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望永远的家园-访哈萨克牧民的定居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8日18:40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2月8日电(记者樊英利熊聪茹)在我国版图的西北角上,有一片无论冬夏总是雨雪飘飞的土地。这里,耸立着横亘新疆,分隔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疆界的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脉全长2000多公里。站在从山前流过的额尔齐斯河的北岸,遥望这座雄伟的大山,清澈高远的蓝天下,连绵的雪峰山势浑莽,如白熊酣卧、银龙高盘。阿尔泰山区雨雪
充盈,草场肥沃,自古就是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千百年来,这些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辗转迁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如今,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以哈萨克民族为主体的游牧民族仍然部分地延续着这种古老的生活,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一种更为现代的生存方式定居生活,已逐步成为当地游牧民族的生活主流。

  新年的隆冬,我们在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踏访了阿尔泰山南麓一片近年来新建起的哈萨克人定居点。这个定居点坐落在静静的额尔齐斯河河床上,隶属富蕴县哈拉布勒根乡。

  尽管旷野中寒风刺骨,但哈萨克族牧民马合萨提的住家里却温暖如春。客厅的墙上,装饰着色彩鲜艳的挂毯,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挂毯上赫然展示着一只猎鹰的标本和一张完整的狐狸皮。主人介绍说,这些挂物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运。马合萨提说,哈萨克男子,五岁能骑烈马,十岁敢斗恶狼,风霜雨雪不困,一饮斗酒,一餐只羊,家中悬挂的猎物最能显示出主人的骁勇彪悍。

  在阿勒泰市的也格孜托别乡,已定居多年的牧民吾努尔拜说,由于每年秋季积累的草料非常有限,现在家里的70只羊和15头牛大部分已迁往温暖的冬牧场,只留下少数老弱病残和无法承受长途跋涉之苦的牛羊。吾努尔拜说,到了5月中旬,牧民要先用汽车装满家具和日常用品,载着妇女儿童赶到夏牧场的居住点,再由年轻力壮的牧民赶着羊群,日出启程,日落而宿,沿途共停歇11次,历尽艰辛才能到达水草肥美的夏牧场,行程250公里。10月中旬,他们又沿着来时的路一步步把羊群赶往冬牧场。

  和远古的游牧民族相比,如今阿尔泰山区牧民的冬季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布尔津县沙吾尔山冬牧场,34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吉恩斯别克说,沙吾尔山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水草丰泽,每到11月中旬,附近县乡的牧民都会赶着牛羊迁移到这里。今年,吉恩斯别克搬进了县里各部门无偿援建的新砖房,从前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现在被当作羊圈使用。他的妻子革命古丽(哈萨克语意为革命花)说,住在这里的牧民几乎每家都安装了太阳能或风能发电机,晚上能看3个小时电视。在冬季的牧区,摩托车、汽车和马一样,成为很普遍的代步工具。

  在富蕴县哈拉布勒根乡,县政府近两年投资113万元为150户牧民建设新房,并开发1万亩土地,修建学校和医院,促进牧民定居的进程。在牧民那孜克姆家里,新居的墙上张贴着电影明星张柏芝、古巨基、赵薇的大幅海报,桌上摆着VCD播放机和电话,但那孜克姆一家仍然喝着奶茶、吃着布尔萨克(一种油炸的面食)和羊肉,饭前作祈祷,保持着马背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

  与稳定安居的农耕文明、钢花四溅的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生存方式不同,阿尔泰山的游牧民族世世代代在草原上流转迁徙,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已选择了定居生活,但一位因定居而富起来的哈萨克老人对过去的生活依然充满留恋和向往。他看着自家的几百只牲畜,用缓慢的语调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哈萨克人的血管中流淌着马蹄的声音和悠长的情歌,自由流动的生活是他们的天性。

  在这里,“家”的概念是那么广阔,家就是整个阿尔泰山,而整个的哈萨克民族,就是这个家园永远的守望者。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