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至关注:崔永元痛打《手机》引爆观点地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7日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崔永元“跳出来”、冯小刚“不置评”、网友“左批右打互不领情”

  电影《手机》热尚未完全退潮,一篇名为“崔永元怒打《手机》”的报道横空出世,随即成为本周各媒体的热点话题,也成为网上点击率最高、评论条数最多的新闻。

  风波再起,批评者的锐利和接受者的承受力,或许正是考验文艺批评发展的艺术天平。

  三级片?是格调低下还是言辞过头

  在用洋洋万言怒打《手机》中,崔永元声称冯小刚“创作初衷值得怀疑”,《手机》中很多情节是“品位低俗的噱头”,他十分“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它通过还在全国放映”,并特别尖锐地指出“把《手机》归入三级片还是很合适的”。

  对这样的评价,有网友叫好:“真正成功的电影,除了票房的成功之外,却一定不能是格调低下和媚俗的(票房成功的三级电影除外)。在国外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下,三级电影的含义完全不是仅仅在色情的范畴内,暴力、低级的格调、堕落的意识等等因素都在其中。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崔一点没有冤枉冯小刚。”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崔永元未免有点“夸大其词”。

  由于我国电影除了部分会加上“少儿不宜”的说明外,尚未实行分级制,“三级片”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表述。但是,在大多数老百姓心目中,“三级片”常常专指色情片,就是以性为表现手法、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限制级影片。去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著名编剧王兴东就“中国电影实行分级制”正式提交了议案。很多人都呼吁,电影的分级是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都是为了限制一部分人,满足一部分人。

  影射?是对号入座还是老崔多心

  在解释怒打《手机》背后的动因时,虽然崔永元一再表示,因为被影射了而对号入座反攻《手机》只是很少的因素,更多的是反感该片急功近利、不够自律的创作态度。但大众普遍的理解都是,小崔的愤怒不就是因为被影射和被骚扰,更可气的是有被涮的感觉吗?

  对小崔的愤怒,网上毁誉参半。有支持者发出声音:“此片的广泛播出,对小崔这个一向实话实说、正面的公众形象肯定带来负面影响,让人无法不对号入座,剧中把‘有一说一’的主持人塑造成那样,整天琢磨着怎么骗人、谎话连篇,他看了能不急吗?”、“冯小刚和有关人员若否认‘手机’是影射崔永元,则完全是没道理,连我的上学的儿子看了,都肯定地说,百分之百地明显影射崔永元。”

  但更多的网友认为,《手机》纯粹是艺术创作,不存在影射,小崔反应过度了———“电影里的栏目叫有一说一,我想大多数的观众都不会弱智到拿电影里的虚构栏目和真实的栏目来比较吧?即使联想到了实话实说,也只能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导演的创意而已,没什么其他的说道。凡事最怕对号入座了,你自个非往上靠,这不是伸着脑袋接石头吗?”“即使是在影射老崔,大家只是一笑了之,我想不会影响广大观众对老崔的人品或处事的看法。我觉得崔永元多心了吧,如果这样我宁可相信葛优比崔永元更像严守一。”

  事实上,类似艺术创作引出影射风波还是不少。去年,青年作家邱华栋的小说《正午的供词》亮相后,由于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导演,经历与张艺谋有许多相似之处,很多人认为是在影射张艺谋。邱华栋赶紧“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综合了全球华人导演的形象,是虚构的人物,请不要对号入座。”

  另一例则是,著名导演郭宝昌的新作《宅门逆子》,该片讲述一富家子弟谢益亭无意继承家业,偏偏痴迷于相声,终成享誉京城的相声大师。刚杀青也立即传出其中影射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消息。郭宝昌也赶紧辟谣:“跟任何具体的相声演员都没关系!”
图片:崔永元万言说《手机》。
图片:冯小刚只要票房高还怕啥意见。
  任何创作都是有现实生活依据的,如果完全凭空想象,作家很难创作。没有虚构和想象的小说,只能是一具血肉被风干了的木乃伊。但就像人的行为规范要受法律约束一样,在创作以生活中的原型为背景的小说时,也要注意到是否侵害了原型及其家属的名誉权。

  文艺批评?是一针见血还是有泄私怨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在电影评论方面,已很少看到言之有物、尖锐深刻、放胆直言的有价值的批评,更多的是面目可恶的伪批评或是缺失标准的吹捧,“如今的世道太需要崔永元这样敢说真话,如今的批评家已不会说真话,只会捧臭脚”。

  此次,不少人认为崔永元拿出了非常大胆而真实的批评意见:“我完全赞同你所作的剖析,说出了埋藏在大家心中的心里话,而且说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痛快淋漓。”“我对崔永元的言论很钦佩!现在国内电影界太缺乏真正的文艺批评了。”

  一名网友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冯小刚的电影早就该批,小崔选择了这个时机,以他的‘文艺批评’水准来批《手机》,虽然‘语录’中的言辞有泄私怨之嫌疑,或者其批判言论还不够‘文艺批评’水准,但毕竟是终于有人大声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里话。”

  也有网友对小崔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是否妥当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质疑。有网友很有些刻薄地说:“小崔还是好自为之,莫要把失态当作性格继续在民众面前‘放大’。”还有网友不无情绪地点评道:“两边都是瞎混,炒作噱头,没有一个家伙愿意认真对待电影创作,得,全国人民都跟着瞎吵下去得了。”

  其实,文艺批评中的锐气、激情、对峙与争吵都是必需的。一般说来,这种骂仗式批评更必须避开炒作的成分,而且不宜大轰大放,毕竟它升级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人身攻击,而缺乏文艺批评所应有的客观、冷静、温和、深刻。

  人们有理由呼唤更多真正文艺批评的“在位”,也呼唤着创作者和批评者之间更多的真诚交流。本报记者余颖

  (金陵/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