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诗人臧克家与世长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18:42 新华网

  昨晚8时35分,我国文坛巨擘臧克家与世长辞,终年99岁。60多年前,他创作了《有的人》,如今成为送别诗人自己最好的挽联。

  臧老安详地离去

  今天上午8时40分,记者赶到了臧老的家,这是一幢外表被涂为红色的七层居民楼,今
天,这座红色的居民楼却因为臧老先生的故去而笼罩了些许浓重的气氛。

  据臧老的小女儿郑苏伊女士介绍,臧老最后是由于肺部感染、尿毒症引起的心脏衰竭和多脏器衰竭而去世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和病魔整整斗争了8年。2002年12月27日,臧老再一次住进了医院,家人们都希望他能像以往一样,能够平安归来。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臧老住院时间达14个月之久。

  2003年初,臧老曾因肺部感染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得知消息后本报记者特地赶往医院前去探视。令人欣慰的是,在众人的祝福中,生命力异常顽强的臧老又一次挺了过来。“爸爸对生命特别热爱,在最后一次入院的14个月中,医生曾下达了6次病危通知,最后他都咬紧牙关走了过来”,臧老的小女儿对记者说,连医生都称赞老人家创造了奇迹。2003年10月8日,臧老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了99岁生日。尽管在此之前的9月25日,臧老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已经口不能言,“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出他心里很高兴。”臧老的小女儿回忆说。

  由于常年使用抗菌素,臧老突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排尿变得十分困难。“猴年除夕那天,爸爸的情况就比较危险。因为不排尿,从初二那天开始,爸爸开始上血滤”。昨天上午10时,医院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希望臧老的家人能够尽快赶到医院。“我们立刻赶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抢救,爸爸的病情逐渐稳定,但医生仍然建议我们不要离开。”臧老的小女儿回忆说。

  中午12时左右,臧老的病情又一次危急起来,经过医院的及时抢救,情况再次得到缓解。晚7时,分别的一刻终于到来,医生通知家人做好心理准备,一个半小时后,臧老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去。

  最想把骨灰撒到农民朋友的坟上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巨匠,臧老本身“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然而作为一个始终保持着本色的诗人、作家,“爸爸最热爱的人还是他那些农民朋友”,臧老的小女儿回忆说。1994年,她曾经“奉命”回到山东诸城老家,替父亲寻找他曾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老哥哥”、“六机匠”和把他领上新诗道路的两位叔叔的坟墓,“因为爸爸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百年后,能够把骨灰撒在这些农民朋友的坟上”,这样他们又可以重温昔日的深厚友情。

  令人遗憾的是,“老哥哥”和两位叔叔的坟墓找到了,可是“六机匠”的坟墓却无从查询,这也是令臧老心存遗憾的地方。“爸爸生前曾写过好几篇文章,讲他不爱去八宝山的一个原因就是,看到老友的离去总会让人满怀伤感,所以他说过自己百年后,不想搞什么遗体告别仪式”,臧老的小女儿说,老人家特别怕麻烦别人,一切简单自然最好。

  遗像上老先生笑容可掬

  1996年,臧老先生一家从赵堂子胡同15号搬到了现在的家。臧老先生家的客厅不大,十分简朴,地板也没有铺,溜光的水泥地面印证着老先生质朴的一生。到处摆放的绿色植物让这个客厅绿意盎然,君子兰、龟背竹、绿萝、吊兰、芍药———一盆盆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仿佛在告诉老先生坚持、坚持、再坚持,但是老先生还是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刻和这些他生前喜爱的绿色植物告别。

  今天上午,记者看到臧老家人正在这简朴而又绿意盈盈的客厅里布置灵堂,以寄托家人对他的思念,以让敬爱老先生的各界人士前来凭吊。一张雕刻着花纹的红木桌子上摆着臧老先生的遗像。遗像上,老先生坐在椅子上,两只手交叉相拥着;他看上去虽然身体清瘦,但是精神依然十分矍铄;一身中山装,扣子扣得齐齐整整,虽然显得略微拘束一点,但是老先生的笑容却是非常灿烂,这正是他生前乐观性格真实的写照。

  臧老的老伴郑曼老奶奶告诉记者说,老先生的这张照片是在1993年拍摄的,当时老先生还住在赵堂子胡同,照片上老先生的背后依稀可见他养的兰花。说到这里时,老先生的外孙女罗文雯插话说,姥爷拍这张照片时,我才两岁。小姑娘还稍微稚嫩的语气之中饱含着她对姥爷的无限怀念之情。

  摆放遗像的桌子的左边放着一碟花生米,右边的碟子中放着五颗大蒜,大蒜颗颗饱满,吐露着绿色的芽尖,一如老先生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六次报病危,但每次都顽强地从死神那里逃出来。大蒜的一边还放着两棵大葱。五个溜溜圆的橙子也被摆放在碟子中,放在遗像前。一个靛蓝色的茶杯,一个盛着龙井茶的茶筒也让这位生前爱喝茶的老先生没有了任何遗憾。郑曼老奶奶指着这

  些物品告诉记者说,这些都是老先生的最爱,也是他的养生之道,在她老人家的话语中,记者仿佛又看到了老先生的生活场景。老先生生前爱养兰花,桌子上一盆刚刚送来的小苍兰开得正是时候?逃陀偷囊蹲樱粕幕ㄈ铮皇奔淇吞锒济致耪庵址曳肌?

  百年风雨铸诗魂

  桌子上的两座奖杯虽然不能概括老先生一生的成就,但是还是能让记者感受到老先生一生孜孜不倦的创作热情———中国当代诗魂金奖、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这两座奖杯对于老先生来说的确是名至实归。

  “窗外潇潇聆雨声,朦胧榻上睡难成,诗情不似潮有信,夜来灯花几度红”———老先生创作的这首古体诗也被摆放在他遗像的左边。“万类人间重与轻,难凭高下作权衡。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同样,这首老先生创作的古体诗被放在他遗像的右边。郑曼老奶奶念叨着这些诗句,眼睛里尽是对老先生的思念。

  除了这些老先生创作的诗句之外,这间客厅的墙壁上还悬挂着老先生生前好友送来的字画。茅盾、叶圣陶、冰心、吴作人、俞平伯等人的字画均在其中。一幅“学知不足,文如其人”和一幅“一代文章传浩气,百年风雨铸诗魂”刻画了老先生的一生。

  “臧老先生千古”,一大清早,老先生的灵堂里就来了吊唁的人们。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姚建平和李捷第一个将花篮放到了老先生遗像前。如金的黄菊花,似雪的白菊花饱含着社会各界的人对老先生的怀念。

  老先生的一生有价值有分量

  “听到这一消息之后,我并没有过多的悲伤,毕竟老先生已经99高龄,而且他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有的只是惆怅的心境,对整个文学历史的感怀”,今天早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他告诉记者说,他昨天晚上就从朋友那里得到了这一消息,当时第一感觉就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远去了。张颐武教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重要文化人物都一个个逐渐故去,当今的人们对20世纪的文化也越来越有间离感,从而人们能够更加冷静地、深入地反思20世纪的文化与文学。

  “臧老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非常有名望,其创作了不少优秀诗作,像那首妇孺皆知的《有的人》,还有那首描写劳动人民的《老马》”,张颐武教授说,臧老先生的这些诗作是深入中国民众的诗作,是观察和思考中国民众命运的诗作。他的诗歌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去读一些真正的诗。

  20世纪80年代,臧老先生以朦胧诗的反对派在诗歌界掀起了一场讨论。张颐武教授说,臧老先生作为一名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正是有老先生这样多元的声音,中国诗歌才能真正得到发展,老先生的一生是有价值的一生,有分量的一生。

  本报记者王海涓 于建(来源:北京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