故较多,中国开始加强煤矿安全建设。山西省要求所有煤矿逐个验收,通过一个复产一个,煤炭产量随之出现下滑。进入11月份,全国粮价上涨,铁路开始集中运粮。12月,国家制定政策定于12月16日对铁路货运提价,运价平均每吨公里提高0.25分,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铁路货运部门将运输高峰拖至12月16日以后。而此时距离春节前后的客运春运高峰仅剩20天左右。运输供求矛盾与能源供求矛盾交织在一起,才有了12月17日开始的“日均装车5万吨,累计增运1000万吨”的共持续长达20天的全国铁路“煤炭抢运大会战”。

  仔细观察、重新审视这些由于宏观政策改变而造成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短期扰动”,才能客观地分析目前经济走势的真实情况。进入元月以后,几个出口大省的能源紧张局面立即有所缓解,这说明宏观政策的短期影响已经逐步退去。

  有专家预计,新年伊始,外贸出口及能源需求量将不会再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超常增长态势,经济则随之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运行。经济增长率维持在9%——这一潜在增长水平附近,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来源/中证网,作者/丁韬、陶闵)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