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百纳是张裕在中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主打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09:14 胶东在线

  张裕今年开始已在传播策略上有所改变,“在解百纳前加上了‘张裕’两字,以突出解百纳是张裕的解百纳,以免消费者被误导”。

  纷争的弦外音

  解百纳是张裕在中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主打品牌。外界就张裕注册解百纳商标一事闹得
沸沸扬扬之际,在山东烟台市,事件的主角张裕集团却不愿多谈。

  其公开的态度是,“谈多了没意思,解百纳已和张裕血脉相连,别人想拿都拿不走!”颇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味道。

  北京市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老总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认为纷争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因素在起作用。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总曾任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有关负责人秘书,对商标和产权法规烂熟于胸。“按《商标法》规定,凡是涉及到产品原材料和特性的,不能注册商标,但有的还是注册成功了。”

  他举例,像两面针牙膏和冷酸灵牙膏,前者是一种原材料,后者指产品特性,但还是注册成功了,关键是大家都公认,没有异议。

  “解百纳不是葡萄酒原材料,也不是葡萄酒的特性之一,不违背商标法规,不像两面针和冷酸灵牙膏,有直接的法律条文可以参照,却遭到葡萄酒企业的反对,主要是市场竞争的因素。”他说,“因为张裕在行业里表现太突出了!”

  张裕集团副总经理孙健透露的一组数据佐证了这位人士的看法。“2003年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利税是12.48亿元,张裕的利税近5亿元。”张裕一家就占了约40%。

  与张裕的兴旺发达相比,整个行业增长却在放缓。“1997年,葡萄酒市场以50%的增长率往上翻,但近两年放缓,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几。”这和当初业内外人士的预测刚好相反。

  在2001年,业内外普遍看好葡萄酒市场的成长性。2002年央视广告招标中,仅葡萄酒新生力量新天酒业和印象酒业就投入了1.2亿多元的广告费用,当时整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仅五六十亿元。但2003年央视广告招标中,葡萄酒企业仅张裕投标,其他均未到场,与2002年形成鲜明对比。

  冷清的背后是葡萄酒新贵们的失意。记者了解到,善做营销的印象酒业总裁覃文华近期已经离开印象。“印象的营销策略也要做相应调整,要让印象酒落地。”印象酒业有关人员证实,但她拒绝透露覃文华离开的具体原因,“这是我们企业内部自己的事!”据了解,新天酒业一位主要负责人也已离开。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对葡萄酒市场整体判断的失误,广告营销上的大投入却没有换来大回报,因为市场成长得没有预测中的大,资本方肯定不满意,投进去的钱总得收回呀,光投入不产生利润,市场又不如预期的好,结果经营者只有选择离开。”

  而在1999年前后,红葡萄酒市场一片看好,业内外资本纷纷进入技术门槛极低的低端红酒市场,靠价格战和大广告投入迅速打出知名度。

  但市场结果却迎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张裕集团一位管理人员认为,现在大家认识到,这个行业的主要壁垒是品牌壁垒,尤其在高端市场。“一个品牌的塑造需要好几个亿的投入,花十几乃至几十年的时间。”

  而在高端市场,“张裕在一年多前进行战略布局,在中高端,以张裕·卡斯特酒庄和解百纳为主打,与众多的竞争者拉开距离,不能和它们在同一档次上拼价格。”孙健说。

  要破品牌壁垒,必要和张裕正面交锋。和张裕过招,就绕不过解百纳,因为目前解百纳是张裕中高端主打品牌,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对此张裕心知肚明。“解百纳之争,对手更多体现的是利益主张,而不是权利主张,抵制解百纳注册成功,将使得这些企业少一个主要的高端竞争对手。”张裕集团一管理人员说。

  张裕的“漏洞”

  但在张裕内部看来,解百纳之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记者从张裕集团出示的解百纳原始资料看到,张裕在1936年9月15日向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1937年6月28日获批,并取得注册证书。解放之后,张裕变为国有公司,“按照当时的规定,张裕如果向政府登记,也可以顺利注册,但当时没有那么做,一直到新的老总周洪江上任,才开始正式向国家商标局注册。几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本来可以避免纠纷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张裕一管理人员叹息。“张裕是一家国有企业,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让人钻了空子。”

  后遗症还不止这些。据张裕提供的资料,1956年,根据国家轻工部指示,张裕公司负责承办葡萄酿酒大学,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酿造葡萄酒的专业人才,张裕于是成为教学基地。为便于讲课和现场教学,教员和技术工人在车间现场习惯性地将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等葡萄品种酿造的原酒称作生产解百纳的酒,致使部分学员误以为上述葡萄品种就是解百纳,张裕也未加注意。随后,部分书刊将解百纳就是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等葡萄品种的说法流传开来,成为现在一些企业反对解百纳注册的证据。

  这些在张裕人看来并不稀奇,“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商标可以被调来调去,这算不了?裁础薄?

  “解百纳的纠纷才刚刚开始,最终会走司法仲裁,但完全解决没有三五年不可能。”张裕一位参与解百纳事件处理的管理人员说。

  在没有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前,张裕称,会继续在解百纳上投入广告。

  但孙健说,张裕今年开始已在传播策略上有所改变,“在解百纳前加上了‘张裕’两字,以突出解百纳是张裕的解百纳,以免消费者被误导”。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卖解百纳,却只有张裕在投放广告。”孙健说,“别的企业都不在上面投钱,只想在上面挖钱,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解百纳。”

  张裕有内部员工告诉记者,“由于别的企业搅局”,张裕现在“每投入3千万元广告费,就有1千万元浪费” ,销量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要补的体制课上,张裕选择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使张裕集团变成多元化股份公司,避免国有控股企业的弊端。世界第一大葡萄酒生产商法国卡斯特集团拟参与张裕改制,孙健透露,还有一家意大利的企业也有可能参与改制,但他婉拒透露改制的详细情况,但有一点很明确,“这些企业的加入,会加快张裕国际化的进程”。到时,解百纳的事件可能不会再有新的版本。(蒋培宇)责任编辑:刘家昌 来源:中国质量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