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法文化交流贡献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06:57 华商晨报
巴黎埃菲尔铁塔首次为中国披上“红装”
金猴舞上香榭丽舍大街
北京风情舞动巴黎
  中法两个文化大国因为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而相互吸引着,多少年来从未中断,也是因为许多人许多事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才有了今年春节埃菲尔铁塔的映红,这一红,从埃菲尔铁塔到北京的8240公里距离便缩短了许多。

  大年三十,当中国的老百姓们为了迎接猴年的到来而张灯结彩时,新春的喜气也映红了埃菲尔铁塔。2003年10月6日,中法文化年之中国文化年就是在这里开幕的。

  中法文化年是1999年和2000年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在互访的时候共同确定的。中国文化年在法国从去年10月开始到今年7月结束,今年中国传统的春节在巴黎过得比在中国还热闹,可见,法国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法国权威媒体《费加罗报》这样评价中国文化年的意义:

  “到如今,不要再犹豫了。中国真的苏醒了。她虽然还没完全丢掉沉重的包袱,但她在以接近10%的增速高速前进着。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现在拥有着占全世界3.8%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我们6000万人口的法国,创造了世界上4.3%的财富。13亿中国人中,有1200万至1500万的人已经达到欧洲消费水平。”

  “虽然中国也将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她迟早会超过法国,然后是欧洲,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需要捏把冷汗吗?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态度,不但我们不应该害怕今天的中国,未来中国成为经济的强国我们也不应该害怕。”

  “我们要了解她,不应该对这个近乎以TGV(法国高速列车,时速达350公里)的速度增长的市场无动于衷。诚然,中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她也是我们未来的顾客。”

  这是这份期刊的开头篇,也定下了全刊的基调:要接近中国,了解中国,重视中国。同时也表明了法国要了解中国的目的。

  几千年来,法国人通过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游记》以及《丁丁漫游世界》等漫画遥望中国,想像中国,然而无论是法国人眼中的中国,还是中国人眼中的法国,与两国人眼中的自己总是有那么一段距离。正如埃菲尔铁塔最顶层标识的它与北京的距离———8240公里,很远。

  值得庆幸的是,两个文化大国因为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而相互吸引着,多少年来从未中断,也是因为许多人许多事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才有了今年春节埃菲尔的映红,这一红,8240公里的距离便缩短了许多。

  从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中法文化年,为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贡献的人和事件是很难细数的,而我们这一期《中法文化交流贡献榜》也只是列举几位,他们的艺术作品或行为也许不是以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但是他们却在无形中起到了这个作用,并且,他们对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埃尔热

  提起《丁丁漫游世界》中的“丁丁”,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不会陌生。“丁丁”便是法国漫画家埃尔热(1907-1983)于1926年创作的连环漫画集《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尔》里的主人公,其中的《蓝莲花》讲的便是

  丁丁在中国的故事。

  《蓝莲花》的故事发生在1931年。在这里丁丁遇上了后来成为他一生好友的张。同时,拉斯泰波波洛斯这个讨厌的敌人再次出现了。

  在埃尔热撰写本集时,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大陆的很多部分。埃尔热以这场战争为背景,以某些历史事件为素材,包括日本炸毁满洲里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一步入侵中国,勾勒出了日本侵略中国这一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后来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还曾邀请过埃尔热访问中国,但因二战而未成。

  埃尔热曾经坦言他想让丁丁到中国旅行。但他担心无法在漫画中真实地勾画出中国真实的风貌和人物。这时比利时Leuven的一名中国学生辅导员Gosset修道士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在起笔前先作一些调查,并给他介绍了一名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的中国学生———张仲仁。不久后他们两人的相遇给埃尔热的一生和艺术创作都带来极大影响。

  从张那里,埃尔热懂得了根据中国画技巧勾画和上色,张还教了埃尔热白描法和如何画中国人。张还给埃尔热描述了中国的人物风情———当然是真正的中国,而不是像埃尔热在《丁丁在苏联》中描绘的那样。

  《蓝莲花》成了法国儿童认识中国的第一步。直到80年代中期,法国前总理罗卡尔组织500名法国青年来北京时,还有不少法国孩子天真地认为中国真的像漫画里描绘的那样。

  阿兰·佩雷菲特

  佩雷菲特(1925-1999)从戴高乐时期就在法国政府任职,先后担任过新闻、教育、司法、文化、环境部长等职。他还曾担任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协主席、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和《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

  佩雷菲特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为促进法中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1971年至1999年,他18次访问中国,并两度以法国《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身份采访了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佩雷菲特著有《中国觉醒之时》(1973年出版)、《静止的帝国》、《中国已经觉醒》等20多部书。

  法国舆论界评论这些著作“永远是未来几代人了解中国的宝贵指南”。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法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包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政局的认识和理解,还是主要来自阿兰·佩雷菲特的著作。

  张艺谋

  如果说以上两位先生的作品是法国视角的中国,那么张艺谋则是把一个中国视角的中国带给了法国人。

  1989年《红高粱》获得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后,张艺谋便一步步成为国际级导演,同时他也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把浓浓的中国西北文化带到了法国。张艺谋指导的影片中独特的民俗味道使其许多作品得到法国观众的好评。

  张艺谋获得国际奖的影片中获法国电影奖的最多,如《古今大战秦俑情》获1991年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菊豆》获1990年第四十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活着》获1994年戛纳第四十七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1995年戛纳四十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大奖。

  虽然有人说张艺谋的影片之所以获那么多国际大奖,是因为他的影片中丑化了中国人,但是他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却是纯朴,我们相信,这才是真正吸引法国戛纳的真正原因。
法国华侨华人舞上香榭丽舍大街
身穿中式服装的法国姑娘们在香街欢呼新年好
中国时装周上的模特儿
  香奈尔

  “风格,要有风格。记住,时装在变,但风格延续。”这是香奈尔的哲学,也是现在最时尚女性的哲学。香奈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它更是一个象征身份、显示品味的符号。香奈尔的这种影响力不仅影响了法国,在它传入中国以后,也渐渐影响了中国女性。它让中国女性知道,美是可以用味道来表达的。现在香水已经成为女性身份的象征,而香奈尔更是小资的最爱。

  1912年以前的时候,香奈尔还只是一位小姑娘,1912年她在法国开了一间小小的服装沙龙,尔后,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眼光,逐渐将其发展成为迄今不衰的香奈尔王国。后来香奈尔又有了时装,其中最著名的服装设计是黑色小礼服。香奈尔认为,她的划时代的服装应有前卫的香水搭配,1921年,著名的香奈尔五号产生,香奈尔小姐一举成功地涉足香水世界。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法国首先联想到的可能就是香水,这也使法国在中国人心中多了许多阴柔之美。在中国,人们常常把“浪漫”这个词缀在法国前面,就像法国人喜欢把“神秘”放在中国前面一样。

  皮尔·卡丹

  除了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服装可能最能代表巴黎这座城市。虽然法国知名的服装品牌很多,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皮尔·卡丹是最亲切的。对于许多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皮尔·卡丹可能是他们接触法国的第一扇窗。

  服饰也许是最早联系起中法两个国家的东西,从丝绸之路开始,中国的丝绸便对法国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当时在在欧洲,一公斤丝绸的价值就等于一公斤的黄金。而2000年后,当皮尔·卡丹来到中国之后,中国人反过来着迷于法国服装了。20年前,刚刚进入中国的皮尔·卡丹也着实给当时中国人单调的服装带来一次革命。

  皮尔·卡丹先生前不久在回答新浪网友提问时说:“我对中国最早的一次访问,是25年前的事情了,我当时来的目的,就是出于对中国这个国家的好奇,想更多地了解。当然,这些年当中,我一直不停地来到这个国家,不光是为了欣赏它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多是对它的政治、经济、人文的情况做一些了解和交流,当然后来就有了一些生意上的关系和餐厅的建设等等。”就这样,这个喜欢中国文化的老人让中国许多普通人开始重新认识服装,重新理解潮流。而北京第一家法国餐厅也是皮尔·卡丹开的,在北京,人们可以直接感受法国的饮食文化。

  林纾

  尽管他是一位颇具争议的晚清学者,尽管他曾嘲笑白话文是“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不值一哂”,辱骂新文化运动,与历史的车轮相左,但是,他是第一个把《茶花女》领进中国家门的人,他第一次把法文学,法思维带给中国人。因为林纾,《茶花女》成了中国人最早阅读的欧洲文学之一。

  这是一部影响中国一代青年的文学巨著,从《茶花女》之后,罗曼·罗兰、司汤达、巴尔扎克等一大批影响中国文坛的法国作家‘走’进中国,这些作品最早让中国人认知法国。本报记者 曹雯雯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