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火灾隐痛灼人准红线区成为消防安全最薄弱环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5日04:39 重庆晨报

  本报热线966966报道(记者赵君辉实习生施维)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获悉,发生在南坪南城大道三号的“1.31”火灾(本报2月1日6版曾作报道)原因初步查明:由于室内导线电阻过大,插座发热引燃沙发,导致火灾。

  火灾原因虽然查明,白家的财产已经不复存在,被烧伤的白小姐还在医院的病床上与痛苦挣扎,整栋楼的邻居仍然沉浸在不安之中。这几天,这些居民纷纷给本报来电,询问
这些将开发的旧城区,在规划与拆迁的空档中,面临着火灾的威胁。

  居民:电路太陈旧

  “两年前就说要拆,划了红线,开发商来了一拨又一拨,但就是不拆。电线老化也没人管了,现在烧起来了,我们居民哪有什么安全感嘛!”在“1.31”火灾现场,住在楼上的邻居蓝文金告诉记者。

  昨上午,记者来到蓝家,看见他家的被子、床铺、电器、家具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蓝妻李长梅告知楼下7-11的火灾是电线起火引起的,心里非常不安。她说这房子已有18年了,他们现在用的还是建房时所安装的已经老化的电路,依然用的是旧电表。

  我们从8楼走到一楼,发现电力公司改造的线路已经安到了各家门前,但使用新电表的只有一家。

  在珊瑚村社区居委会,市民甘在明先生拿出一份“摸底通告”说:“现在,片区拆迁通告贴了无数次,政府的各种部门来调查,开发商不断上门来探底。老百姓明知家中线路老化,但因为面临拆迁,不敢装修,也不敢对室内的电路进行改造,红线区的火灾隐患越来越多。”

  居委会:消防投入已停止

  珊瑚村居民委员会原有4300户居民,除第二机床厂、桥头火锅片区拆掉1000多户,现在还有3000多户居民。这片房全部是八十年代初建设的。记者在这一带采访,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说,这是南岸区规划的商业步行街,全部要拆,现在消防设施、电路改造都不投入了。

  居委会主任朱帮素说,这两年来政府部门来调查房屋情况的确实很多,开发商来摸底的,每年都是四五起。但是说已经划为红线区,还是听居民说的,没有政府部门的正式通知。

  但是,朱帮素告诉记者,这片区的消防、供气、供水、供力等基础设施等投入已经明确停止。“我们居委会要进行办公用房改造,都没有被批准,说这片要拆。”朱帮素说,小区内的火灾安全只有找到长航、港口管理局等几家大的单位加强管理,而农转非、租赁房等根本无人管。

  城南大道所属的南路居委会的主任顾秀英告诉记者,与“1•31”火灾邻近的片区划进开发“红线”的有近300户人,几乎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许多家庭的电线都老化。听说要拆,谁也不愿再花钱去改造。

  电力局:改造难度大

  南岸区供电局安全监察部伍槐告诉记者,旧城改造规划片区老房屋火灾隐患的确很大。他说,那些房屋在修建的时候,只考虑了一台电扇的用电量,用的都是铝芯线。

  现在居民都用上了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已大大超过了电路所能承载的负荷。加上居民的安全意识不够,大功率用电器未分路供电,一旦接触电阻过大,电线发热自燃,极易引起火灾。

  “根据《电力法》规定,我们只负责电表前面的输电线路,电表以后的产权属于居民自己的,我们无权过问。”伍先生说,对珊瑚村、弹子石等已经规划建设步行街、中央商务区的片区,大规模的电力设备投资已经停止,但是要保证安全供电,为此南岸区供电局今年还投资了4000万元解决这一困难。伍先生感慨地说:“作为电力部门,我们当然希望居民能改造电路,实行一户一表。但是,单一户一表,每户就需投入680元,即使是总表分户也要480元。房子要拆迁了,谁还愿意去花钱改造呢?讲究拖,火灾隐患就越拖越大。”

  消防:这里是个薄弱环节

  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周崇敏介绍,规划拆迁而又尚未拆迁的地区,消防、供气、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投入已经停止,这些地方也因此成为了市内消防安全最薄弱环节。

  我市近年来发生在旧城区的火灾数量与全年的火灾总数之比都在30%%以上。据消防总队的《2003年全年火灾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我市去年发生电器火灾806起,占全年火灾总数的25.5%%,导致14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32811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渝中区目前经鉴定确认而规划开发的危旧房共17838户,面积69.6万平方米。这些地方都成为渝中半岛火患最严重的地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