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臧克家:斯人仙去 诗文常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17:4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茆雷磊)“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凡是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这首《有的人》记忆深刻。这位诗坛元老曾以活到120岁自励,不料却在今年元宵节驾鹤西征,享年99岁。

  据臧克家的儿子臧乐安说,臧克家临终前很安详,好像睡着了一样。臧乐安说,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留下的《全集》这笔精神财富,最为珍贵。至于丧事的安排,由于臧克家生
前曾一再表示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臧乐安将尊重父亲的意愿,一切从简。

  臧克家逝世的消息传出后,网上立即出现了不少悼念文章。人们都觉得这位文学巨擘平易近人、亲切热情,正如一篇文章所写道的:斯人驾鹤仙去,他给我留下最多的,不是伤感,而是记忆中温暖的点点滴滴……

  在诗人家的客厅里,四壁挂满了书画:茅盾、老舍、冰心、郭沫若、闻一多等的诗书,刘海粟的“寿”字条幅,吴作人的《金鱼图》……置身其中,宛若参观一个小型名家翰墨精品展。

  虽然早已享誉文坛,但臧克家崇尚简朴,吃穿都不讲究,惟有嗜书如命:他的床头总是高高地排放着一摞摞的书刊,即便在晚年,他每天仍把1/3的时间用于读书,用他的话来说:“读书不是为了研究学问,只是为了增加知识与欣赏能力。”

  与读书相伴的,是几乎从未停止过的写作。臧克家年过九十还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直到1995年以后生了几场病,身体差了,创作才停止。他晚年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

  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过程,做过随军记者,主编过杂志……年近百岁的老人臧克家阅遍世间沧桑,一颗童心却始终未泯。他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居所附近的小朋友亲切地叫他“臧爷爷”,他们喜欢和这位和蔼的“名人爷爷”聊天、谈心。臧克家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也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个。”“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这是臧克家总结的养生经验。他不吸烟、不喝酒,饮食清淡,几十年来每天散步两小时,闲暇时弄弄花、扫扫地、喂喂麻雀。赤诚的童心,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笔耕,是他健康长寿、精神不老、诗文常青的秘诀。1923年开始学写新诗,臧克家这位1905年降生于山东诸城的文坛大家,至今已有约80年的创作历程,与中国新诗发生、发展的历史相差无几,几乎可以说,他的创作历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

  从1937年出版诗集《烙印》开始,臧克家陆续贡献出《罪恶的黑手》、《从军行》、《民主的海洋》、《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以及小说集《挂红》、《拥抱》和散文集《磨不掉的印象》。1949年以来,出版有《臧克家诗选》、《春风集》、《学诗断想》、《今昔吟》等作品。2000年1月臧克家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得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臧克家的诗作,早期侧重抒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抨击侵略者和反动统治者的腐朽,表达对社会光明前途的热烈渴望。1949年以来,诗人将忧国忧民的激情,化为歌颂祖国和人民的热情诗篇。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精神,闪耀着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光芒。意象鲜活丰富,手法多姿多彩,技巧娴熟精美,语言新奇精炼,臧克家的诗以朴素、谨严、凝练、含蓄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诗歌的民族化、大众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评价说,臧克家的诗对人们的坚韧精神予以了真实的刻画,他贴近现实的风格是不可替代的,而臧克家的一些诗歌理论,对现在的诗人仍有启发意义。

  十二卷、总计六百余万言的《臧克家全集》于2003年面世,收入了这位著名诗人1925年至2001年间的各类作品。其中一些跨越时空、经久传诵的名篇佳作早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得到各国读者和学者的高度评价,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