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令全国各地豪华“衙门”竞相崛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5日11:10 南方都市报 | |
据报道,呼和浩特市政府为打造豪华“衙门”欠下民工三千多万元的债务,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而且现在也没有了断的迹象。关于欠薪人们已讨论得很多了,笔者想探究的是:呼市政府打造豪华“衙门”的胆魄是从哪来的? 豪华“衙门”不是呼市首创,但呼市是典型的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极其有限。该市2002年度财政收入为32.5亿元,不及东部很多县级市的年度财政收入。一方面手头拮据 呼市政府的决策是绝顶荒诞的,作出这个判断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政治智慧。问题并不在于决策的荒诞,而在于明知其荒诞为什么竟无人阻止荒诞的发生。政府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没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完完全全靠纳税人供养,它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3.2亿元巨资用于打造豪华衙门,其必要性、可行性是否经过独立审议?项目报告是否报送呼市人大审批?项目完工后是否经过呼市人大审计?对所有这些问题,迄今没有任何交待。呼市政府说拍卖旧办公大楼就拍卖旧办公大楼,而用拍卖所得建造自己的豪华“衙门”——虽然它只是旧办公大楼的管理者而不是所有者;说拍卖新大楼侧面价值五千多万元的土地就拍卖这块土地,以冲抵自己的工程欠款——虽然它也并不是这块土地的所有者。堂堂市一级政府,在处置国有资产即纳税人的公共财产时,还有一点点法度吗?难道不是像处置自己的囊中之物一样地随便吗? 不少地方竞相修建豪华“衙门”,是一个断难容忍的恶劣现象。而社会监督的缺席,则是导致豪华“衙门”竞相崛起的主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无疑比我们高,人家的“衙门”相比于我们一些地方的衙门却寒碜得多。并不是那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天生就比我们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乖,主要原因无非在于,那些国家的纳税人把自己的钱袋子看得太紧,政府部门根本就没有随意动用国库的自由。该政府所得,除非其自动放弃,否则一文不少;但如果政府敢多拿一文,就要被纳税人脱了裤子打屁股,甚至闹到天怒人怨、举国共讨的地步。这样的大好经验,是值得我们大面积引进的。 必须清楚,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库的每一文钱都来之不易。民众因此尤其需要捏紧自己的钱袋,不能让自己的财产变成一些政府部门的私房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否则,国库再有多少钱也永远不够用。 □陈敏 中国改革杂志主笔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