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外媒评台湾“公投”:“歹戏拖棚” 亵渎民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08:43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2月6日消息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发表蔡玮的评论《歹戏拖棚的台湾“公投”》。文中指出,陈水扁的“公投”既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也不能自圆其说其“民主”内涵,更是置台湾自身安危于不顾。铤而走险的陈水扁将希望建在空中楼阁之中。

  文中写道,一般说来,民主社会的选举活动本来只是一种良性的竞争而非恶质的斗争,但若以台湾目前的情况看来,用“割喉之战”恐怕已难形容选情的惨烈,负面选举、造谣
抹黑层出不穷,戴帽子、打棍子、掺沙子也都是等闲小事。对于关心政治,但又不实际参与政治活动的一般选民来说,大概只有“歹戏拖棚”、“痛心疾首”等,才能描写当前心中的感受与无奈。

  看来一切都是选情胶着、施政不良的错。若非如此,大概也不会有人想要铤而走险,导致朝野争相置法理与公义于不顾。当前暴力边缘路线虽然并未重现,但是危险边缘玩法倒是屡见不鲜。民进党刻意把“公投”与“大选”挂钩(不管叫做防卫、防御还是和平“公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台湾首度“公投”当然有其民主及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但也正因为如此,全台上下岂不更应慎重行事?并未得到国际理解

  民进党蓄意把外界对当前“公投”的法理、内容、时机和必要性的合理质疑打成“反公投”、“反民主”、“反动保守”、“中共同路人”,这是标准的戴帽子、打棍子手法,让人绝对无法苟同。泛蓝阵营不思进一步透过法律途径,经由“大法官会议”、“立法院”来寻求解决争议,借由舆论挞伐来凸显当局行为的法理疑虑,反倒从选战策略的角度出发,立场一再“调整”,同样有怠忽职守之嫌。

  阿扁恶搞,“行政院”屈从,部分学者还要为当局的错误政策涂胭抹脂,实在令人不齿。话说“公投”涉嫌违法,从“宪政层次”看来,“总统”权限受到极大制约,宣战、戒严及紧急命令都有制衡机制;再从“公投”立法精神来看,第17条的“防御性公投”,应是台湾面临立即而明显的威胁,导致台“主权”有变更之虞时,“总统”才能发动“公投”。今天的情况显非如此,阿扁的司马昭之心其实路人皆知:就是为了选举。

  退一万步来说,“公投”总要有个目的,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台湾当局对此尤其是责无旁贷。其结果到底是凝聚了全民共识,缓解了两岸紧张,争取了国际支持,增加了台湾的整体安全,还是造成了负面的效果?难道为了选举胜利就可一意孤行到此地步?到底是台湾利益高于选举利益,还是个人利益重于全体利益?究竟是全民皆昏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还是自己的确有值得检讨之处?

  继美国、日本之后,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在日前公开表达立场,认为台湾“公投”之举是个严重错误,将会危及亚太区域安全。1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北京接受媒体访问时再度表示,美国虽然支持台湾的民主,但台湾的“公投”计划动机“令人质疑”。他说台湾方面的“领导人”不顾美国的警告执意推动“公投”,可能是出于选举的考量。由此看来,扁当局所谓已经和国际社会、美国进行沟通,“已获得各方理解”的说法,显然和事实仍有一大段距离。不能玩弄台湾安全课题

  台北媒体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同样显示,有52%的受访者认为,在“大选”之日进行“公民投票”没有必要,有27%的人认为有此必要(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此一比例已经低于民进党的传统支持比例35%),还有21%的人没有意见。由内到外可以看出,扁坚持推动“公投”显然有很大的争议性。

  说起来,其实没有人反对台湾的民主及“公投”本身。大家也同意“公投”可以是个民主发展的重要过程。但是,民主应该使台湾更为谦虚、理性而非自大、傲慢。“公投”不等于民主,反对或不赞成没有实质意义、不能解决问题、结论已经知道,以及怀疑目前“公投”的合法性,都不等于反对民主、反对“公投”。若说支持扁就等于支持民主,义和团式的爱台湾就可以置天下舆论于不顾,天下哪有这门子的逻辑?

  作者曾经多次引用陈水扁所说,法律是给人遵守,而不是让人尊重,不知这个标准今天是否仍然适用?反对党当然有值得批评的地方,但“执政党”更该负最大的责任。如果当局可以为了短期的个人或政党政治利益而置台湾的法律尊严于不顾,其后果之严重将不难想像。“公投”合法与否,确实不能由少数人独断,但台湾安全事宜同样不容“总统”任意曲解,民粹不能取代专业。否则,人民还要这样的当局干什么?(潇凝)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