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我省计划转移农村劳力350万 劳务收入力争突破百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7日10:24 黑龙江日报

  农民人均创收560元记者 张桂英

  本报讯今年我省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县域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采取超常规措施,力争在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劳务收入上实现双突破。全省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350万人,劳务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创收56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54%、55%。

  “减少农民,就是富裕农民。”进入新世纪以来,转移农村劳动力,已从一个经济问题,上升为关乎我省未来发展的一个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尽管非典对农民外出打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去年,我省仍转移农村劳动力245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和富余劳动力的26.4%和55%;实现劳务收入65亿元,人均创收362元。转移数量和人均创收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20.3%。通过劳动力转移,穷村变富了,弱县变强了,许多原来普普通通的农民,变成了备受家乡父老拥戴的致富明星。

  “两个富余”(富余劳动力和富余劳动时间)是我省农村长期存在的问题。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主任张子林介绍,到2002年末,全省共有农村劳动力929.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达44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为了让两个“富余”尽快变为“财富”,省委、省政府早在2000年出台的《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中,就明确把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2003年我省又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据统计,2003年全省有170万农村劳动力在畜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食品产业和旅游业就业。

  今年我省更是采取超常规措施,力争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实现突破。启动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提供必要帮助。重点抓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意向的青年农民的培训;围绕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建筑、制造、家政、餐饮、酒店、保安等六大类工种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的特殊技术工人开展培训。今年和明年各培训50万农民工,使之掌握1~2项非农职业技能。

  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转移的环境。据悉,这份包括户籍、土地政策、金融扶持、子女教育等涉及农民工全方位权益的《意见》,将于近日出台。

  抓对接服务,畅通转移的渠道。重点瞄向国内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国外的俄罗斯、韩国和日本劳务市场,各地县乡领导要亲自走出去搞对接;发展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搞对接;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传播就业信息,努力克服转移就业的盲目性。今年我省计划分别与浙、京沪穗连和省内各大建筑企业搞劳务对接会。

  确定今年为农民工维权年,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签订规范合同,让农民工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维权检查,及时解决劳务纠纷,及时处理侵权案件。三是落实维权责任,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做强“小康建设”助推器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日起开辟《转移劳动力壮大农村经济》专栏,报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方面典型。

  去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525元,较上年增加126元。而全年转移劳动力245万人创收达65亿元,使农民人均增收362元。按2002年末我省有剩余劳动力446万人的统计算,目前全省尚有剩余劳动力200多万人。不可否认,非剩余劳动力中也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的剩余劳动时间问题。

  我省农村经济尚不发达,某种程度上说,一定时间内来自土地及其相关各业的产出是一定的。那么转移劳动力,无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据统计,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工年收入一般在5000元左右,高的可达万元,季节工收入一般不低于千元。由于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民把土地转给了其他农民,就此形成“走一户,富两户;走一群,富一屯;走一帮,富一方”的群体效应。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有着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现实意义,对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来说,更有着长期的深远影响。经过市场的洗礼,出去的人创收的同时,心“野”了、?勰畋淞恕⑵谴罅耍羧盏摹按蚬ぷ小薄ⅰ按蚬っ谩北涑闪私裉斓拇匆嫡摺ⅰ靶±习濉薄E┐迨S嗬投Φ牧鞫褪涑鍪撬虻模鞒鋈サ氖抢投Γ骰乩吹氖切碌乃枷牍勰睢⒆式稹⒓际鹾拖钅浚迪值氖巧σ卦诠憷煊虻恼虾陀呕渲茫佣蚓煤蜕缁岱⒄棺⑷胄碌幕盍ΑU饩褪墙夥藕头⒄股ΑU庖唤夥疟厝怀晌┐寰萌娣⒄埂ⅰ靶】到ㄉ琛钡闹破鳌?

  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打破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壁垒,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农民也更需要进一步的发动组织。做好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黑龙江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