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协调发展离不开文化——两会代表委员访谈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7:25 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荆楚在线消息(湖北日报) 记者张小燕

  湖北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离不开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旺如何进一步从大文化的角度出发,加速建设文化强省,成了“两会”代表、委员讨论关注的话题。

  改革孕育新突破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循着这一思路,2003年,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一路破冰起航。

  文化投入由“养人”转向“养事”。

  一次拿出100万元奖励优秀剧目。《大编钟》、《春雨沙沙》等一批优秀剧目分别获得10万元至30万元的奖励。4年斥资2000万元,实施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我省拿出前所未有的气魄,打造优秀剧目、艺术精品。乐舞《大编钟》、楚剧《娘娘千岁》、黄梅戏《和氏璧》《守护真情》、话剧《母亲》等剧目争相与省文化厅签订《创作生产责任合同书》,力争搭上“首班车”。

  公益文化事业悄然驶进商海,考古借市场之手演绎古老与现代交响曲。

  “武汉之夏”大型群众文艺活动、“归元庙会”、“金桥书评”等是武汉知名的公益文化品牌,“冠名者在支持公益文化事业的同时,自身也将获得广泛的影响”。武汉市文化局搭经济台唱文化戏,组织企业与这些文化项目面对面洽谈、签约。首届推介会上,谈成了项目51个,签约金额高达1069.7万元。这意外之喜让武汉市文化局负责人连称:“没想到牎”

  枣阳九连墩楚墓的发掘打破了考古业往日的寂寞,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省考古所把发掘过程的电视转播权独家卖给了湖北电视台。有评论认为,此举将对我国新闻业、考古业及其它与文化学术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引进竞争机制,电影、图书市场欣欣向荣。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批的湖北银兴、武汉天河两条院线,形成良性竞争。湖北银兴院线立足本省,大力拓展西安、青海、西宁等省外市场,发展成为全国十大院线之一。武汉天河院线拥有电影院24家,银幕55块,电脑售票电影院12家。去年两条院线共放映电影8.3万场,观众达167.2万人次,票房收入共计3900万元。

  图书业内,先是湖北出版文化城雄起武昌,与汉口图书大世界隔江对垒;紧随其后,发行重心一向放在全省各地的省新华书店开始大力争夺江城市场;武汉市新华书店则以加盟连锁、直营等方式在省内“攻城掠地”;民营书店兵临城下,小书屋抢占农村市场。北京旌旗席殊书屋有限公司总裁席殊在汉放言:“如果说湖北出版文化城是武汉的‘大酒楼’,我们就要做遍布三镇的‘麦当劳’。”

  改出生机和效益

  改革,改出了生机和活力,改出了效益与优势。“两会”代表、委员普遍认为,我省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初现成效。

  去年一年,全省群众可谓大饱眼福、大饱耳福:数百个文艺团体上山下乡进社区,把百余台节目送到田间地头、群众的家门口。小品曲艺、歌剧、舞剧、楚剧、京剧、木偶剧、魔术、电影……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

  省歌剧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乐舞《钟鸣楚天》,以楚文化的浪漫与瑰丽征服了西班牙各界人士。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广播电视公司、法国国家电视台、欧洲导报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和直播。随后,省歌剧舞剧院又携该剧与我省民间艺术团一同赴法,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在“五个一”工程奖的角逐中,我省出产的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乐舞《钟鸣楚天》、电视剧《中原突围》、文献片《新四军》、广播剧《青山作证》再度入围。第12届全国“群星奖”和第3届“蒲公英奖”揭晓,我省选送的摄影作品《梦里汉唐》和《生命之网》、儿童读物《胖叔叔》、《有个小孩叫冬冬》摘金夺银,总数居全国前列。

  发行量早已突破百万份的楚天都市报挤入“全球报业50强”;以“小不点”、“小博士”为代表的湖北造少儿音像制品,占据了全国少儿音像市场的半壁江山。

  文化搭上产业车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黄石市歌舞院院长马榕委员在发言时强调,文化事业的滞后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两会”代表、委员形成共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必由之路。

  搞好我省文化建设,必须更新文化发展观念,既不能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社会公共事业来办,也不能单纯地当作经济产业来办。既要用意识形态的观念去看待文化,又要用经济的办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家叶梅委员和杜建国代表认为,文化建设,绝不仅仅只是出几组戏、拍几部电影、获几次奖。要狠抓基层文化、城市文化、精品文化,在税收、文化准入方面出台政策扶持文化产业。

  据测算,到2005年我国的文化市场消费将达到6000亿元,增长势头十分迅猛。为此,参加“两会”的省政府参事章绍嗣、罗荣桂、王福霖建议,不能仅把文化看作是一项公益事业,认为只是一种投入、消费,而应转变观念,把文化作为产业来抓。湖北有着丰厚、悠久的文化渊源,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省民建界别的委员经过大量调研提出,文化也是生产力。当前,我省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产业的整合和开发力度不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荆楚文化的资源优势,加大文化产业整合力度,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文化产业效益,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要通过政策扶持,努力打造品牌优势,扩大产业渗透能力,如以湖北日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以湖北电视台为核心的广电集团,都可形成规模优势。还可将富有荆楚特色的饮食、服饰、旅游、体育类企业加以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文化产业群体。

  我省是文化资源大省。全省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武当山、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三国历史遗迹40多处,有20个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365个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还有黄梅戏、汉剧、湖北大鼓等地方剧种,这些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是发展湖北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保障。王玲代表惋惜地说:“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都没有成为文化亮点。”她和张足意代表及部分政协委员建议,以旅游业为龙头和支柱,依托这些资源培植文化产业,带动全面发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