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现代中国”的文化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7日09:21 光明网

  叶隽

  库恩谈范式建立的可能,指出科学发展的可能进程:典范的建立——常态研究的展开——严重危机的出现——在调整适应中寻求突破,并导致新典范的建立。(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10页,台北:麦田出版,2000年)其实,不仅是具体的专业研究本身需要范式作用,在宏观视野的学术领域内,也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中国》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在人马喧闹的中国学界多了一份集刊而已。我所看重的,更是主事者立意的高标和理想的坚守。

  1990年代以来,各种学术集刊纷纷登场,成为中国学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其思想史与文化史意义,更在于民间集刊的创办与持久存在,为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与进径提供了多种的可能。具体而言之,也可以说是,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可能”。因为,由于特殊的国情背景,报刊的举办与发行,并非学者自身能够决定,而“核心刊物”之类概念的存在、统一计划体制下的学术组织功能以及强大的政府经济支配力,都使得学术的发展与权力的握有紧密相关。近来谈论北大改革,纷纷扬扬,论者众多,其实症结问题亦大半不脱于此。所谓“学在民间”,古已有典,章太炎对此总结道:“学术者,故不与政治相丽。夫东胶、虞庠、辟雍、泮宫之制,始自封建时代,礼乐射御皆为朝廷用。孔老起,与之格斗,学始移于庶民。自尔历代虽设大学,其术常为民间鄙笑。汉世古文诸师,所与交战者十四博士;宋世理学诸师,所与交战者王氏之《三经新义》。综观二千岁间,学在有司者,无不蒸腐歹臭败;而矫健者常在民间。方技尤厉,张衡、马钧之工艺,华佗、张机之医术,李冶、秦九韶之天元四元,在官者曾未倡导秒末,皆深造创获,卓然称良师。”(章太炎:《代议然否论》,《章太炎全集》第四卷308页,转引自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认同民间强于官学绝非章氏一人,吕思勉也曾断言:“学术之兴盛,皆人民所自为,而政府所能为力者实浅矣;……学术之命脉,仍系于私家也。”(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第904页,转引自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89页)至于在当代,指望新兴的私立大学能够“担当起‘再造民魂’的伟大使命”,乃至“完成现代启蒙,培养个性独立与具有自主批判精神的‘勇士’型公民”的责任者,亦不乏其人。(张博树、王桂兰:《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念、现实与前景》第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不过,我所看重的,是这本集刊所表现的“学在民间”的另一面的含义。如果说私学的传统,孕育着“文化的承载”,“师”与“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耳提面命、问难切磋之余达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有“精神的传承”;那么以专深研究相聚集的同人刊物的出现,其功用则另有承当,那就是通过独立的研究与思考,将人类知识的积累往前不断地推进,使学术的冠冕不断照耀出人类文化进步的光芒。而发于文字的思考结晶,不仅意味着将“求学在民间”延伸到“学术在民间”,更意味着公共平台的搭建、独立门户的思路,也就是对公共学术承担的责任,以及对自家学术确立的定位。

  这可能与主编陈平原先生的自身经历与独立判断有关。作为文革后迈入大学殿堂的最初的幸运者,陈先生在1990年代初始阶段的转向,由启蒙激情而退入学院思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那个年代人的一些共性特征。与同代学者联袂创办大型人文学术集刊《学人》,并由其学术路径的重大调整而被指为1990年代知识界“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代表。十年弹指一挥间,待到20世纪末时决定创办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其背后显然有自家的情怀与思路。这一点充分表现在《现代中国》之中。

  1990年代初提倡“学术规范”,讲究学术史的“考镜源流”工作。20世纪开头则提出“有情怀的专业研究”的思路。此中思路的转变,原是因大势而为之,陈先生这样解释:“随着专业化思想的深入人心,治学者必须接受系统训练并遵守学术规则,已经成为共识,并逐渐得到落实。我担心的是,‘专业主义’一旦成为塑造我们思想行为的主要力量,会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奇思妙想’造成极大的压抑。”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情怀”的提出,乃是为了弥补“规则”的缺失。(参见杨早《关注“现代中国”——就〈现代中国〉的出?贸缕皆壬罚亍吨谢潦楸ā?2002年11月10日)这一思路,在陈先生,其实一以贯之,早在还强调建立规范时,他就已注意到事物的两面性,即“建立规范是为了超越规范。‘规范’在其方生未生之际最有魅力,一旦定型并建立起权威,对探索者又是一种压制。只是针对如今蔑视传统不守规则的时尚,才有必要再三强调学术的规范化。学术走上正轨,规范化局面形成,那时又得强调超越,怀念那些胆大妄为的‘野狐禅’。对于具体学者来说,从守规则走向不守规则,是治学的正路。”(《超越规则》,载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60页,珠海出版社,1995年)所以难怪到此时,陈先生会一再强调:“学者在遵守规则之外,还应该有更高的精神以及学术上的追求。”王元化先生曾对1990年代以来学术与思想两分的思路颇为不满,认为“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两翼,缺一不可。两相印证,正所谓学者所从事的学术,固然有其纯科学性的一面;但对于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真正学者来说,“精神追求”决非可有可无。这恐怕也正是当代中国泡沫学术何其多,而学术创造何其少的症结所在。所以在规范初步确立之后,提倡“情怀”,标举“精神”,而立足于“规范”之上,《现代中国》的立场选择,值得21世纪的中国文化学术界刮目相看。与众多学刊不同,也与先前主编的《学人》不同,《现代中国》的定位,自有其独到的意义。如果说《学人》更加类似一个开放的、不以门户自限的“学术公共空间”的话,所谓涵盖“学术自由、思想独立、实事求是”三大特点,而“在学界内外赢得广泛认同,备受称誉”,具备“特立独行闯天下的学术品格”,更表彰其“所凝聚的‘学在民间’的《学人》精神,承前启后,不绝如缕”(杨玉圣《公共学术空间的建设》)。那么,《现代中国》显然有所别择,更近乎现代文学史上的“同人刊物”。不仅是办刊理念上的突破,跨越学科本身也值得关注。就其编委组成来说,文、史、哲乃至艺术等皆有涉及。

  其实,这点从刊物主持人物的变迁中即可看出。《学人》创办于1991年,由日本国际友谊基金会(筹)资助,其主编为三人联袂,汪晖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守常与陈先生虽都自北大,但一治历史,一研文学,其专业方向不同,这些都决定了其刊物定位在于一“人文学术集刊”。而《现代中国》则不同,虽然也企及学科跨越,但正如陈先生所表白的,显然更多地立足于北大自身,首先是中文系,这点从其编委名单中也可见端倪,一是清一色的北大人,二则虽然仍由来自历史、哲学、艺术等系的学者,但其主体仍是中文系(几乎全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学者组成,列名者有谢冕、严家炎、孙玉石、温儒敏、钱理群等)。正如主事者强调的:“比起文学、史学、哲学等分科论述来,我们有跨学科的意味;比起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论述,我们又相对专业化。”这一既有专业定位,又有主题关注的思路,决定了这是一部“关注‘现代中国’的人文研究集刊”。

  《现代中国》定位为“不仅仅是发表论文的园地,还能体现北大诸君的学术理想及文化追求”,是要“办一个性格鲜明的学术集刊,而不只是提供发表文章的园地”,所以在稿件的处理上,“每辑都会约请校外志趣相近的朋友赐稿,也酌收个别自然来稿,但主打部分,依靠的是北大的同行”,这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保持明显的自家风貌”。

  刊物的重量,主要是由其稿件与编辑思路所决定的,虽然也受到时代背景与潮流的影响,但关系不是决定性的。这本集刊的厚重,确实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自家风貌”所决定,而且也确是一般集刊难以企及的。且不说其列名的作者多属学界的中坚,北大自身的实力就不谈了,外稿诸如罗志田、葛兆光、赵园等等,亦都有精彩之贡献;其栏目设计同样可圈可点,借鉴西方学界刊物的划分,但又不完全“照样画葫芦”,大致体现了陈先生“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良好结合。我觉得特别值得提出的一是“书评”,一是“博士论文提要”。做好已是不易,难得的是尽能紧扣主题,将有关“现代中国”的前沿著作尽可能收罗,而且多有精彩之见,能挑出著作的好处,难能可贵。较之一般书评刊物,确实有专业眼光的“高下”之分;“博士论文提要”更是得到学界的一致好评,因为给外界了解北大学生的研究思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当然,我更看重的,还是编者背后的思路,并非不具备国际视阈,但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中有所抉择,这才是《现代中国》的安身立命之处。区别于当代中国学界的诸种风格,既不以古雅的国学风范自诩,更不取完全的西方汉学的分类方法,而是借鉴各家有益的思路,立足“本土关怀”,正是此一新范式的再度体现。

  一部《现代中国》集刊,小则小矣,但其所孕育的背后情怀,以及明确的关注指向,乃至所尝试创构的理解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新范式可能,却真地不容忽视。对于仍在进程之中的现代中国发展而言,其中所可以借鉴的专深学术与文化理想相结合的思路,当有深意存焉。

  (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1-3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003年)(来源:中华读书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