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由读“谜”所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8日09:46 光明网

  李浩

  此起彼伏的有关鲁迅论争是20世纪持续至今的一种文化景观。冯雪峰在半个世纪之前曾说过鲁迅是中国伟大的存在,这句话时下仍具现实意义。关于鲁迅的选题一直是出版界关注的热点。2003年新出好几种关于鲁迅的书,有别具一格的传、有严肃的研究专著、也有鲁迅文章的重编本,其中牵涉面最广的恐怕要数论争文章集《鲁迅的五大未解之谜》(葛涛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了。说它牵涉面广,因为构成本书的作者是多层面的,有鲁迅的儿子、有鲁迅研究专家、也有业余鲁迅研究者。围绕着同一话题的众多言说是学术研究应有的场面。知识权力下延后的文化语境中,建构多方对话的姿态本身就表明了对读者身份和角色的尊重。众说纷纭的“鲁迅之谜”中,能引发公众兴趣的论争有如下五个问题:鲁迅与许广平定情时间、鲁迅的死因、鲁迅丧葬费用、“鲁迅活着会如何”以及鲁迅与周作人关系。这些论争虽已告一段落,但它们的影响还在持续,以致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本“五大未解之谜”。在许多专家看来,鲁迅是丰富而复杂的,有很多未解之谜,书中所涉及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然而研究者或许会因充满学究气的言说无法与公众达成共鸣。当然,成熟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可能希望全社会的人都全身心地关注鲁迅研究的每一步的发展。假如有一天真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然而全社会的人都远离鲁迅也是不可思议的。丰富多彩、多元共生的社会应该是轻松和沉重、休闲和严肃兼容并包。鲁迅作为中国的一个伟大的存在,他和他的文化精神遗产本来就是当今丰富多彩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我们就可以明白有关鲁迅的书不断被印出、不断为出版商创造利润的缘由了。专家们孜孜以求学术界所框定的各种鲁迅之谜的爬梳和求解,世纪初赢得世俗人生强烈关注的“五大未解之谜”却被遮蔽和疏离了。随着俗世化进程的加快,消费社会带来了别样的认知理念。公众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终于从“骂者”或“被骂者”的单色中脱出,走向了他应有的多彩的一面,虽然这多彩只是鲁迅精神文化遗产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大众文化的勃兴是当下社会的特点,“五大未解之谜”的引出和论争的发展也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文化现实。然而,大众文化的流变并不是完全应和着大众的心声,背后深藏着某种意识形态的导引。“五大未解之谜”在鲁迅研究中只是一些很小的问题,然而经由部分人“升华”后提出就俨然成为大众媒体上的重要内容了,这些论争着实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自然而然成为本世纪初中国大众趣味的一部分。值得深思的是,这是部分人冒着大众名义的趣味还是真实的大众趣味呢?当然,任何有公民权的人都可以通过任何媒体发表自己的声音。使大众的文化生活有趣味也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只要这趣味是有利于大众向更高的文化境界发展,况且这部书编选的大部分文章是严肃而规范的学术文章。借着能吸引大众眼球的问题,在大众中宣扬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规范,我以为这比“五大未解之谜”的本身更具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鲁迅始终强调人的精神自我解放,这些文章的观点虽然各不相同,却特别注重人的内在世界,追求人的精神的自我解放。这也是鲁迅作为伟大的存在内在于当代社会的具体体现。从这意义上说,这本书实可照射出本世纪初中国社会所认知的鲁迅形象,大众关照和认同的鲁迅形象。鲁迅提出的“中间物”的概念同样适合于我们对此书的认定,将来所认知的鲁迅形象会比今天更为丰满而多彩,这也是许许多多鲁迅崇仰者的希望。(来源:中华读书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