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建立数据库尝试“监控”病原生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8日11:58 胶东在线

  我国科学家建立数据库尝试“监控”病原生物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李斌)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金迪克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5年研究,建立了人类已知病毒和部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特异性探针数据库,开发出能够检测数百种病原微生物的高密度微阵列芯片。

  专家指出,这套系统可以快速鉴定出在人类生活中“捣乱”的病原生物,迅速鉴别出不明病毒和其它微生物,为在全国建立病原生物监控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艾滋病病毒、美国西尼罗河病毒、禽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目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病毒有500多种,而新病毒还在不断出现:自1973年以来,人类就发现20多种对人致病的新病毒。面对越来越多的病毒、细菌等病原生物,人类还缺乏有效监控手段。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方法,不能同时检测多种病毒,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同时能检测多种病毒的方法显得十分迫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飞速发展的生物芯片技术(微阵列技术)提供了可能。由于这一技术将大量探针同时固定在一块“芯片”上,一次可对大量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克服了传统方法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分子数少等不足之处。2003年,美国科学家正是利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在数小时之内率先发现了非典元凶。

  我国科学家从5年前起开始尝试建立病原生物监控系统。“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病毒特异性检测探针数据库,包括与人类疾病相关的300多种病毒的3000多条特异性探针,可一次性检测300多种病原,芯片日产量可达100片至200片。”北京金迪克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舒跃龙博士说。

  科学家建立了一系列用途不一的微阵列芯片,有的可检测呼吸道病毒,有的可检测肠道病毒,有的可检测空气中的病原生物,有的可检测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病毒,有的可检测病毒感染导致的人类不明热症。科学家还建立了呼吸道病毒临床标本的采集方法,和原有方法比,效率提高了5到10倍。

  侯云德院士建议尽快在全国建立病原生物监控系统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李斌)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现任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著名病毒学家侯云德院士最近提出,鉴于非典的再次露头以及禽流感的发生,我国应在现有完整病毒特异性检测探针数据库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全国范围的病原生物监控系统,以提高我国预防控制突发性传染病和反生物恐怖袭击的能力。

  侯云德从疾病预防控制、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和环境安全三个层面论述了建立这一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目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病毒有500多种,新的病毒还在不断出现,控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行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第二,随着生物制药的发展,建立一种对细菌、热源和病毒均可控制的“三控”生物制剂和药品生产体系,实现生物制品和药品的病毒常规检测,正在成为全球性趋势。第三,生物恐怖袭击已经威胁人类文明,而生物恐怖主义的“武器”常常是病毒、细菌等病原生物。第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饮水安全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传染病控制、生物制药安全和环境安全等角度考虑,我国必须建立一套快速高通量的技术平台,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同时能检测多种病毒的方法。侯云德为此建议,鉴于目前的特殊形势,有关部门应加快建设全国范围的病原监控系统。由于硬件基础和核心技术已经初步具备,可利用中国疾病控制系统的网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病原生物监控系统,并可先在北京、广东、江苏、辽宁、湖南、甘肃等地布点。同时可先选择呼吸道系统病毒进行监控系统试点,然后向其他病原生物扩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